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洪荒:我为杨戬,埋葬旧日诸圣! > 第一百四十章 二十岁的三品京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章 二十岁的三品京官

自从,和珅将国库变得有钱之后,和珅就已是成为了乾隆皇帝身边的近臣。

就这样,短短不到五年的时间,年仅二十岁的他,就已是成为了当朝三品大臣!!

简单地说,如今乾隆皇帝不仅喜欢和珅,而且,还离不开和珅。

“…………”

乾隆皇帝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自比十全老人,今天翻新宫殿,明天就要南巡,后天指不定就会打仗…

而这一切的基础,都需要银子。

还是那句话,皇帝也是缺钱的。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乾隆皇帝,如今清朝的财政周转,绝不会如此困难。

在和珅出现之前,乾隆皇帝想要做什么的时候,常常会为户部与国库没钱而十分困扰。

他的野心很大,想法很多,能实现的却很少…

而自和珅出现之后,总会想方设法的,从它处敲出银子,满足乾隆皇帝的种种欲望…

再加上,和珅来对于乾隆皇帝的了解颇深,极是懂得他的喜恶。

此时此刻的和珅,圣誊之重,丝毫不比原着般的和珅要差。

其实,和珅就算是放在现实的社会之中,也可以混的很好…

他忠于集体,对老板忠心耿耿…

具备做驴子的精神,能力大于工资,提供超出工资的服务与努力,重视老板交给的每一份工作。

勇于承担责任,会主动为了老板背锅。

那个老板不喜欢,工资要求不高,多干活,能力强,不要命,一心为了公司的员工。

这种人,在现在被称之为卷王,在古代被叫做牛马…

“………”

历史上的和珅,除了理财之术天下无双外,还最善于揣摩乾隆皇帝的心思。

往往乾隆皇帝刚想要做些什么,和珅已经是提前将一切,都准备妥当。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莫不是让乾隆皇帝感到既满足又开心。

所以说,从某种方面上而言,世人皆说,和珅这人,不仅是一个贪官,还是一个弄臣,其实是一点都没说错的。

历史上的和珅,确实如此。

而早就更换了灵魂的新生版本的和珅,现在,正在义无反顾的,依旧按照原有的道路走下去。

甚至…走的更远,走的更好。

因为,以推翻腐朽满清为目标的和珅,分析来分析去,发现他今后能快速扩张权力的依仗,在短时间内,也仅仅只剩下乾隆皇帝的宠信了。

“…………”

乾隆皇帝的喜恶习惯,通过几年情报的收集,已经被如今的和珅,全部都知道了。

和珅虽然不敢保证自己有能力,可以让乾隆皇帝随时随地的十分开心,但是轻易地挠到乾坤皇帝的痒处,这一点,还是可以保证的…

是的,现在的和珅,己经有把握做到比原本的和珅做的更好,让乾隆皇帝离不开自己,这是从内部推翻腐朽满清,最为有效的方法。

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想要推翻满清,内部的推力,也必须要有,然而,外面的力量,也很重要。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今,相比较对和珅有利的方面,对于和珅不利的方面更多,也更加的致命!

事实上,经过和珅的仔细分析,他发现,如今他要面对的敌人,真的很多。

多的,甚至能让和珅想想,就感到头大无比…

和珅如今,虽说表面上风光无限,但是,因为敲打众多官员,为国库敛财的原因,政敌太多,名声太差。

就连,如今的几个王爷,对他也颇为的不满。

而这些困难当中,有的是可以轻易解决,有的可以尝试着解决,有的,却根本不可能解决。

…………

可以轻易解决的困难,是朝堂之中,政敌太多,盟友太少的问题。

和珅年纪轻轻,属于有才无德的那一类,凭借着圣眷,却能在短时间内青云直上,年仅二十岁,如今已是朝廷正三品大员…

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天之骄子,横空降世,光芒万丈,如何不让人感到眼红和嫉妒?

