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在逃天子 > 第一百章 出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1章 出兵(第四更!)

天子准备在四川军功授田的消息,果然让士卒无不欢腾。

虽然按照天子的说法,现在战事紧急,要等天下稍定,才会放他们去自己的土地上耕种。

但哪怕只是将土地放在哪里,在乡土情节异常浓厚的中国,土地意味着一切,足以让人心满意足。

而后朱肆便开始抽调兵马,由于这次是突袭战,人数不可能带的多

所以这士卒的素质尤为重要,几乎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朱肆这次计划领战兵五千,辅兵五千东出安徽。

由于现在武昌和九江都在满清手中,走水路不现实,江南一地湖泊众多,战马也不利,所以此次奔袭主要就是步行!

战略既定,朱肆向李定国知会了自己的全盘计划,并且要求他结集大部分兵马,与自己合兵,兵临武昌。

湖广总督李荫祖在荆湘的战略主要就是收缩兵力,重点防守武昌和襄阳,这黄州府本就是要丢给大明的。

如今大明虚张声势,声东击西,拿下黄州不费吹灰之力。

若是李荫祖脑子进水,想屯守重兵死守黄州,那么朱肆也就将计就计,直接强攻武昌,不去管江南之事。

武昌一下,满清在江南便会坐立不安。

此乃阳谋,堂堂正正,不怕满清搞什么花样。

明军大规模调动兵力并没有瞒着武昌守军。

朱肆在抽调完兵马后,就与高文贵的荆州大军汇集在了武昌城下。攻打武昌本就是虚招,所以李定国依旧坐镇荆州,防备李荫祖趁着荆州空虚,从襄阳沿着汉水东下。

李荫祖见明军大军调动,江南的事情又没传到他这边来,所以不清楚明军这是要做什么,只得不变应万变。

大军集结武昌城下,朱肆让辅兵在身后大造声势,营造出十多万兵马的样子,吓唬驻守武昌的刘士祯。

刘士祯看着明军每日尘土飞扬,看着架势只怕有十多万众。

对于明军有这么多人,他是不信大明,但是李荫祖的命令在前,勒令死守,反正武昌的粮草足够坚持一脸,他虽然十分不爽李荫祖这个命令,但也没有必要犯这个险。

而明军这边,朱肆现在的权威如日中天,尤其在用兵一途,已经没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比天子知兵。

要知道大明现在的几个重镇,贵阳、长沙、荆州、重庆那个不是天子亲自打下来的?

谁敢说在这些军事行动中自己能比天子做的更好。

也就晋王敢说个两分,但由于有曲靖被救一事,也心虚。

所以即使知道天子东出有些犯险,军中上下也没人敢多说什么。

但是本着人臣的本分,这劝谏之事还是要做的。

高文贵一脸忧虑的说道:“东出一事,凶险异常,陛下何不让晋王代劳,有您坐镇荆湘,定能保晋王后路无忧。”

不得不说高文贵这番劝谏十分有水平,不仅表明了自己的意见,还暗暗的拍朱肆的马匹,说他比晋王更靠谱。

朱肆被这一击销魂的马屁派的也是有些飘飘然,心中暗暗自得一番,而后叹气道:“江南一地百姓翘首以盼王师,大明轻置他们这么多年,朕实在于心不忍。故而此次东出,多是为了这人心,晋王代替不了我。”

高文贵见文阁老交他的马屁不起作用,俱是一叹,忍不住深情流露:“不是臣故作姿态,而是臣真的不知道陛下有个三长两短,这天下该怎么办!”

听闻一个大老爷们如此剖情,朱肆也不禁有些动容:“世事难料,朕也想休养生息,调理内功,但是世事如此,朕也是被逼到这一步。卿应知我!”

说完朱肆拉着高文贵的手来到大营外,指着这次自己抽调的精兵,豪气纵生:“如此虎贲精锐,天下谁敢与之争!”

这些精锐俱是从昆明一路征战过来的猛士,是原先各部将的家丁嫡系,这里面有晋王的心头血,有曲靖城下的无敌铁骑,有朱肆亲自操练天子亲卫。

这样的精兵大明再也找不出第二支了。

朱肆如此豪气也感染到了高文贵,这样的强军无论是从经验还是士气、忠心上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的巅峰,高文贵想了又想,能与之抗衡的这天下恐怕也没几支了。

纵然不敌,掩护天子逃跑还是没问题的,再说了万一不成,还有热气球,不至于到最绝望的一步。

一念于此高文贵也不由期盼道:“那臣在这里预祝陛下凯旋!”

朱肆翻身上马,杨鞭开拔。

明军大营顿时人仰马翻,好不混乱。

后方的士卒不再杨土,露出了明军本来的数量,不过堪堪两万。

刘士祯见天子龙旗一动,心中也起了别样的心思。

按照那刘贵龙的说法,这明军有诸多邪法,他虽然没有见到那天的场景,但是看着天上的热气球,在渡过了最初的恐惧后,也没觉着这玩意又什么了不起。

并且按照明军的宣传,这些邪法也是与这朱明天子有关,既然其人已走,余部又这样混乱,那不如乘机搏一把。

毕竟被明军堵在这城中也不是事,若无野战决心,守城必破!

再说了清军何时在野战中怕过明军,想到于此。

刘士祯率领本部五千人马,出城野击高文贵部。

高文贵见状碎了一口:“若你是个缩头乌龟,还真不好办,既然出来了,那就好办了!”

李定国麾下士卒从来都不怕清军,当年永历逃亡云南,天下血崩,晋王又被叛徒出卖,将作战计划告知了清军,饶是如此,依旧在磨盘山血战清军,战了个五五开。

明军现在得了授田,这几个月又是连战连捷,士气狂长,对于满清根本就没有任何畏惧。

多尼与吴三桂都成了刀下之鬼,你这个留在二线的汉奸又算老几?

双方兵马刚一接触,刘士祯就只觉得上当,他娘的,这明军怎么各个都向不要命一样,这么强?

但是这才刚开始,断不能稍遇挫折就撤退,这样对士气的打击无疑十分巨大,所以刘士祯咬牙硬挺了一会。

果不其然,明军在清军的猛攻下,有了败退的迹象。

高文贵让部队有条不紊的撤退,诱杀这一块是明军的拿手戏,尤其是这些从云贵出来的兵,乱战高手,最喜欢的就是烂仗。

阵型看似乱了,但是士卒却丝毫不慌,慢慢诱捕清军进入陷阱。

明军一路溃散,民夫早已经逃的无影无踪,粮食辎重随意丢弃。

不一会儿的功夫,刘士祯发现自己越战越勇,追击明军十来里,已经看不清城墙了,但是就是不见明军的人头。

干打雷不下雨。

刘士祯越想越不对劲,这溃败的部队,一般都是无头苍蝇,明军没道理逃跑这么整齐,怎么会这样?

而且这地形也不对!

两面都是小丘陵,很适合做伏击。

正当他疑惑之际,突然炮声大作,明军火炮响起,高文贵的余部突然杀回,将刘士祯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令人最惊恐的事情发生了,大明天子的龙旗不知何时已经钻到他背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