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6章

民主德国历史虽然短暂,却给德国带来巨大影响、至今余波未平。

他们的足球也是一样,无论在统一前后都书写着自己的独特的篇章。

东德足球浮浮沉沉的这些年,既有伴随着冷战两大阵营的对立,和西德足球的激烈竞争。

也有统一后虽然沉沦,优秀的青训体系却为德国国家队打造三代中场核心的辉煌。

而“全民公敌“莱比锡Rb给传统的德国足坛带来的震动,更预示着属于东德地区的足球故事还远未结束。

二战后两德虽然分裂,柏林墙的两端对足球的热情却是统一的。

西德这边自不用说,1954年世界杯的“伯尔尼”奇迹,给正在经历战后重建的整个联邦德国注入了激情、动力和自信。

而东德像很多当时的苏东阵营国家一样,把竞技体育的辉煌视为国家的“门面”。

民主德国甫一成立,拥有12支球队的足球顶级联赛就鸣锣开战。

比当时还是五大区各自为战、1963年才成为全国性联赛的德甲要早上14年。

随后更是建成了一套完备的以“东德超”为顶层、以低级别和地区联赛为基础的四级足球联赛体系。

到上世纪70年代,东西德足球几乎同时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期,原先因分属冷战两个阵营绝少碰面的他们,终于不免要在大赛的舞台上交手了。

1974年,是冷战期间联邦德国唯一一次主办世界杯,也是民主德国历史上唯一一次跻身世界杯决赛圈。

而鬼使神差的是,两队竟然被分到了同一小组。

曾经的一家人现在却要演绎两个国家甚至是两种体制的对抗,这场在汉堡的对决无疑将是本届世界杯上政治色彩和竞争意味最浓厚的比赛。

然而这场两德德比的进程和结果都让人大跌眼镜。赛前由于同组的智利和澳大利亚战平,两队都已稳获出线权,需要争夺的只是意义不大的小组第一,在竞技层面不用面临你死我活的局面。

东德队从开场就占据了主动。而实力强大的欧洲冠军暨东道主、以铁血意志闻名的西德队则反常的显得缺乏动力,在人们印象里应该火药味十足的德比大战中,竟然温柔得连一张黄牌也没领到。

施帕瓦瑟第77分钟的进球,使东德队成为世界大赛上唯一一次两德德比的胜利者。

赛后,各种阴谋论论调甚嚣尘上。

有说西德队不愿拿小组第一,想在第二阶段小组赛里避开强大的荷兰和巴西,所以故意输球拿东德队去“献祭”。

有说西德球员想“做掉”之前向足协讨要奖金的拉锯战中,没有跟自己站在同一战线的主教练舍恩。

有说这是西德政府授意向东德展示“友好”,为今后的统一大业“布局”。

然而输给东德,给当时的西德队带来的震动和冲击是巨大的。备战的混乱不堪、小组赛的浑浑噩噩。

球迷的不满终于在这场耻辱性的失利后到达了顶点,他们把巨大的嘘声给了自己的国家队。

而知耻近乎勇,西德队上下也终于意识到必须积极行动扭转颓势了。

贝肯鲍尔发挥了领袖的作用,他跟随主教练出席新闻发布会,宣布首发阵容将做出调整。

败给东德最终成了西德队在本土世界杯上的转折点。

在随后的比赛中,西德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拼劲十足地三战三胜从第二阶段小组赛突围,又在决赛逆转克鲁伊夫领军的橙衣军团,再夺世界冠军。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东德队成就了西德的这座大力神杯。

