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忠虎传:凡人不修仙 > 第37章 杨忠遇奇会仙楼(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章 杨忠遇奇会仙楼(一)

李虎一听,能跟着王爷一起去历山城找大哥,那得是多大的面子?

当时就笑的合不拢嘴。

很快,到了午时,贺拔岳大人和高先生分别骑马来到馆驿,高先生给李虎也准备了一匹马,别说,李虎还真会骑。

因为密水县作为港口,经常有往南方贩卖马匹的马贩子在此停留,他没事就跟人家套近乎,就从马贩子那里学会了一些相马,驯马的技巧,至于骑马,自然也是会了。

此时馆驿之外,300禁军早就排列整齐。

元天穆一声令下,队伍出了西门,沿着官道,浩浩荡荡往历山城而去。

他们不知道,此时的历山城内,早就出了大事。

——————

东岳岱州刺史元子明在派出了范先生和张能之后,就日夜等待。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大半个多月,范先生音讯皆无。

刺史大人有些担心,因为范先生等人都是轻装骑马前往密水县,如果一切顺利,来回也用不了十天。而如果不顺利,范先生按理也应该给自己传个信息回来。

但是刺史大人转念一想,近些年来,范先生帮自己处理的公务私务越来越多,有时候汇报也不像刚来自己手下时候那么积极。或许此去密水县,【大乘全一道】贼子的证据真的很多,收集起来耗费时间,所以才没有及时汇报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刺史大人暗下决心,等这次范先生回来,自己一定要好好敲打敲打他,让他知道到底谁才是老爷。

这时,忽然有衙役来报,说密水县的副团练杨忠求见。

刺史大人一听,就知道杨忠又是来要回文的,衙役也壮着胆子问道:“老爷,这杨忠3、4天来一次,这大半个月的时间都来了5、6次了,我要不要还是出去告诉他,大人您公务繁忙,让他继续等着?”

刺史大人听衙役这么问,一时没有回答。

他心里盘算,老是拖着杨忠也不是个事儿。

按时间算,范先生和张能肯定已经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即使现在放他回去,路上还要走好几天,等他回到密水县,也不会再有任何问题。

于是刺史大人说道:“让他进来见我。”

衙役一听,老爷终于要见这位杨忠了,省的自己跑来跑去两头传话,于是赶紧出去带杨忠进来。

杨忠最近过的可是不太好,刺史大人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不见自己。

见不到刺史大人,那就领不到回文,没有回文,自己就交不了差,回不了密水县。

南十里堡的300名囚犯,暂时押在州府大牢,但是刺史大人并没有接收。所以看护的责任还在密水县这边。

杨忠和手下的十名团练兵,三个人一组三班倒的看着这些人,每个人都累的像牲口。

幸亏入城时认识的历山城的副都尉独孤信帮忙上下都打了招呼,因此州府大牢的狱卒们才没有为难他们,否则真不知道撑不撑得住。

因此,杨忠一有空就来州府衙门求见刺史大人,只盼着能赶紧领到回文了结这桩公事。

之前每次来,连刺史大人的面都见不到,只有衙役告诉自己,大人很忙,让自己回去等着,

没想到,今天刺史大人终于开恩要见自己了。

杨忠赶紧整理整理衣服跟着衙役进到二堂,见过大人。

元子明还是那么的笑容可掬。

他看到杨忠进来,直接开口说道:“哎呀,杨副团练,本官最近事务繁忙,还一直来不及给你回文,久等了吧!”

杨忠一看刺史大人如此客气,也不好说什么,于是躬身施礼道:“这是下官的本份。”

元子明对着杨忠微笑点头,然后提起笔来,刷刷点点写完了回文,盖上自己的大印,交给旁边的文书官,文书将回文装进信封,打上火漆,交给杨忠。

这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刺史大人也没让杨忠看回文怎么写的,文书官就已经把回文封好了。

杨忠手里捏着火漆的信封,终于才长出了一口气,赶紧把回文放入怀中。

刺史大人又写了一道手令,也盖上大印,直接交给杨忠说:“你拿我手令,去大牢,将那些犯人交接给州府大牢。”

杨忠赶紧接过手令,对刺史大人连连称谢。

刺史元子明微笑着说道:“杨副团练赶紧去交接吧,你在此处时间也不短了,交接之后,就回去复命,本官就不远送了。”

然后他又对旁边的衙役说道:“带杨副团练去库房再支10两银子,作为路费。”

杨忠闻言,内心一暖,感觉刺史大人做事周到,赶紧感谢了刺史大人赏赐,就跟随衙役出了州府衙门。

一出东岳岱州府的侧门,他马不停蹄地来到州府大牢,将手令给了牢头,然后和大牢的狱卒们一起动手,将300名犯人一一验明身份。

这些事全部做完,就已经到了中午。

等他回到馆驿,在休息的团练兵们早就围上来,纷纷问道:“杨团练,怎么样?刺史大人给咱们回文了没有?”

杨忠从怀里掏出火漆的信封道:“兄弟们,我今天拿到回文了,咱们终于可以回密水县了。”

一看到杨忠拿到了回文,众位团练兵都兴奋起来。

杨忠又晃了晃手里刺史大人给的10两银子,说道:“我已经把囚犯们交接完了,咱在这里的事情彻底了结了。今天中午我做东,咱们去历山城内的会仙楼吃顿好的!”

于是在团练兵们的欢呼雀跃声中,众人出了馆驿,就往西城的会仙楼走去。

会仙楼乃是历山城中数一数二的大酒楼,上下三层,装饰风雅,可以容纳几百人在此进行宴会。

据说酒楼掌勺的名厨就有两位,一位来自岱南县,善做山珍。一位来自东莱县,善做海味。

因此这会仙楼山珍海味都有独到的做法,菜谱最是与众不同。

几人一进会仙楼,小二就过来招呼,他一看这些人的穿着打扮,都是官府中人,因此分外客气,点头哈腰地说:“各位大爷来啦!您是去楼上雅座开席,还是在大堂吃个便饭?”

杨忠说道:“楼上找个清静的包间。”

小二一看,这是要吃宴席的,有钱!于是更殷勤了,将十一人带上二楼。

只见二楼之上,用厚实的屏风远远地隔开了8个雅间,现在已经有2个雅间坐上了人。

杨忠看了一眼,就选了靠窗的一个大雅间,这里视野开阔,风景极好,甚至可以远远望见城南墨绿色的历山。

小二把屏风门拉开,众人入了座。

小二给众人一一上了香茶,然后问杨忠道:“众位爷吃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