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芯而来 > 一百五十五章 了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6章 一百五十五章:了解

第二天,从越跟谢处长在约好的地点汇合后,去了此次考察的第二家企业,锡城太湖光学仪器制造厂。

同样,这家厂的厂长也在门口迎接了从越跟谢处长一行人,只不过这家厂的庄厂长对年轻过分的从越有些怀疑。不过这也很正常,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年轻人居然想投资考察光学企业,这口气有点大了。

其实庄厂长误解了,是轻工业局里说有人要来投资考察,从越并未这样说过,从越是想先了解一下国内最主要的光学厂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从越跟庄厂长握手后问道:“庄厂长,目前你们厂的主要产品是什么?”

庄厂长对于自己厂的产品,那是相当有信心。他介绍道:“我们厂目前主要生产的是各种类型的显微镜,产品在国内非常畅销,而且还有部分产品出口国外给国家创汇。”

从越夸道:“那很好啊!我可以参观一下你们的生产车间吗?先看看镜片研磨吧?”

庄厂长爽朗的答应道:“没问题,请跟我来。”

庄厂长带着从越、谢处长等人参观了镜片研磨车间,这是显微镜生产的一道关键程序,镜片透视度和抛光度都要达到一定的要求,而且关键在于这需要专业工人进行手动抛光研磨。

而光刻机最难以攻克的就是物镜,光刻机使用的一套物镜是由二十多片镜片组成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把掩膜版上的电路图按比例缩小,再由激光映射至晶圆上。

这二十几片的镜片全部都要人工进行打磨,这项工作只有顶级的专业技工才可以完成。

这些镜片的生产难度用一种比喻来说,就是把镜面的面积看作是华夏的国土面积,那么镜片表面的粗糙度必须控制在海拔两微米之内。

同样一片镜片,不同的工人去磨,光洁度将相差十几倍。

所以对于从越来说首先就是人的问题,至于相关的精密制作设备相对来说就容易一些了。

从越边看边问道:“庄厂长,你们有多少高级工啊?”

庄厂长回复道:“我们厂有一个九级工,五个八级工,七级工也有十几个。”

从越听了心中一喜,他问道:“你们厂还有九级工?”

庄厂长自得道:“郭师傅可是我们厂的宝贝,他五十岁不到就考到了九级工。”

从越问道:“郭师傅今年多大了?他有徒弟吗?”

庄厂长说道:“郭师傅今年五十六了,带了多年徒弟了,具体几个我也记不清了,反正这八级工,七级工里面有好几个都是他徒弟或者徒孙。”

从越听了心里就有底了,他继续参观着其它的车间,顺便了解一下这家厂的加工设备状况。经过庄厂长的讲解和从越现场观察,从越发现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设备都比较陈旧,最新的一台精密车床还是八十年代小日子的产品。

这也是时代造就的特点,因为国家实力还弱,钱都要用在更加重要的地方,虽然太湖厂的产品畅销还可以给国家创造外汇,但是厂子本身的自主权较少。购买更换设备需要层层报批,但是绝大多数都会被打回,原因就是没钱,而且像太湖厂这样的企业需要的设备大部分都要进口,而此时的国家缺的就是外汇。

但是对于从越来说,这不是问题,设备花钱就能买到,那就买!但是高级产业工人则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的培养才能有那么几个,从越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慢慢培养,所以从越打算借鸡下蛋。

从越的想法是这样的,厂子需要的设备从越帮助购买,但是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借人。具体方案就是这些高级技工暂时还保留国企编制,但是借给从越的公司使用,在外派期间的所有工资奖金都由华天科技发放,当然了跟国企发的金额肯定不一样,像这样的工人从越肯定会当宝贝一样,用优厚的待遇笼络着。

从越的心比较大,他可不是为了一个两个人而来的,他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所以他要多考察几家这样的企业,最终再逐一进行谈判。

从越在太湖厂待了整整一天,将整个厂转了个遍,中午就在厂里食堂吃的午饭,因为从越认为厂子好不好就看食堂伙食好不好就知道了。还饶有兴趣的试用了太湖厂的产品,显微镜。

不过这种跟从越常用的高倍电子显微镜不同,这种是纯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有限。

离开太湖厂之后,连着几天,从越将锡城所有的光学仪器或者设备厂都看了一遍,进行了解,小本子记得密密麻麻的。

离开锡城之后,从越又去了金陵还有广陵,那里也有几家光学设备厂,都在苏省范围内,干脆都看看。

就这样从越在外考察了一个多星期,考察结束之后返回沪海。

回到公司的从越随即就开始编写计划书,还有可行性报告,朱良负责协助。

待这两样都做好之后,从越就先跟马友明通了个气,把他的想法和计划告知了马友明。

马友明听后有点晕,怎么又转到光刻机上去了?这转换的也太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吧?

从越见马友明有些不理解,就跟马友明详细的说明起来。

从越说道:“我们自己就是做芯片设计制造的,关于制程设备我们都知道,想让你买到你才能买,想卡你脖子时,很简单不卖了,卖给你的机器不给你维护更换零件,到时怎么办?”

马友明想了想是这个理,就没吱声。

从越又说道:“别人有不如自己有,等我们也有了光刻机,再加上我们的芯片设计技术,还用怕欧美那些国家卡脖子吗?到时谁卡谁还不知道呢?”

马友明点头道:“你说的对,我们目前的短板就是光刻机,而且也不掌握在我们国家手里,这确实危险。”

不过马友明又来了一句:“这也要不少钱吧?”

从越笑道:“马总,别小气,钱挣来就是花的,只要花得值,花多少都行!”

马友明继续抱怨着:“你不当家,那里知道柴米油盐,现在公司那么多项目,个个花钱像流水,你看看我头发,马上就跟我师兄一样了,中年脱毛!”

从越劝道:“花的多,挣的也不少啊!而且我还听说了国外现在有一项技术,可以把头发种回到头上,如果是真的,我还打算自掏腰包给余老师先种上。”

提到余一丁时,马友明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你看看我这记性,在你出去这段时间,我师兄告诉我,袁眉有反应了,他带去医院确认过了。”

从越不太懂这些,一时没反应过来:“确认什么?生病了吗?”

马友明见从越没听明白就直接说道:“袁眉怀孕了,我师兄要当爸爸了!”

从越一听,这是好事啊!不错不错!他还问道:“几个月啦?”

马友明回道:“两个多月了,状态很好,如今袁眉父母住他们家服侍袁眉呢!我师兄啥也帮不上,他工作也忙。”

从越点了点头,突然从越问道:“老马,你打算什么时候生个孩子啊?也没听你说过啊?”

马友明连忙推脱道:“你看我忙得有那功夫吗?”

从越不慌不忙的劝道:“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余老师马上就要当爹了,你也抓抓紧,不然等人家余老师抱上娃,看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