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这种大环境下,美国的那些股民们是疯狂的,顾倾辞在一旁看的有些皱眉,不由得就想起了林志才之前劝她加入云端科技的时候给她说的一些话,原本的话顾倾辞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一些核心内容。

林志才大概就是说美国的互联网行业是处于过度饱和的阶段,已经严重得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迟早要出大事。

当时顾倾辞还有些不信,可今天在纳斯达克看到这副场景,顾倾辞的心里面也变得有些怀疑起来。

两人等候了半天,终于轮到他们办理业务,把提前准备好的资料和必要证件交了上去之后,工作人员便告知下午账户就可以使用了,不得不说动作还是挺迅速的。

林志才作为一个商人,创业者,既然来到了纽约,怎么说也得参观参观华尔街,所以两人来到了纽约的第二天,林志才便拉着顾倾辞在华尔街闲逛。

现如今的华尔街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没有之一,在这里集中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大型公司的总管理处。

华尔街是全球金融和投资的中心,也是美国垄断资本的代名词。在这里,身价百亿美元的人士根本就数不过来,如“股神”巴菲特、“投机大师”索罗斯、“华尔街狼王”卡尔·伊坎、“对冲基金教父”雷达里奥、“量化投资之父”詹姆斯·西蒙斯等。

美国的互联网如今之所以发达,有几百家上市公司,就离不开华尔街背后的支持,不过这次华尔街也支撑不住。其实早在1999年4月,当时的美储主席格林斯潘便在一次听证发布会上发表过一次着名的演讲,称市场存在“过热现象”,可能是他隐约的意识到了美国的互联网行业存在了问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了一份公告,对互联网公司的财务报告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这些都是早期预示泡沫破灭的信号,但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谁也无法确定,也没有人能改变。

这次事件无法阻止,因为破灭的剧本早已经在90代初写好了,经过了十年的沉淀,破灭是必然的。

…………

林志才现在手里面只有接近一亿美元左右的现金,这还是他跑了好几家银行,用自己云端科技的股份质押换来的。

同时林志才做了一个令顾倾辞十分惊讶的决定,做空亚马逊的股票。

纵然是顾倾辞的性格在冷淡,但还是忍不住劝说林志才:“你想好了,做空的亏损是没有上限的,你要是赔了倾家荡产不说还要背一屁股的债。”

林志才摇了摇头说道:“我办事,你放心。”

现如今纳斯达克的指数依旧是五千多一点,杠杆是两百倍,做空一手需要交的保证金大概是两千五百美元左右,林志才一亿美元的资金只够四万手股票的保证金,但是按照现如今亚马逊的每股106美元来,四万手股票就是四亿多的现金,绝对够林志才在股市里面捞一把了。

顾倾辞的担心确实有点多余,并没有等待太长时间,3月13号,周一早晨,今天的美国依旧风和日丽,那些买了互联网股票的纽约的市民们的脸上全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仿佛他们真的置身于一场梦中,梦中的他们手里面的互联网股票一下子市值就翻了几十倍,他们借此实现了阶级的跨越,成为了大资本家,可是睁开眼睛之后却发现这一切都只是梦,但是这些人并没有气馁,反而是充满了干劲,因为已经有无数的例子证明,互联网真的能让他们实现阶级的跨越。

他们打开电脑,想要看一看今天的情况怎么样,股票又涨了多少,可是点开网站后他们有些懵逼了,因为今天的绝大多数的互联网股票并没有增涨,反而是有些下跌。

原来今天的盘前交易,思科,微软,戴尔,Ibm等一众巨头们好像是约定好的一样,一下子卖掉了自己手里面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股票,不得不得这些巨头们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就因为他们的这一顿操作,一向增长如猛虎的纳斯达克指数一下子就从5034直接拉到了4879,整整拉低了百分之四。

巨头们的操作引起了人们的恐慌,这些一切以利益为重的人为什么会卖掉自己手里面的股票呢,想来想去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手里面的股票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了,可是已经增长了快十年的互联网股票为什么一夜之间就不值钱了呢?这些股民,散户们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这些巨头们的动作也很快的引来了美国商界权威人士的注意,其中不少美国着名的报纸立即就展开了商业调研。

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是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的公司,可是自从互联网迅速发展起来,他股神的名号被不少人质疑,很多人说他已经老了,已经是个过时的人了,因为他没有买互联网的股票,这算是什么股神啊。过世的人差不多。

可是今天早晨巴菲特得到了消息,或者说他之前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因为这些巨头们都有很深的联系。

他叫来了自己的老朋友,也是老助手,查理·芒格。

“查理,互联网这块要出大事了。”巴菲特说道。

查理·芒格也是点了点脑袋说道:“这些年虽说互联网发展的很快,但已经严重违反市场的经济发展规律了,这次事情也是那些人自作自受的。”

“你估计这次的影响会有多大。”巴菲特问道。

查理·芒格想了想说道:“我也不知道,但是希望这次事件能给那些人一些教训就行了,代价太大的话对谁都没有好处。”

…………

十天之后,《巴伦周刊》的一篇报道被刊出,这篇报道名叫《烧光》,内容和标题一样,他们一共调查了207家互联网公司,其中71%的公家利润为负,包括亚马逊在内,51家的现金会在一年内烧完。

就连一向被寄予厚望的亚马逊此时被报道说只要十个月的时间,现金流就会烧光。

要说十天前那些巨头们抛售股票的时候那些股民们,投资者们还抱着侥幸心理,希望是那些巨头因为决策上的变化才抛售股票的,可这篇报道一下子就点燃了所有人的情绪。

很快大大小小的报纸,不管你是有没有权威性都开始争相报道起了这次事件,所有人的情绪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就连那些没有买股票的美国人都有些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