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以往是政局不稳,加上国库空虚,群臣哪怕是想到此处,却也不敢贸然提及此事。

经过了这两年的经营,又有前面的一场胜仗,朝局稳定了不少。

朱慈烺也越来越理所当然的将一些朝事,交给了内阁和司礼监去处理。

朝臣越发的觉得,需要为他们的这位皇帝找点事情做做才行,不能让这位年轻有为的皇帝懈怠下去。

为了增加说服力,几位重臣还找到了宗室里几位亲王,希望能一起向皇帝进言,提醒皇帝除了治国之外,还要担着开枝散叶的重任。

只不过,如今宗人府中的几位亲王,经历了这几年的而颠沛流离,如今难得享受起清闲日子,却是没人愿意掺和此事。

在原汉王府、宁河王府和黔宁王府基础上建造的十王府,已于年初竣工。

福王朱由崧第一个搬了进去,这些日子正满城打听,四处搜罗好玩的奇珍异宝;潞王仍旧居住在聚宝山上的别墅内,每日里呼朋引伴,与一堆的文人墨客和韵唱酬;惠王朱常润在高座寺里挂了单,每月有半个月都在寺内闭关参禅;桂王朱常瀛,因去年年底才被送到南京,这半年一直是提心吊胆,生恐惹出什么风声。

唐王朱聿键倒是一直参与政事,听说了内阁的想法之后,非但没有搅合进皇帝的私事,同时还告诫宗人府的其他官员,在劝皇帝纳妃一事上,务必要保持中立,不能听信那些朝臣的花言巧语。

有了朱聿键的提醒,任凭朝臣如何拉扯,其他宗室子弟皆是对此避而不谈。

想想也是,宗室非但从中得不到好处,平白惹来皇帝的猜疑,何必去趟这一道浑水?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还是由礼部尚书钱谦益提出了广纳后宫的提议。

朝臣们对此热情高昂,在朱慈烺明确拒绝之后,仍是极力劝朱慈烺采纳意见。

接连持续了十几日,朱慈烺实在是不胜其扰,干脆暂停了早朝,惹来朝中的一片非议之声。

当然,群臣们并不敢无端指责皇帝,只好把矛头对准了皇后赵云蘅和她身后的赵家。

有明一朝,只有在太祖和成祖时,因多和武将联姻,外戚多有声名显赫的功臣。

其后皇后多在民间遴选,以外戚身份封侯的人寥寥可数,且封侯的那几位,都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

似赵世安这般,仅凭着女儿皇后的身份,身不动膀不摇,不但在短短的两年内封侯,赵家也从低贱的商户,一跃成了福建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这让那些读一辈子圣贤书的官员做何感想?

平时以赵世安为首的赵家很是低调,几乎在朝中没有什么存在感,群臣们的注意力也没放在赵家身上。

眼见着皇帝听不进臣子的劝谏,许多御史便另辟蹊径,盯上了赵家。

既然皇后和赵家手皇帝如此恩遇,不妨借着参奏赵家,逼着皇帝接受建议。

如此一来,朱慈烺对群臣更是抗拒,索性直接躲到了后宫之中。

接连着好几日,不但群臣没有见过皇帝,几位内阁重臣也时常见不到皇帝的面儿,一切朝事,都由高悌代为批红。

这让群臣们吃尽了苦头。

朱慈烺批阅奏疏时,还会根据臣子的性格和资历,照顾一下臣子们的感受。对于一些过分的要求,偶尔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奏疏到了高悌那里,可说是丝毫不留情面。短短的几日之内,朝中一大半的奏疏都被高悌驳了回去,就连内阁的票拟也不能幸免。

到了这个境地,群臣皆是担心,皇帝如此撒手不管,是不是又要重复万历朝的情况。

有明一朝,经常出现皇帝的怠政的情况,其中尤以神宗显皇帝为最。

自万历十七年开始,神宗显皇帝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以致于朝事日渐混乱,国力严重衰退。

朝臣中不乏李邦华这样的五朝老臣,对于万历年间的事情还历历在目,眼见着新帝这才继位两年,就有了这样的苗头,心中不免惴惴。

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考虑,这些人只得站了出来,明里或暗里劝说其他朝臣,以大局为重,不要再生事端。

如此和皇帝又耗了四五日,最终还是一众朝臣妥协,一道去了午门外请愿,请皇帝视朝理政,并信誓旦旦的保证,自此以后,朝臣决不再过问皇帝的后宫之事。

这一场君臣间的较量,以朱慈烺的大胜告终。

不过朱慈烺也不是不识好歹之人,重新视朝理政的第一日,便应了吏部和都察院的请,不但同意了十几个缺额的任命,还给都察院特批了两道监察御史。

晦明交替,秋去冬来。时日流逝的极快,一年多的时间倏忽而过,转眼间就到了定武四年的春日。

不过是一年多的时间,江南的变化却是极大,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南京城比以往繁华了许多,人口也比定武元年时增涨了一倍,一向以地势起伏、水网密布着称的南京城,一时难以容不下这么多人。

应天府无奈之下,只得在城南另开辟了一处空地,供人居住。经过两年的发展,竟然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市镇,人口足足抵得上一个偏僻的县城。

在南京的带动之下,整个南直隶市井繁荣,赋税充足。加上皇帝和先帝一般崇尚节俭,宫中也没多余的开支,据户部的估算,以南直隶一省之力,便可供养起整个京城。

比之当年依靠全国供养的北直隶来说,南直隶可谓更适合眼下的大明。

而在朝堂之上,比之两年前也有很大的变化。

吏部尚书李邦华和翰林去岁病逝在任上,吏部由原吏部左侍郎张捷接任;

户部尚书高弘图业已致仕,如今居住在朝廷赐下的宅第里,与一帮东林君子做起了学问;

兵部左侍郎左懋第补了兵部尚书的空缺,名正言顺的做起了兵部的堂官;

因内阁一下子少了两人,便由兵部尚书左懋第和左都御史文安之补入了内阁,凑足了五人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