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在逃天子 > 第一百三十章 登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1章 登船(第四更!)

听到这里,葛二河哭的更伤心了:“老爹让我追上皇上的船,以为这样才能够编入民籍。他说自己是累赘,不想拖累我!”

听到这里鲁老七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都是从穷苦人家出生,哪能不懂小民的心理。

“若是拖家带口,圣上还会让你们自己选择是否去四川。若是只有自己,那就得先让官府挑选入伍,剩下的才能去四川。”

葛二河听到拖家带口反而能去四川,不由的大为震惊。

鲁老七拍了拍葛二河的肩膀:“陛下是圣君,虽然东征需要你们助力,但也不会让你们骨肉分裂。伱放心,只要你能将你老爹背到这里来,陛下是不会让一个百姓饿死的。”

听到这个消息,天堂寨的百姓齐齐哭出声,对着天子方向狠狠磕了几个头后,就想往回头跑,去接自己的老爹。

鲁老七看见这些方向都磕错了,身无分文的青壮,吼了一声:“镇上有免费的稀粥,但是填不饱肚子,老子这里有五两银子,去镇上买些干粮再去。”

他虽是巡检,却也没有权力私自赈济这些百姓,也不可能派兵去接,只能自掏腰包。

葛二河拿着银两,忍不住又哭了。被鲁老七一脚踹倒:“你娘哦!快去吃饭接你老爹!别在这丢人现眼。”

葛二河听后不住的点头,进了白沙镇。

到了镇上才知道,官府在这里有免费的稀粥供应,粥虽然浠,只有一碗,也吃不饱,但供给那些赶路的人也差不多了。

同时官府也在进行以工代赈,哪里有干饭,每天可以吃饱外还有两文工钱,但是得做工,去镇子外面挖沟渠。

一两银子就可以买三百多个馒头,省一省够这一百多人一天的伙食,有这五两银子,足以支撑这次往返。

天堂寨的青壮吃完馒头后,便火急火燎的赶回了天堂寨。

两地相隔虽然不到百里,但是在回去的途中却意外的发现了有清军出没的痕迹。

众人小心翼翼,却还是被清军发现了,而后天堂寨的青壮一哄而散。

搜寻的是一个绿营的游击将军,见状也没有追击。

身旁的心腹也见怪不怪了说道:“老大,你说这鞑子是不是有毛病?有长江在,还搞毛的坚壁清野,下次明军肯定是从长江顺流而下。”

这话说的没道理,没有坚壁清野,明军可以水路并进。

有了坚壁清野,明军大概率只能走水运,方便满清布防。

这些士卒大多也知道这个道理,之所以还这样吐槽,纯粹是看不惯那些鞑子。

满清在江南被朱肆杀的丢盔弃甲,大气不敢出,威风被打落了,许多人的心思就泛活了。

下面的绿营许多人自然不会把鞑子再当回事。

身边都是心腹,这种诛心之言,也不怕被人听到。

游击将军听后也是啐了一口:“妈的,要不是老子人微言轻,只是个游击,老子当时就反正了。”

身边的心腹听后深以为然,反正以前也是明军,对于跳反毫无心里压力,再说看这架势,江南迟早被大明得到。

不趁早找条活路,难道陪着大清殉葬?

“不过老大,我听说鞑子现在颇为忌惮咱们绿营,怕咱们投了明军,说是要咱们江南的绿营与山东河南进行大换防。”

游击将军听后更是一阵急躁,满清这招还是颇有用处的,让他们绿营使不上力,不由骂道:“奶奶的,老子去了河南山东就不能反正了?”

游击将军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也知道自己只是嘴上说说。

这些换防肯定不是部队换防,满清不敢。

这么大的动作,若是被明军抓住空隙,这江南怕是不会等到两年后就天崩。

所以要换防的只有是他们这些将领大规模互换,让士兵和将领互相不熟悉,互相牵制,只是这样一来虽然避免了被反正,但是满清的战斗力肯定下降。

大家人都不熟悉,还打个鸟仗!

游击将军和心腹被这个消息搞得足够郁闷,本来就是做做样子,哪里还有心情巡视扫荡,路上见到百姓也不追赶,消极怠工,慢慢悠悠的回了安庆。

葛二河见清军居然没有追击,不由大呼庆幸,加快了赶回天堂寨的步伐。

回答寨子后,葛二河将大明的移民政策给父老说了,自然是举寨欢腾,连忙收拾东西,连夜就走了。

众人一路上也没遇到什么危险,无惊无险的到了英山县。

英山县作为中转站和据点,逃难而来的百姓十分多,许多也是与葛二河一样,再度折返去接父老,只是不是所有人都和葛二河一样幸运。

不少在回去的途中,葬身在了鞑子刀下。

英山县可以沿着浠水直入长江,而后逆流而上,直抵四川。

所以到了这里,就需要登记造册了,若是同意去四川,官府就会直接安排船运走。

但是葛太爷与白太爷等几个乡贤却没有让所有青壮都选择去四川。

“陛下如此仁义,我们也不能将良心吞到狗肚子里了,家中有兄弟的,必须有人入伍!家中老父老母都死的,也必须入伍!”

天堂寨的百姓听后没有一人反对。

葛二河一家兄弟,老母都死了,只有父子俩相依为命,本来按照常理,他应该跟着去四川的。

却被自己的老爹阻止了,他也不多说:“我想死在老家,你老母和你哥哥弟弟的仇,你也得报!

所以你必须得给皇上去当兵!我虽然腿瘸了,但还有些手艺,在荆湘饿不死!你当兵也有份饷银,咱们爷俩就在此地讨生活了!”

葛二河见老爹坚持,反正现在父子团结,也没有过多奢求,现在一心只想着好好跟着明军训练,早日打回家乡。

与葛二河一家抱着相同想法的不在少数,天堂寨一分为二,一部分去了四川,一部分则留在了荆湘。

葛二河有帮助明军打造投石车零件的经历,算是工匠,按照规定不仅可以入伍当兵,还有资格去天工院,不过先得去工坊做工,经过考核才有资格进入天工院。

像葛二河这样的江南百姓普遍想报仇,大多都不会选择去天工院,基本都直接入伍,而葛二河作为技术兵种,被编入了辅兵的工兵营,要去长沙报道。

他们在英山待了五天排队上船,这五天时间里,官府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干等,都分配了任务在城中营地做工。

虽然每天都比较辛苦,但是安全得到保障,每天都有口饱饭吃,日子也有了奔头,葛二河一家没有丝毫的怨言。

甚至上船的那天还有些不舍。

这艘船是开往长沙的,除了征召入伍当兵的,还有前来投奔的士子,不过他们没有入伍自然不能享受免费的船运,而是掏了钱,待遇却也与这些百姓一样。

与葛二河乡邻的乃是一中年士子,模样虽然老成,其实年纪不过三十一,春秋鼎盛。

士子名叫吴锡阐,对于自己挤在百姓中丝毫不以为意,反而十分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