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吕布?走走走!看热闹去!”苏轼连忙起身扯着苏辙 范仲淹与濂急吼吼的招呼道。

范仲淹望了一眼宋濂,只见宋濂起身道:“吕奉先,并州九原人啊。”

“传闻吕奉先年少便与匈奴人厮杀,父母兄弟皆死于匈奴人之手。”

“在并州出仕后,他曾多次出塞袭击匈奴人的部落。吕布虓虎之名,在匈奴诸部能止小儿夜啼。”

“若是楚公允许匈奴人内迁,恐怕楚公麾下并州系将士心里怕是不好受啊。去看看吧。”

范仲淹一行跟着吕布带领的并州将官径直来到楚公杨陵的府邸前,结果被告知杨陵一大早就在虎贲卫护卫之下去了汉水大营巡查军务。

“我们去汉水大营!”吕布沉声道。

一旁的高顺劝解道:“温侯,匈奴内附之事,楚公自有决断,我等还是等候楚公与朝中达成廷议吧。”

吕布恨恨的说道:“匈奴人狼子野心,嘴上说归附,说不定是要窥探我大汉虚实,趁火打劫!”

“若是封於夫罗为北地郡守,不仅于楚公名声有损,北地百姓定会被匈奴人祸害!”

高顺顿了顿,言辞恳切的说道:“温侯,我等这样去找楚公进谏,有逼迫人主之嫌。当为并州袍泽考虑啊温侯。”

吕布闻言心中也有些犹豫。他本是降将,归附杨陵之后行事低调,杨陵不点他的将,他也不会主动请战。

这样做的原因是吕布担心因为争功导致自己与麾下的并州军将士受到排挤,不能容于杨陵的势力。

如今杨陵的势力分为以杨家宗将、岳家军、赵云、陈庆之、黄忠为首的荆襄元从系,吕布、华雄为首的雍凉并三州降将系,以及益州归降的东州系。

此外,还有孙策统领的孙家旧部与江东沈诚四大派系。

这些骄兵悍将在杨陵的威压与政治手腕下被捏合在一起,表面上同为袍泽,实际上也有亲疏远近之分。

最亲近的,自然是荆襄元从,其次则是孙策部。

毕竟杨陵是孙坚的结拜兄弟,孙策的叔父。

而且孙策已经被杨陵任命为了淮南太守,带着孙家旧部驻扎在寿春。

赵云、陈庆之、岳飞自不必说,但沈诚与吕布更多的时候像是手中的刀。

沈诚这柄刀用的多,平江东,征两淮,锋锐冠绝江淮十二郡。

吕布就低调了很多,只是当年征讨汉中是阳平关作为援军击溃了皇甫麒部。

征伐江东虽然也有出征,但少有战功。

不仅如此,雍凉并降卒虽然以吕布为首,但雍凉兵卒却为华雄统领驻扎在汉中。

吕布本部只有他的并州旧部,而且张辽如今也独领一军为庐江太守,原来董卓麾下的降卒基本被杨陵拆的七零八落天各一方。

吕布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杨陵的用意,只是吕布并没有太大的权利欲望,只希望能沙场建功扬名于后世。

所以,对于杨陵的种种操作,基本全盘接受。

在吕布心中,他最在意的还是他的家人与追随他南征北战的并州袍泽。

心念至此,吕布转身望向一路跟着自己从并州辗转至洛阳,又到襄阳的旧部沉声道:“大家都散了吧!匈奴内迁之事,楚公自有决断。”

沉吟片刻,吕布又叮嘱道:“无论结果如何,不可聚众闹事!今日之事,本侯莽撞了!”

众人一哄而散,没看到热闹的苏轼又继续拉着范仲淹、宋濂回去饮酒去了。

次日午后,暖风拂面,汉江之上波光粼粼。

汉江之畔,杨陵带着个斗笠抛竿垂钓,时不时还举着酒囊饮上一口。

而他的身旁,是前不久才从洛阳回来的妹妹杨采薇。

今日的杨采薇既没有穿长裙,也不是锦衣卫的官服,而是一件天青色的罗裙。满头青丝用一根荆钗挽起,显得俏皮可爱。

“采薇,这两年可有收获啊?要不是没有合适的人,我还真不放心你一个女孩子去洛阳主持大局。”杨陵转头望着杨采薇说道。

杨采薇甜甜的笑道:“哥哥说哪里的话,能为哥哥做点事,我求之不得。”

“我到了洛阳与岳帅商讨之后便派遣宛洛镇抚使赢长生去了北地郡。”

“其实北地四郡已经在匈奴人手中了,如今他们愿意内附,我觉得是好事。”

杨陵苦笑道:“但纵容胡人南下占据汉地的名声,可不怎么好啊。”

杨采薇凑到杨陵身边小声道:“哥哥是要君临天下的人,何须在乎这些虚名。”

“实在不行,咱们换个说法不就行了?”

“就让於夫罗说他仰慕天子威仪,愿内迁为民,侍奉大汉,永不再叛。”

杨陵哈哈笑道:“於夫罗愿意这么说吗?他可是大单于。”

杨采薇狡黠的笑道:“匈奴人贪财好利,素无信义,多给些金银财宝,让他们干啥都行。”

“那於夫罗还遣使去找努尔哈赤和谈,只不过被努尔哈赤拒绝了。努尔哈赤可是他的杀父仇人,他都可以放下身姿去求和。还有什么做不出来?”

杨陵顿时来了兴趣:“於夫罗找努尔哈赤和谈?奏报中并未提及啊?”

杨采薇随手扯了一根狗尾巴草插在杨陵的斗笠上笑道:“这是我离开洛阳后的事情了,前几日才从赢长生的奏报中得知。”

“赢长生说於夫罗意图与努尔哈赤和谈,而且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与多尔衮也打算尽力促成此事。”

“但努尔哈赤一定要让於夫罗让出燕然山西面的草场,并且赔偿战马三万,牛羊五万才能接受。和谈也就胎死腹中了。”

杨陵喃喃的说道:“还好努尔哈赤还活着啊,要不然匈奴与后金和谈,王虎与齐皓可就不好受了。”

“这几日襄阳城中的公卿大臣们可有什么动静?”

杨陵离开襄阳根本不是什么巡视汉水大营,而是为了躲麻烦,然后看看襄阳城中的人对于匈奴内附的态度。

杨采薇将纤纤玉足伸到水中踢起一道水花道:“吕布带着人打算去府上找你,扑了个空。并州的兵将肯定是反对匈奴内迁的。”

“内阁的几位大学士一切如常,目前也不知道是否反对还是赞成。”

杨陵起身叹道:“一群老狐狸啊。看来得赌一把啦。”

杨采薇起身搂住杨陵的手臂道:“赌一把!稳赢!”

杨陵捏了捏杨采薇的小琼鼻笑道:“何以见得啊。”

杨采薇打掉杨陵的手娇嗔道:“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意,定有人察而成于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