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是,那崭新贵重的狼毫笔似在提醒他,实证再此,他说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阴差阳错,是他时运不济。

“皇上,新旧更替本就是常理,皇上若是觉得新笔不好用,不如就让太子做那执笔之人,既替您分了忧,又全了太子的拳拳孝心,岂不两全其美!”

本以为情况已经够糟了,结果肃王却嫌不够事大,火上浇油了一把。

“朕教子时,用不着别人插嘴,倒是你,肃王,不知你今日打算用什么向朕献寿?”

“皇上,太子还未起身呢。”眼角两人又要针尖对麦芒,贵妃适时淡淡插嘴。

她倒不是为太子说话,只是不想这两个男人又争吵起来,她现在实在没心情应付。

皇后诧异看她一眼,虽不明白她到底是何用意,但到底解了太子的一时之急,便承了这个情。

事实上,虽有些悲哀,但她说话的确没有贵妃有用。

果然,贵妃提醒后,皇上才唤太子起身入座。

这一举动,让众人更是心思浮动。

肃王深深看了一眼贵妃,对方好似毫无所觉,然则微微侧头避开他的视线,他嗤笑一声,却没有再出声寻衅。

有了太子的前车之鉴,剩下的几个皇子皇女们没敢再耍什么父子情深的把戏,送上寿礼后,中规中矩的说了几句祝词便退下。

虽无功,但也无过,这就更衬托出太子的尴尬来。

湛熙微垂着头,挺直背脊端坐着,手中执一杯清酒,却半晌没有饮下。

以往他也不是没有参与过父皇的寿诞,记得他九岁那年,也是在这样的宴会上,他献给父皇的寿礼是他刚从武师傅那里新学的一套拳法。

那时,他刚习武不过几年,一直在打牢基础,那套拳法是他学习的第一套武技,学得并不好。

当他在大殿上磕磕绊绊的将招式打完后,也如方才一般忐忑的等待着父皇的评价,但父皇那时对他并不像今日这般——

冷肃,淡漠。

这两个词像两根尖利的毛针,狠狠扎紧湛熙的心里,手中执着的酒杯险些握不住。

九岁那年的场景,直至今日,他仍记忆犹新。

他记得,父皇慈爱的看着他,亲身走下台阶牵起他,又令宫人在他御座旁加座。

那一晚,他和父皇坐在一处,激动又不安的接受朝臣的注视。

那时的他还看不懂他们眼里的打量和权衡,只是为父皇对他的疼宠而欣喜。

可如今……

如今,他仍然捧着一片真心献给父皇,父皇却不再待他如往日……

如今,他依旧是太子,却落寞难言的孤独坐在这里,无人问津……

如今,他还是被朝臣们注视,可是这里面有多少是轻视却不得而知……

父皇,您知道孩儿的伤心吗?

太子紧紧闭上双眼,将心头的惶惑压下,手中的酒杯几欲被指骨大力捏碎。

敏感的察觉到身侧之人情绪的变幻,同为皇后所出的四公主湛妗不敢让更多人注意到此处,只得稍稍向太子偏了下头。

太子哥哥……

湛妗在心头叹气,她也察觉到了父皇和兄长之间的诡异气氛,这让她实在左右为难。

她和兄长一样对父皇充满崇敬和依赖,但也和从小看着她长大的兄长感情深厚。

太子哥哥长大了,按理是该接触朝政,父皇原本也是这样培养他的,只是不知什么时候起,父皇便渐渐打消了让他早早参政的念头。

父皇越不愿意,朝臣们便越推着兄长去争,他们之间的问题,连母后都束手无策,她一个小小的公主又能怎么办呢。

湛妗心中愁绪万千,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四公主身侧的五皇子湛誉不明白四姐好端端的为何叹气,他只觉得自己好饿呀。

桌上能吃的果蔬都吃完了,冷却的油腻菜品他也不想吃,真希望早点散宴,这样他就能回宫吃点心了。

湛誉揉着自己的小圆肚,想到寝宫里好吃的点心,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献礼继续进行,皇子们之后便是宗亲。

秦王的准备的寿礼是一副他亲手画的骏马图,轮到肃王时,他沉闷的喝着酒,一动未动,众人便默契的略过了他。

湛衡的深眸淡淡扫过底下喝闷酒的男人,并未在意,不过是个手下败将。

宗亲过后便是朝臣,很快便轮到了宋钦年。

宋钦年弹弹衣袖扶桌起身,比起别的大臣五花八门的奇珍异宝,宋钦年献的东西就朴实多了。

他献上的是一封奏章。

众人眉头深锁,这宋钦年怕是喝糊涂了吧,这大好的寿诞,他居然递了个折子。

有那嫉恨他的,脸上幸灾乐祸的神情都不屑掩饰了,谁料他讥诮的笑才刚浮上脸,就因皇上愉悦的大笑声僵在了脸上。

“爱卿,你这法子,当真可行吗?”

“回皇上,此时本不难为,难就难在这交通的不便,只要皇上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置分站,平常只随邸报一同宣发,只当有要事时,各分站快马加鞭而行,定能及时通传。”

宋钦年朗声回话,其实这折子里不是别的什么,只是类似新闻社的建设框架。

说起来,宋钦年有写想法还是兰溪给她的灵感。

兰溪是经历过现代信息大爆炸的网虫,来到这里以后,闺阁小姐无趣的娱乐生活和不便的通信方式让她很难习惯。

出于寻找点健康的乐子的想法,她想到了话本。

谁知被带去书局的她却大失所望,话本是有的,但也许是因为古代纸张珍贵,只有很少的部分用来着话本。

就是有,也只有才子佳人和奇人异志这类的书籍,更重要的是,为了节省纸张,所有故事情节都精简至极,通篇像在看文言文版的传记,一点文艺的趣味性也无。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宋钦年注意到闷闷不乐的女儿,便问了缘由,得知是因为话本让她太失望,他也没有气恼她小小年纪沉迷起了左道。

谁都有年轻的时候,别说话本了,哪怕是春戏图他年轻时也颇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