事实上,除了那些被和珅敲打的官员之外,眼红的官员也很多,因妒生恨的官员就更多了。

和珅年少轻狂,又因为,为了国库敛财,得罪了不少人,由此树敌更多。

敌人太多,总不会是一件好事的。

哪怕因为圣眷在身的原因,他们不敢有所妄动,但是这些人总在暗中盯着你,等待着你露出破绽的那一刻…

当你露出破绽的那一刻,他们会如同群狼一般扑上去,撕咬着你,让你瞬间身死,变得万劫不复。

不过,这个问题,看起来虽然说麻烦,但是,实际上反而很好解决。

抛开那些所谓的嫉妒小人,和珅现在的政敌之中,绝大多数官员之所以敌视和珅,只是因为和珅侵犯了他们的利益罢了…

在立场变化很快的官场中,所谓的政敌,本质上就是因为利益的分配不均,所造成的敌对状态,也就是所谓权力的划分…

只要和珅将自己所得的利益、权力拿出一些,分给他们,那么原本生死相对的敌人,马上就能成为他最铁杆的党羽与盟友。

这个世界上最稳固的关系,不是世人所知的亲朋好友,而是利益均沾的关系。

因为,亲朋好友可能会因为利益而背叛,而利益均沾的盟友,是不会轻易的背叛。

至少,在没有出现更大的利益之前,盟友绝对是你最可靠的后背…

所以,对于这一点,和珅并不担心,对于官场的这些事情,和珅门清。

…………

除此之外,就是因为,和珅因为敛败之举,在朝野之中,名声太差,被打酷吏标签的问题。

自古以来,官场之中,有三种官员下场最惨,一种是贪官,一种是酷吏,一种是孤臣。

酷吏是官员们,用于称呼严刑峻法的官吏,指用残酷的方法进行审讯,为皇帝的统治,跑前跑后的官吏。

酷吏这种官员,是皇帝专门提拨起来,针对、对付官员、世家,换句话说,就是热衷“打击上流社会人员”,即官绅阶层…

在汉代时,酷吏的名声,还算可以,至少,世人认为,酷吏是清官,是对老百姓好的好官…

不管是官场,还是民间,都认为像酷吏这种官吏,个人政绩大都相当突出,尤其是善于对付官员,打压地主豪强…

但是,在明、清两代,酷吏的名声,不知道怎么的,早就已经臭到大街上了。

在官场,还有民间,都认为像酷吏这种官吏,就是上位者为了排除统治上的障碍,所以才放出的一条咬人的狗。

酷吏是君主专制.制度影响下的产物,也是牺牲品。

皇帝需要时可重用,不需要便立马抛弃,就像是丢一块脏抹布一样。

酷吏有几个特点,第一个是比较廉洁,家里面没什么钱,二是喜用重典,不畏世家、豪强,对不服从法律的人,特别是上流贵族,敢于痛下杀手…

三是名声不好,名声之差,仅次于与贪官,历史上的

酷吏几乎都没落得个好下场。

“…………”

孤臣和酷吏有些相似,但是,又完全不同。

孤臣没有自己的势力,不会拉帮结派,敢于做他人不敢做之事,在关键时刻,能为皇帝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还有背黑锅。

在皇帝心中,孤臣往往是“挡箭牌”和“夜壶”,能替皇帝承担骂名,同时也能在朝廷之中,起到稳定和平衡的作用。

孤臣的下场,相对而言,比酷吏要好上一些,善终的人不少。

而贪官是贪官,酷吏,孤臣三者中,名声最差,人数最多的官员。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酷吏,孤臣往往只有一两人,贪官却遍布官场,数都数不过来。

而与贪官,酷吏,孤臣三者相对应的,官场之中,就当属清流名声最好了。

历朝历代,官场之中,都会有清流的存在。

他们没有多少的权力,却拥有着连君主专制的皇帝,也为之头痛不已的民间百姓话语权。

他们可以引导百姓们民意,也能得到百姓们的信任。

因为清流之官,大多数都是大儒,他们的弟子遍布天下,可以形成舆论优势。

而历朝历代的贪官,酷吏,孤臣,在代表民意的话语权方面,或是不重视,或是破罐子破摔,根本就不曾留心过…

也正是如此,贪官,酷吏,孤臣等官员,历史上被清流们活活骂死,用笔杆子写死的,不知有多少。

像如今,魔祖分魂版本的和珅,压根就没有贪多少钱,在朝野间的名声,还是声名狼藉,骂声一片…

追其根本原因,这些清流们,倒是要占上一大半的功劳。

这其实,也是历朝历代以来,清流们的惯用手段…

他们先是在民间,把政敌的名声搞臭,温水煮青蛙,让政敌们,在不知不觉间已是恶名满天下。

这样做,不仅可以.以民怨为刀,做到灭掉政敌之用,也能慢慢增加他们本身的名气与声望,可谓是一举双得。

历史上的和珅,就是死于这招之下。

“……………”

近些年,由于陕西大旱,特别是太原府一地,又闹起了蝗灾。

乾隆皇帝便派和珅为赈灾大臣,前往太原府赈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