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万芝芳吃完姜宁为她专门开的小灶有点好奇。

“我觉得你这个菜一定能行,毕竟我这个无辣不欢的孕妇都被你的这个番茄锅给征服了,实在是太好吃了,我明天还可以吃吗?”

姜宁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陈砚在旁边一脸我知道就是这样的表情:“所以你是已经想出来了在江城做什么买卖,今天是让我们给你试菜?”

姜宁赶紧三连拒绝,不,她可没有。

她的本意是想偷个懒,毕竟一锅菜还要分辣和不辣有点麻烦,所以就想着简单一点。

而且在冬天吃火锅也是很暖和的一件事情。

没想到这样居然把去江城的买卖给敲定了?

还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但是突然她还好像是抓住了某个关键的字眼。

江城?买卖?番茄锅?

确实可以啊!

江城人不爱吃辣,那她岂不是可以做清淡的火锅来打开市场。

等到时机成熟了,把辣锅也做出来,做一个鸳鸯锅,然后再开一个火锅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旁的陈砚倒是及时的给姜宁泼了一盆冷水:“好吃是好吃,但是是不是不太方便?现在本来就是不允许个人做买卖,虽然目前来说是政策松了一点,但是现在我们做这么复杂的菜,又不是开国营饭店,我估计大家在外面买的时候还要等菜熟会觉得有点麻烦。除非是像我们卤菜一样把食物全部做熟了,到时候直接买就是了。”

姜卫民也点点头,表示同意陈砚的看法:“是呀,现在大家下班了都是急着回去做饭,没有时间等着食物煮熟,而且也不会一个人在外面吃,毕竟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

姜宁在一阵狂喜之后,听完陈砚和姜卫民的分析,确实是很有道理,理智也回笼了。

毕竟还在实行公有制,现在肯定是不能这样做的,不过等到改革开放后,他们倒是可以考虑开个火锅店,这也是一条路可以走。

看来火锅这一项是可以排除了。

不过不做火锅,那她做什么呢?

火锅太过于繁琐,现在看是不适用,那不做火锅,她做什么呢?

突然,姜宁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我知道做什么了。”

这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要不是陈砚这样提醒她一下,她还正发愁呢。

这不就给她灵感了。知道他们去江城要做什么了!

大家一脸好奇:“做什么?”

“和番茄锅差不多,但是又没有这个这么繁琐,我打算把串串做好煮熟然后拿去卖,就像是做卤菜一样。”

姜小妹听到姜宁的嘴里蹦出一个新词,觉得有点奇怪:“串串?这又是什么?”

姜宁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嗯,通俗地来说就是把食物用长的竹签一根一根的串好,这就是串串了。”

众人点头:“哦哦,明白了。”

陈砚看着给众人耐心解释的姜宁,他觉得姜宁的脑袋实在是转的太快了。

不仅能想出在江城做什么买卖,而且还能在他提出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的解决问题,并且想出一个新的办法。

“陈砚,你觉得怎么样?”

姜宁看着面无表情的陈砚,她以为陈砚对她提出的这个想法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嗯?嗯,我觉得这个办法其实挺好的,也方便了大家,吃的时候也方便,也不会花费大家太多的时间。咱们可以去江城试一试。”

姜宁一脸兴奋:“行,那我明天再做一次给你们试试,成功的话,我们过完年就过去先把准备工作做好。”

陈砚:“没问题。你需要什么材料,今天给我们列一个单子,等白天去卖卤菜的时候顺便就把你需要的食材也买回来。”

“行,没问题。我等会儿列个单子给你。”

姜卫民听到这个火锅可以进化到这么简单方便,他也想在这里试试,万一能成功呢?

到时候他们又能多摆一个摊子,来卖这个所谓的串串,他相信在这里应该也会很有市场的。

“宁丫头,既然是尝试,我们可以现在这边尝试卖一下嘛?有什么问题咱们也可以马上调整计划,到时候咱们去了江城也不会这么手忙脚乱的。”

姜宁听了姜卫民的话陷入了沉思,确实是可以在这边先试试水,看看大家的反馈怎么样?

反正都是老顾客,还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看看这个串串到底行不行。

现在时间还比较充足,有什么问题现在他们就可以改进一下。

到时候去了江城那边也会更方便。

于是她点点头:“行,没问题,那明天我先做点串串,咱们去试试。”

“宁姐,所有的串串是全都拿出去卖嘛?我们自己有吃的吗?”

姜小妹对这个所谓的串串实在是太好奇了,她也想试试这个串串的味道。

姜宁看着小妹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放心,会留好的。明天把摊摆完,保管让你吃好,吃撑。”

姜小妹一脸兴奋:“行,明天需要我做什么,宁姐你早点安排我,我也想帮忙。”

“好,等明天的食材到了,我再安排你具体做什么吧。”

“好的。”姜小妹乖巧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陈砚就拿着姜宁写给他的清单出去买菜去了。

姜宁则是在家里把做串串的汤底和调料都已经准备好了。

今天姜宁调的调料都全是以辣的为主,看看反馈怎么样?

如果还行的话,到时候再弄点不辣的串串去试试水。

很快,陈砚就买完菜回来了,但是这个竹签不是特别好买。

要不是陈砚在这里这么久了,又是经常往供销社、郊区这些地方跑的人还真不一定能找到这个签子呢。

等陈砚买到竹签回来之后,大家又忙着串串串,都挺忙的。

几人忙了一个下午终于忙完了。

这下可算是全家出动去卖卤菜去了。

任务早在家里已经被姜宁分配明白了。

“大哥、二哥和大嫂还是摆卤菜摊,我和陈砚还有小妹今天就来试试这个串串看看今天卖的怎么样。”

众人点点头,表示都没有意见。

很快他们就到了来城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