1974年注定是德国足球史上一个不平静的年份。

这一年的欧冠,拜仁慕尼黑终结了阿贾克斯的垄断首捧大耳朵杯。

而在优胜者杯的决赛,来自东德的马格德堡力克Ac米兰,为东德足球捧回了历史上唯一一座欧洲三大杯冠军。

当人们期待着继国家队的交锋之后、两德的俱乐部代表在74-75赛季的欧洲超级杯上再演巅峰对决之时,传来的消息却是——当年的欧洲超级杯取消。

普遍的说法是因为东西德之间的铁幕对抗,由于政治因素作祟导致的。

其实不然,就在同一个赛季的欧冠比赛中,两队就分在了同一个小组并顺利地实现了互访,拜仁两回合双杀了马格德堡,一雪国家队落败之耻。

当时的欧洲超级杯刚创立才进行到第三届,还不是一项有固定赛程安排的强制性赛事。

而是由参赛的两队自行商议日程进行两回合主客场比赛。

也许由于两队实在难以从繁忙的赛程中挤出时间,也许是觉得一年四战未免“审美疲劳”,这场两德“超级”德比最终夭折,东德球队失去了在欧洲超级杯亮相的唯一机会。

然而不久以后他们在另一条战线又收获了荣耀,1976年,东德足球队拿下了蒙特利尔奥运会的金牌。

如果不是他们,德国足球的荣誉库中,奥运男足金牌恐怕仍是尴尬的空缺。

1990年底,苏东剧变,柏林墙倒塌,随着两个国家的统一,东西德的足球也开始融合。

原东德联赛的球队按照90~91赛季的排名,分别加入到各个等级的原西德联赛中,形成了统一的德国足球联赛。

而刚刚带领联邦德国队拿到世界杯冠军的贝肯鲍尔看到原本的冠军阵容中又加入了原东德国家队中的精兵强将,不禁自豪地表示,德国队将是未来若干年内世界足坛的统治者。

可惜贝皇的美好憧憬随即被现实无情地嘲讽,他的继任者福格茨率领统一后的国家队先在1992年欧洲杯决赛上成就大黑马丹麦的童话。

又在1994年世界杯上给大黑马保加利亚做了背景板。

幸好事不过三,1996年,在统一后的德国国家队出征的第三届大赛上,一名前东德国家队的成员作为战术核心率领德国队拿下欧洲杯冠军,自己也拿下了当年的欧洲金球奖走上人生巅峰。他,就是萨默尔。

