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黑唐行者 > 第81章 战乱前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临行之际,听到苏小白说出意图,打算出去买一家酒楼。

赵琼瑛忽然想起一事,姑丈升任长沙郡尉,想把城中酒楼兑出去,要求父亲帮他处理,何不告诉他呢。

听到这个好消息,苏小白喜出望外,也不出去瞎转悠了,直接去找赵无忌。

赵府也在城南贵族区域,距离苏府很近,上次唐傲风正是想去赵府拜访,路过隐贤山庄时,苏小白在路上碰到他们。

赵琼瑛在前方带路,走过两条街道,很快来到了赵府大门口。

只见,门前摆放着两只高大的玉麒麟,门口上方有两个烫金大字'赵府',朱甍碧瓦,雕梁画栋,一幅上层贵族气派景象。

苏小白微笑道:“琼瑛,原来你家就在这里呀,我们算是邻居了,一看就知道你家很有钱啊,以后到你家来蹭饭。”

“哼!你别瞎说。”

赵琼瑛翻了个大白眼,脸上微微发热。

他这话有些歧义,只有女婿才会上门蹭吃蹭喝。

“大小姐,你回来了。”

门口值守的几个奴仆,纷纷笑脸相迎,跟赵琼瑛打招呼。

他们默默地打量着,眼前这个俊朗少年,听说大小姐跟一个年轻将军入伍历练,莫非就是他?

“嗯!”赵琼瑛点了点头,向他们问道:“我父亲在家吗?”

一个老奴回答道:“在的,阿郎正在大厅会客,老奴这就去禀报,大小姐回来了,还有贵客临门。”

“不用了,我们直接去大厅见父亲。”

赵琼瑛挥了挥手,迈开大长腿走向府门。

苏小白脸上笑意吟吟,跟着她一起走进赵府。

穿过三重庭院,来到了大厅中,赵无忌得到消息,连忙迎了上来。

苏小白拱手行礼道:“呵呵!苏发见过赵总镖头,冒昧打扰,敬请见谅。”

赵无忌高兴道:“哎呀!苏公子大驾光临,赵府蓬荜生辉呀!快请上坐。”

主宾双方客套了几句,在大厅里落座,婢女奉上香茗。

苏小白喝了一口茶,缓缓说明来意。

赵无忌有心交好苏小白,满口答应下来,将妹夫张信家的那座酒楼,以最低价格转让给他。

那座酒楼面积很大,处于江陵城繁华地段,平时客流量较多,厨师和服务人员也是现成的,原本打算一万两银子转让出去。

如今赵无忌做主,直接打了个五折,半价转让给苏小白。

一座高档酒楼,只需要五千两银子,这个价格比较实惠。

苏小白欣然接受,暗中估算了一下,目前自己拥有的财富。

原先,王元宝在隐贤山庄留下了三千两银子,上次秦白虎送了三箱珠宝给他,大概价值三千两银子,加上他自己本来就有一千多两银子,完全可以买下这座酒楼。

说起来,他的那些钱,还是桂花村酒馆存留下来的,后来酒馆被人损毁了,那些人都关在大牢,他得到了一笔赔款。

可是,买下酒楼之后,还要重新装饰一番,肯定要花很多钱,往后还要购买西域战马,这个钱也要他来出,感觉捉襟见肘。

苏小白眉头微皱,心里为钱发愁,看来要想办法多弄点钱。

赵无忌忽然说道:“小白,你听到消息了吗?朝廷出兵征讨南诏,已经失败了,主帅李宓战死沙场,十万将士全军覆没。”

苏小白大惊失色:“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赵无忌道:“一个月前,威远镖局接了一单生意,护送一批货去往南诏,镖师们今天早上回来了,带回了这个坏消息。”

苏小白脸色阴沉,心里很清楚,马上就要天下大乱了。

安史之乱的前兆,正是朝廷几次出兵南诏,结果接连失利,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让安禄山等到机会,起兵杀入长安,燃起熊熊战火。

