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平时,许行丰最常听到的便是老师说自己这不行那不行的,说要是读书人都同他一般,老师估计都被气死了。

虽然他觉得这是老师夸大其词,故意打击自己,但他也因此觉得自己会试希望不算大,一直觉得要是真能得个进士功名,那真是天上掉馅饼,就算万一得的是同进士,也没什么好伤心的。

但现在老师居然说自己如果策论最后一题没被判出格,就一定能上榜,他不是做梦吧。

杨怀昱显然不是个有耐心同许行丰解释的,最后只接着看了萧沐的文章,说中的可能也比较大,让两人都好好准备。

许行丰同萧沐二人大眼瞪小眼,平时老师不是说他们二人水平很差的吗,但这就都有希望上榜了?所以平时都诓他们二人来着?

不过不管怎么样,听到中榜可能大,二人都欣喜若狂,然后什么逛京城都被抛诸脑后了,只要能得功名,玩乐什么的还不是有的是时候。

许行丰同萧沐在会试放榜前的这二十多日,可谓是人生最努力的一段时期,毕竟要是真上了榜,现在每一分努力就极其重要了。

“殿试是经史同策问各一题,尤其是策问,还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好好准备,不仅是我押的题,你们两个也可以猜想一下题目,说不定押中了,那便是意外之喜了。”

对于老师说的这话,许行丰和萧沐自然是知道,二人这些天也一直在琢磨策问究竟会考什么方面。

在许行丰与萧沐整日绞尽脑汁的同时,会议院忙得热火朝天的。

糊名、誊录、分卷就费了好几天功夫,然后便是各阅卷官高强度阅卷。

会试不同于乡试,只有圆圈、三角同叉三类评分判卷,会试有五类,分别为圈、尖、点、直、叉。

每份试卷都会由三位阅卷官批阅,而每位阅卷官评阅同一份试卷时,评分不能相差过大只能有微妙差别,否则便有舞弊之嫌。

因此圈不见点、尖不见直,阅卷之严格可以想象。

往年会试阅卷,都是由一位首席阅卷官同八位阅卷官全权负责。

今年却不同,明显发现阅卷官们居然只阅了经义同律法两科,至于策问,居然一千多份试卷全部在官家的案头,而且没有弥封。

这么不合规矩的事也没人敢说什么,毕竟规矩就是官家给定的。

这样的流程是会试前,官家便秘密召见了礼部,商量决定的,而且商量完,官家就把所有涉及会试的礼部官员都给关了起来,保密性做到了极致。

因此是没人知道策问是压根不经过阅卷官,直接到官家手中的。

官家这样做,无疑是保护了此次参加会试的考生,毕竟策问一道经常触及朝廷官员多方利益。

只官家能瞧见,便是对这些考生最大的保护。

这要是让许行丰知道了,只怕是要笑醒,他原本虽然猜测礼部不会因为最后一题策论为难他,但也怕传出去,自己便成了众矢之的,特别是勋贵同宗室藩王的眼中钉。

现在官家这一行为,歪打正着,让许行丰避免了这些麻烦,可不是一大幸事。

九位阅卷官花了整整十日才将一千三百六十二份考卷批改完毕。

这还是因为此次考生少,而且策论全部在官家那,否则按照往年,一个月为期的改卷时间,他们还是加班加点,熬夜才改出来的。

阅卷官们又拆了所有的弥封,将所有考卷进行排名,抄录出前三百名的名单递到了官家面前。

这也是官家授意的,最终会试是取两百人,官家为了避免人才错失,也为了公允,让礼部将经义同律法考卷综合前三百名选出来。

这样他直接挑选出这三百人的考卷仔细阅读便是,省得看一千三百多份。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特别是进入会试,是整个国家性地挑选人才,更是难以完全排名。

经义同律法两科其实有不少全圈的人,要是放在往年必定是要好好论下名次,但由于最终还是得官家看了策论定夺,因此礼部官员直接将前十都写在了第一的位置,因为他们都是全圈。

而许行丰的名字就赫然在列,不过没写在第一行第一个。

因为此次参加会试的着实不少是世家勋贵子弟,礼部官员自然将他们写在前面,许行丰便被挤到了倒数第二个。

“官家,礼部已经将此次会试前三百名名单呈了上来。”

“在哪?快取来让朕瞧瞧。”

苏总管依言赶紧将册子给找了出来递上,心里却犯了嘀咕,莫不是此次会试里有官家要抬举的人?

时顺帝从前到后开始认真看册子上的名字,只看了一眼,便找到了第一个目标,也就是许行丰。

登基前一日,他特地抽空去了开国寺,发现了悟方丈正站在门口候他。

他去开国寺是深夜偷偷前去的,只带了两队暗卫,按道理应该是无人知晓的。

而了悟方丈居然算准了时辰,知道他要至。

这让原本只三份信了悟的他,一下子便有了七分。

而最后他只得了一句话:诗诵西,白马骑;北舞处,施巧计。

了悟方向说护大南朝安宁的人将会在这次殿试同他相见。

回来他便一直在琢磨这十二个字,最后还真得出了个许字。

因此他才会同礼部官员说策问有他亲自批阅,虽然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免举子受到戕害,毕竟他刚登基,要的是利剑,但更主要的便是为了寻找所谓的守护神。

时顺帝瞧见了许行丰的名字后,却并未停顿,而是接着往下找,不得不说这届会试姓许的实在不算多。

进入前三百名的居然只有两个姓许的,许行丰在第一列,而另外一个姓许的则在第一百二十六位。

时顺帝瞧着许行丰同另外一个姓许的举子的名字,他已经基本认定是许行丰了,大南朝的守护神,必定是有经世之才,明显只有位于第一列才勉强算得。

苏总管在旁边跟着官家的眼神在名册上转动,大概猜到了名字的位置,但还不确定究竟是其中哪个,只等待会官家阅卷排名再说。

*

诗诵西,白马骑;北舞处,施巧计。

(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