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筵席举办的时间定在了巳时末,而现在距离巳时末还有一刻钟的时间,县令却还迟迟未到。

这里面最着急的就是李禾,毕竟县令是他请来的,而如果县令不来,那么时间到了这场筵席办不办都是问题。

办了就是对县令的不尊重,不办那就是怠慢宾客,以后李禾的名声算是臭了,还会连累李楠。

就在李禾站在门口心急如焚的时候,前方出现了一队人马。

远远地就看见一顶四抬蓝昵轿子,前面有几个衙差手里举着东西。

走的近了就看见前面两个衙差手里举着回避的牌子,后面跟着四个衙役手里举着一把蓝伞,一把扇,一根桐棍和一根皮槊,回避牌旁边还有一个衙役手里拿着一个铜锣,走几步就敲三下,围观的村民纷纷下跪。

李禾和李楠赶紧喊院子里的人出来拜见县令,待到院里的人都出来之后,县令的轿子也到了门口。

轿子下压,有衙役把轿帘掀开,县令低头从里面走了出来。

这时众人纷纷行礼,口中喊道:“拜见县令!”

此时谁有功名谁没功名一眼便就看得出了。

像李禾和李楠这种秀才只要对县令行揖礼就行,至于其他人,哪怕是童生也要对县令行叩拜礼。

县令上前把李禾扶了起来,对着众人说道:“免礼吧,我今日是来参加筵席的,可不是来升堂的哈哈。”

众人听到县令让他们起来也都赶紧起身,其中一些人因为腿软站不起来还是让身边人扶起来的。

此时在后厨的王氏和田氏他们看到筵席马上开始,赶紧把提前做好的饭菜一溜烟的往上送,这次王氏和田氏都下了大手笔,每一桌都是八个菜,四荤四素。至于县令他们那一桌,饭菜是王氏和田氏单独做的,比起其他桌精美了不知多少倍。

县令来了,作为请县令过来的李禾自然要负起招待的责任。

李禾面露崇拜的看向县令:“今日大人能参加学生的宴会学生真是三生有幸,还要多谢大人允许我借读邸报,不然我这案首还拿不到呢。”

县令笑的志得意满,摆摆手说道:“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那些邸报不给你看也是在那里吃灰而已。”

李禾在一边奉承:“学生的小三元一半在学生,一半在大人您,如不是您悉心扶持,县试点了我做县案首,恐怕我永远都拿不到小三元的名头呢!”

县令听到李禾这么捧自己也是哈哈大笑道:“我这也是爱惜人才,还是你这一身才华本事过硬,年纪轻轻才能中了小三元啊。”

这时李楠在一边插话道:“三郎,还不请大人进去?”

李禾这才一脸惭愧把县令迎了进去,将他引到了主位,不好意思的说道:“都是学生太过高兴,竟然连累大人站了那么长时间,实在是不应该。”

看到李禾满脸自责,县令说道:“无碍,刚刚也没站多长时间。”在看到院内众人都站着之后赶紧说道:“诸位都坐吧,今日是庆贺两位李秀才院试考中,诸位都不要拘束。”

众人闻言都对着县令行了一礼,然后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这一桌主桌坐着县令,李禾李楠,村长还有双溪书院的两位夫子,都是读书人,加上双溪书院和县衙的关系匪浅,因此也都不拘束,不过众人的话题却都围绕着县令转,对于李禾和李楠这两位今天的主角却鲜少提起。

李禾和李楠也不在意,毕竟秀才就能请来县令做客,这可不是一般的荣耀,日后邹家村再想收税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官府的规定收税,一点多余的都别想要了,后面的徭役摊牌给邹家村的也会少很多,再和邻村争抢水源土地,没有人敢和邹家村争抢了。

只不过是一点点的忽视,就能给自己的村子拿来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李禾知道,李楠也知道,村长他们更是心里清楚。

县令在接受了其他人的一顿吹捧之后,这才想起来今天的宴会主角是李禾和李楠,也就顺势把话题引向了他们二人。

“说来也巧,这次靖江县只有六个人中了秀才,有两个就在你们邹家村,看来你们邹家村的风水养人啊。”

村长笑道:“那也是县令的教化有方,邹家村才能出两位秀才。”

县令笑了一下,看着李禾说道:“当初在县试的时候我看见你从我面前过就想着怎么小童都来考县试了,没想到你给了我一个惊喜,小小年纪竟然力压群雄,夺了第一名。”

李禾举起酒杯弯腰行礼:“还是大人栽培有方,若不是大人不因我年纪小就压制我,我也得不了县案首的名头,学生多谢大人栽培之恩。”说完便一饮而尽。

县令哈哈大笑,也饮下了李禾敬的酒。

“当时还有那不识趣的跟我说,你年纪太小压一压为好,我倒是不这么觉得,年少有为不是更好吗?至于那些读了那么多年书的连你这一个十三岁的小孩还考不过,也是沽名钓誉之徒。”

李禾可不敢接这个话,这话县令说行,自己说就太狂了。

他直接捧起了县令:“还是大人慧眼识珠,一眼就瞧见了我。”

县令:“油嘴滑舌!”可是那语气怎么看都不是斥责。

李楠作为宴会的另一个主角,此时被李禾的光芒完全掩盖了去,他心中有些酸涩,可是三郎确实比自己有本事,加上县令也是他请来的,只跟他说话也是有道理的。

李禾则想着不能光自己在县令面前有印象,还得拉着李楠一块,毕竟自己后面是要去应天书院读书的,给县令留下的印象深不深刻没有那么重要。

但是李楠要是在县令面前有个好印象,到时候直接进了县学读书,以后考举人就更有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