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 > 第284章 大国之都的基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农历七月末,秦牧拜薛仁贵为征东大将军,率领步骑五万余人,征讨辽东。

为了确保这一战的胜利,秦牧做足了准备。

他任命王猛兼任幽州刺史,奔赴辽西一带,负责征东大军的粮秣辎重转运事宜。

就连玄甲军、背嵬军这两大精锐骑兵,秦牧都全部交给薛仁贵指挥,由此可见他对这一次征东之战的重视程度了。

说到底,公孙氏的势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公孙恭现在割据着幽州东部,有辽东郡、辽东属国、乐浪郡、玄菟郡四个郡国,以及以前高句丽人、扶余人的部分疆土,拥兵数万,兵精将勇。

秦牧固然已经派人去稳住了高句丽人和扶余人,但谁都不敢保证,这两个番邦外族会不会生出唇亡齿寒之感,出兵帮助公孙恭抵御秦军的进攻。

所以,为了确保此战万无一失,秦牧把不少的精兵铁骑都交给了薛仁贵统率。

倘若高句丽人和扶余人真的敢插手其中,薛仁贵就会把他们一块儿击败,再顺势东征,为秦牧开疆拓土。

……

雍州,长安城府衙。

曹操正在跟自己的心腹谋士郭嘉、程昱坐在一起,商议大事。

秦牧以薛仁贵挂帅征讨辽东的事情,已经传到了曹操这边,他自然是不能无动于衷的。

以前每逢大战,秦牧都是亲自出马,现在却是以薛仁贵率兵出征,想必秦牧还留有后手,准备再率兵征讨一路诸侯,这让曹操不免担心秦牧把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

程昱皱了皱眉头道:“主公,秦牧这一次派薛礼征讨辽东,还将他帐下的两大精锐骑兵玄甲军、背嵬军都全部交给薛礼统率。”

“根据细作来报,秦牧最近还从扬州调了不少善于山地作战的步卒到许都编练。由此可见,秦牧的下一步,多半是南征荆州的刘表,而不是我们。”

“如若不然,秦牧的所作所为就说不通了。”

“嗯。”

曹操点了点头,颇为赞同程昱的这一看法。

毕竟雍凉之地一马平川,适合骑兵纵横驰骋,如果秦牧要进攻曹操的话,不可能将玄甲军、背嵬军万余精锐铁骑兵全部调派到辽东战场上。

而荆州的地形较为复杂,多山川丘陵,秦牧训练这么多擅长山地作战的精兵,也说得过去。

“主公,属下认为……不一定。”

这时郭嘉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怎么说?”

“主公,属下听说秦牧接见了刘璋的特使张松,还盛情款待他,缔结了秦刘两家之盟,秦牧无法坐视主公吞并益州,故而他未必不会跟刘璋联手一起对付我们。”

“这……”

听到这话的曹操,不禁拧紧了眉头。

“奉孝,依你看,我们现在应该如何是好?”

“主公,潼关大战后,我军元气大伤,还需要一段时间来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若能把秦牧这股祸水南引,使他率兵南征刘表,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郭嘉语重心长的道:“荆州诸郡多山川险阻,北方兵难以适应,如果秦牧南征刘表的话,多半会陷入苦战。”

“到时候我军趁此时机,就能抢在秦牧攻取荆州诸郡,灭了刘表之前,吞并益州,以成强秦之势。”

“如此一来,即便秦牧果真攻取了荆州诸郡,主公仍能跟秦牧分庭抗礼,之后再徐徐图之,或可成就王霸之业。”

“善。”

郭嘉的说法还是很让曹操心动的。

毕竟刘表比刘璋难对付得多,纵然秦牧兵多将广,兵精粮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取荆州诸郡的。

“奉孝,如何让秦牧率兵征讨刘表,这才是最难的。”

曹操叹气道:“我虽派人到襄阳游说刘表,想怂恿刘表称王。”

“但是刘景升也并非蠢材,他严词拒绝了称王,就是不想引来秦牧的讨逆大军,如之奈何?”

闻言,郭嘉笑吟吟的道:“主公,面对称王的诱惑,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抗拒?”

“他刘表虽是守成之主,却不可能毫无野心。”

“属下有办法能让刘表称王。主公,请让属下出使荆州,属下一定说服刘表。”

“好。”

曹操还是决定让郭嘉去试一试。

……

许都,魏王府。

这个时候的秦牧,也正在跟朝中的公卿百官商议大事。

房玄龄首先起身,向秦牧进言道:“大王,你已经被陛下封为魏王数月有余,然,都城还尚未确立,宫室也未曾营建。”

“还请大王定夺!”

房玄龄的此言一出,顿时就让在座的群臣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定都以及营建宫室的事情,对于秦牧而言,的确是较为重要的。

毕竟秦牧现在已经是大汉的一个诸侯王,有自己的封国,怎能没有与之匹配的都城、宫殿?

这根本说不过去!

沮授站起身道:“大王,房大人所言极是。”

“臣认为,大王为魏王,封国于魏,而魏郡十五县历来之郡治便是邺城。”

“邺城曾先后为韩馥、袁绍之州牧治地,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人口甚多,有着大国之都的基础。”

“大王理应定都于邺!”

“臣附议!”

田丰、崔琰等一众河北士族出身的大臣,都纷纷赞同沮授的主张。

按照道理来说,秦牧的确应该跟历史上的曹操一样,定都于邺城的。

不过陈群等人还是提出了反对意见。

陈群向秦牧躬身行礼道:“大王,臣以为定都于邺,不妥。”

“邺县固然丁口甚众,商业繁荣,土地也算肥沃。但,邺县到底是位于河北,论交通之便利,怎及得上中原?”

“大王为相国,执天下之牛耳,不宜离天子太远。”

“大王,以臣之见,大王定魏都于阳翟,甚好。”

“阳翟距离许都不过二百余里,那里传说为夏王大禹之都,战国初期阳翟还是韩国的都城,现在也还是天下少有的重资之地。”

“大王何不定都于阳翟?”

陈群的此言一出,诸如钟繇、荀谌、辛评等颍川出身的大臣都纷纷站出来,表示附议,力挺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