萨默尔1967年出生在东德德累斯顿,9岁时加入东德名门德累斯顿迪纳摩,从少年队一路踢到一线队。

并在19岁时入选东德国家队,征战4年出战23场。

1990年9月客场同比利时的东德国家队最后一战中,萨默尔包揽2个进球,帮助东德国家队光荣地告别历史舞台。

1991年,萨默尔的老东家德累斯顿迪纳摩和东德联赛的最后一任冠军罗斯托克一起加入了德甲联赛。

当时西德俱乐部的经济状况普遍比东德要好很多,对东德球队的大规模“挖角”自然不可避免。

萨默尔已在此前一年,和队中另一名将基尔斯滕分别被斯图加特和勒沃库森挖走。

他们的老东家德累斯顿迪纳摩则在苦苦支撑4个赛季后告别了德甲联赛。

虽然出身东德,并且出道的位置是前锋,萨默尔却完美地阐释了西德足球战术的精髓——自由人这一位置。

成为了贝肯鲍尔、马特乌斯最好的接班人。

1996年欧洲杯上,他打满了每一分钟比赛,并且在与俄罗斯的小组赛和对克罗地亚的1\/4决赛中各进1球。

率领伤兵累累的德国队拿下冠军,自己也当选赛事最佳成员。

随后一年,他又率领多特蒙德登上了欧冠的领奖台。

可惜萨默尔的职业生涯刚刚迎来高潮却突然夭折,严重的膝伤使他告别了1998年世界杯,并不得不在31岁的黄金年龄宣告退役。

萨默尔被称为“最后的自由人”,在他之后,德国足坛再未涌现出优秀的自由人选手。

进入新世纪德国足坛的变革期后,传统的自由人打法逐渐被更现代的4后卫战术取代,绝迹于江湖。

1998年世界杯惨败克罗地亚之后,世纪之交的德国足球进入了人才断档期。

尤其是中前场缺乏新的领袖。而此时接过大旗的,还是一名东德青训的出品——巴拉克。

巴拉克1976年出生在东德格尔利茨,幼年时举家搬迁到开姆尼茨随后和众多东德前辈一样,巴拉克来到西德地区的大俱乐部闯荡。

并在凯泽斯劳滕和勒沃库森迅速蹿红。

就在巴拉克冉冉升起、被期待成为德国新领袖之际,一部分德国媒体却拿他的出身说起了事儿。

他们认为巴拉克成长在东德地区,从小接受的是东德的集体主义教育,价值观是一切靠集体、个人不出头。

这样的巴拉克很难在球队危难之时成为拯救球队的英雄人物。

不知道这些媒体是误解了巴拉克还是误解了集体主义,很快他们就被巴拉克的英雄壮举实力打脸。

2001年世界杯预选赛,惨败英格兰又被芬兰逼平的德国队,不得不进入附加赛同拥有舍瓦的乌克兰进行生死较量。

凶险异常的客场之旅,巴拉克打入唯一进球帮助德国队扳平比分全身而退。

回到主场,巴拉克又梅开二度帮助德国队4比1大胜。

这个一年前还只能在欧洲杯上出场67分钟的东德小伙子,成为了生死大战中的孤胆英雄,并由此一举奠定德国队新一代中场领袖的地位。

随后的世界杯,又是巴拉克在淘汰赛接连进球,帮助不被看好的德国战车一路杀进决赛。

可惜的是他在半决赛中不顾自己再得牌就要停牌的危险,犯规阻挡已成突破之势的李天秀进入禁区,最终因为累计黄牌停赛错过一生中最重要的世界杯决赛。

确定无缘决赛后3分钟,巴拉克用进球把德国队送进决赛。

既能点亮自己成就集体、又会牺牲自己扞卫集体的东德集体主义孩子巴拉克,既是力挽狂澜的超级英雄,又是令人扼腕的悲情英雄。

那个时代的古典前腰,要么是像鲁伊·科斯塔那样飘逸,要么是像里克尔梅那样灵动。

除了需要掌握各种传球脚法、射门脚法,包括盘球护球也必须样样精通,因为前腰位置是一支球队的进攻核心。

如果技术特点太过单一,或者拿球能力不足,是没有办法撕开对手的防线和对抗高强度的拿球压力的。

而巴拉克为人称道的往往是大规模的长传调度和远射,虽然拥有出色的大局观,但是在小细节的处理方面还是欠缺火候,这便限制了他在更靠近禁区位置的出球。

另外,盘带技术也是巴拉克的一大短板,因此出任后腰,从后向前利用长传掌握发牌权,兼顾一脚远射能力,似乎才应该是巴拉克的正确使用方法。

当然,谈及巴拉克职业生涯的评价,最广为人知的还是他和拉姆的队长之争。

10年南非世界杯开赛前,巴拉克因为脚踝伤势无缘参赛,但是德国队主帅勒夫并没有把队长袖标交给呼声更高的克洛泽和施魏因施泰格,27岁的拉姆临危受命。

虽然事实证明拉姆的确算得上一个优秀的队长。

但是,如果从德国足球传统的眼光来看,身材矮小,以技术见长的拉姆并不适合与马特乌斯们一起相提并论。

人们对于德国的铁血精神首先还是想到的是巴拉克给人的那种外露的霸气,温文尔雅的拉姆,何以能担此重任?

巴拉克和拉姆的队长之争几乎算得上是德国足球转型的拐点。

在此之前,无论是德国国家队还是拜仁,都患有严重的巴拉克依赖症,他对中场的攻守平衡的把握成为了球队稳步运行的关键。

在国家队,尤其是2006年的本土世界杯,在德国队全员发挥低迷的情况下,只有巴拉克作为脊梁撑起了整支球队的门面。

如今,虽然东德球队罗斯托克的青训营又走出了德国新一代的中场灵魂克罗斯,但已经很少有人再给他打上东德球员的标签了。

当初的分裂和对峙在统一近30年后已被渐渐淡忘,人们已习惯不再用特殊的眼光打量曾经的东德地区。

然而谁能想到就在科特布斯降级后的这7年里,一支新成立的球队却从原东德第二大城市莱比锡迅速崛起,连升4级,在2016年将东德元素重新带回了德甲。

莱比锡Rb并不“东德“,他们与曾经的社会主义体制毫无瓜葛,他们最坚强的后盾是其他东德俱乐部最缺乏的资本。

然而他们“离经叛道“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给整个德国足坛带来的冲击,也许大过以往任何东德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