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在逃天子 > 第一百二十六章 祭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章 祭文(第四更!)

天子祭拜孝陵是神圣的,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无比庄重,而又有着极强的政治意义。

所以这祭祀虽然仓促,但流程也不能短缺。

江南一地多大儒,流程一事不用太操心,有这些儒生把关,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三跪九拜,而后以胡虏首级作为祭品,摆放于孝陵。

百姓看着如此之多头颅,快意、振奋不一而论。

祭祀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后便到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天子亲自念祭文。

“维有明失祀十五年”

朱肆这第一句,就将赶来的乡贤大儒,震慑到了。

在以往大明的叙事里是不承认满清的,自然也就不会存在失祀的情况。

所以天子这第一句怎么不令人震惊。

然而本着其与太祖根正苗红的血缘关系,以及其对满清的刻骨的仇恨,这第一句自然不是向着满清说话。

而是接着这个严肃的场合,昭告天下,他朱肆乃开拓之祖,非为守成之君。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大明,祖宗之法约束不了他。

之所以有那么多仁人志士反清复明,不是因为大明又多好,而是满清实在太烂了。

大家对于明朝的怀恋,到不如说是对满清的怨恨更为恰当一点。

当今天子有开拓心气,这些文人大儒虽然震撼,但也没有什么逆反之心。

“大明得义军相助,得西南一隅存身!”

听到这句话,能听懂的将士无不泪木,特别是大西军和顺军出生的士兵将领更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天子在这种场合,在祖宗面前,在天下面前承认他们是“义军”,这是何等庄重,何等的荣耀。

流寇的帽子在这一刻随着天子的这一句话,彻底流入江河,溶于大海,消散无影。

“君臣励精图治,肝胆相照,同甘共苦,在云南斩杀胡虏二十万众,一战扭转乾坤,始得云贵、四川、荆湘五省之地,乃成基业。”

听到天子亲口说道斩杀二十万众,又联系明军在江南的几场大战,前来观礼的百姓和士人这才深刻体会到了大明的武德充沛。

“太祖皇帝十一世孙,大明皇帝朱由榔,谨率国务卿士,文武将吏袛谒大明太祖高皇帝之陵而祝以文曰:

昔宋政不纲,辽元乘运,扰乱中夏,神人共愤。惟我太祖,奋起草野,攘除奸凶,光复旧物,十有二年,遂定大业,禹域清明,污涤膻绝。盖中夏见制于边境小夷数矣,其驱除光复之勋,未有能及太祖之伟硕者也。后世子孙不肖,不能敪厥武,委政小人,为犹不远,卵翼东胡,坐兹强大,因缘盗乱,入据神京。凭肆淫威,宰割赤县,山川被其瑕秽,人民供其刀俎。虽义士逸民跋涉岭海,冀振冠裳之沉沦,续祚胤于一线,前仆后起,相继不绝。而夭未悔祸,人谋无权,徒使历史编末添一伤心旧事而已。自时厥后,法令益严,罪罟益密。嗟我汉人,有重足倾耳,箍口结舌以保性命不给,而又假借名教,盗窃仁义,锢蔽天下,使无异志。

······

昔之所悲,今也则乐.郁郁金陵,龙盘虎踞,宅是旧都,海宇无叱。有旆肃肃,有旅振振,我民来斯,言告厥成。乔木高城,后先有辉,长仰先型,以式来昆,伏维尚飨。”

祭文宣讲完毕,明军鸣炮十二发,青山处处回响。

朱肆走下祭台,走出皇陵。

是到了引军西归的时刻,同时也是到了分别的时刻。

这第一个来向他道别的便是张煌言。

“陛下引天兵接应义军,臣痛感涕零。然臣曾奉鲁王为主,不可轻弃!”

三日前明军大胜,长江沿岸清军噤若寒蝉,张煌言便像朱肆提及此事。

对于张煌言这样的人才,朱肆当然不想放,规劝了几次不见效果,如今公开道别,却还是要做最后的努力。

“鲁王去监国之位,也是我大明臣子。朕今求你复归荆湘,非是为了夺鲁王所好,而是为了天下请你编练水师,玄着乃是国士,怎可为了小义而轻弃天下?”

张煌言闻言面有愧疚之色。

“臣虽才智浅薄,也愿为王驱,若是水路不畅,无法东出,臣不会做此姿态。

陛下要练水军,臣明白,所以麾下五千之众悉数归陛下调遣,罗子木等乃臣左膀右臂,熟悉水战,有他相助陛下,水师可成!”

“所以玄着是打算孤身出海吗?”朱肆语气里藏不住的失望。

“可是朕做错了什么事,让玄着迟疑?”朱肆再度追问,不相信张煌言的理由。

张煌言心中纠结万分,最后沉声道:“陛下天日之表,神武非凡,大明有陛下掌舵,当可中兴。”

“但是这天下少不了你,朕的蓝图里也不能没有卿。若是玄着担心鲁王,朕可发誓,但凡朕活着一天,绝不加害鲁王!”

朱肆如此剖心,让张煌言也是一阵感动,最后深吸一口气:“臣也有心与陛下共克时坚,然天无二日,人无二主,臣既认了鲁王为主,若无鲁王首肯,臣心不安,臣但求一个来去明白。

陛下既有两年之约,臣也有一言之诺,鲁王但有所肯,就算刀山火海,跋山涉水,臣也会赶赴长沙,但求为陛下执旗。”

······

到了此时朱肆大概明白了张煌言的想法。

他有一万个理由去长沙,归附朱肆。为了天下,为了百姓,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去荆湘,他可以理直气壮的无愧于任何人。

但唯独对于鲁王,不告而别,是失义,是失信。

正如他所言,他不能欺骗自己。

他张煌言一生但求活个清白。

而事实上水军的编练也如他所言,有罗子木还有五千水军作为骨干框架足够了。

“也罢!此去厦门,路途遥远,伱乃国士,不可犯险,且率领一千兵马,还有一些粮草辎重前往厦门。”

“陛下······”

张煌言有千言万语要说,朱肆阻止了,只是说了一句。

“你可以不忠于朕,但朕不可不忠于天下。这天下不能没有你张煌言,你且去,勿要让朕伤心了。”

张煌言闻言伏地三跪九叩,拜别朱肆。

天子西归,士子百姓景从,大小船只连营上百里,整个长江为之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