从历史记载来看,南诏本来是大唐的附属国,一直效忠于大唐帝国,后来南诏王被云南太守张虔陀逼反了,转投吐蕃王国,引发三次大战。

大唐出兵征讨南诏,南诏国力微小,只好向吐蕃求助,得到吐蕃大军支援。

谁也没想到,强盛无比的大唐帝国,征讨南诏,三战皆败,不但阵亡了二十多万精锐之师,而且国力损耗巨大,兵力严重不足,国库亏空殆尽。

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史书有过详细记载。

当时,云南地区错综复杂,散居着许多野蛮部落,而蛮族称蛮王为诏,其中最有名的六诏,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

历史以来,这六个大型蛮族部落,桀骜不驯,喜怒无常,经常侵扰大唐边疆,令人防不胜防,虽然成不了大气候,但也很烦人。

后来,唐玄宗上位,英明神武,励精图治,有心要收服洱海地区的蛮族,解决一大隐患,明确扶持六诏之一的蒙舍诏。

因为蒙舍诏群居巍山附近,位于诸诏之南,唐玄宗下旨,封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为南诏王,打算助他统一南诏。

皮逻阁不负所望,在大唐帝国支持下,往后数十年间,他恩威并用,先灭越析诏,次灭施浪诏,又灭蒙巂诏,收服邆赕诏和浪穹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定都太和城。

从此以后,皮逻阁成为名符其实的南诏王,臣服于大唐帝国,得到唐朝的赞赏和嘉奖,封皮逻阁为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并赐名'蒙归义'。

六诏统一之后,大唐陈兵于洱海地区,建立各种行政机构,设置最高长官,名为云南太守,与南诏相安无事。

大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皮逻阁谢世,不料引发了储位之争。

皮逻阁生有四子,长子阁罗凤、次子诚节、三子成崇、四子成进。

据传长子阁罗凤,并非皮逻阁的嫡亲,只是一名养子。

皮逻阁逝世后,王位承袭出现了纷争,长子阁罗凤与次子阁诚节都想争夺王位,双方人马大打出手。

结果,由于阁罗凤文韬武略,战功卓着,最后赢得了王位。

而次子阁诚节,则因争夺王位失败,而惨遭放逐。

可是问题来了,当时云南太守张虔陀,支持南诏王嫡子阁诚节,不认可阁罗凤继承王位,表奏其罪,羞辱其人。

双方为此发生矛盾,逐渐愈演愈烈,以至于刀兵相见。

阁罗凤心怀忿怨,忽然发兵攻打姚州,很快打破州城,杀死了云南太守张虔陀。

这一下,唐朝为之震动,想不到安稳了数十年的南诏,又发生了叛乱,不仅损失了许多守城兵马,连朝廷命官都被杀了,这还得了……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大唐出兵征讨南诏,以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为主帅,统兵十万,攻打南诏。

阁罗凤惶恐不安,当即乞援于吐蕃,吐蕃与大唐是宿敌,为争夺边疆地盘,双方你来我往,一直征战不休。

而且,吐蕃与南诏接壤,历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早就想离间南诏国,一起对付大唐,收到求援消息后,毫不犹豫出兵支持南诏。

阁罗凤得到吐蕃援兵支持,又有地理优势,大败唐军于西洱河,十万大军惨死沙场,鲜于仲通侥幸逃脱,后来受到朝廷贬罚。

正因如此,永王李璘兼任了剑南节度使。

南诏国,从此归附于吐蕃,不得不听从吐蕃指使,越发对大唐构成严重威胁。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也就是今年上半年,大唐再次出兵征讨南诏,以李宓为主帅,何履光为先锋,率领十余万精兵征伐南诏,没想到又失败了。

在南诏发生的三场大战,大唐一败再败,总共损失了数十万精兵,已然动摇了国之根本。

接下来,四处战火将起,很快就是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