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满朝奸佞,朕靠治国长生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初见李白、杜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六十一章 初见李白、杜甫

第161章 初见李白 杜甫

随着殿外太监的呼喊声,严嵩、蔡京、贾似道、王莽、徐阶、杨国忠等六部尚书,还有刘伯温、萧何、于谦、文天祥等阁臣进入殿来。

“臣等恭迎皇上回宫,吾皇万岁万岁万万。”

逡巡众臣,秦政朗声道:“众爱卿平身。”

严嵩刘伯温等人起身,低头垂目静立。

“陛下,不知召臣等前来所为何事?”

“朕想了解一下朝内各项事务的进展,在此之前,朕先给你们介绍一些人才,王承恩让那些贤才进殿吧。”

“是。”王承恩应声,向外喊道:“宣李白、杜甫、司马光、柳永等入殿觐见。”

殿外的太监接着喊了两声,便有两个太监领着十来个青年、中年进来,他们行了礼,秦政将众人尽收眼底,道:“李白和杜甫上前来。”

一个脸若银盘身材稍壮,头发灰白的中年人上前,他穿着浅白色衣衫,拱手行礼:“草民李太白见过皇帝陛下。”

另有一个身材稍矮,身体消瘦穿着灰色衣衫的中年上前,他一板一眼地道:“草民杜甫见过陛下。”

秦政细细打量了他两人一眼,这两人他自小就知道,如今见到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笑道:

“朕早就读过两位先生的诗文,只可惜从未见过,恰逢你们正在我夏国游览山河,朕才有机会见你二人,朕想让你二人为我大夏国官员,为百姓做贡献,不知你二人可愿意。”

李白和杜甫脸颊微动,很是惊喜。

李白一脸笑意:“陛下,臣本唐国人,在大唐不受皇帝重用,郁郁不得志才来大夏游览山河,从未想过陛下会召我等前来,更不敢想陛下会给我等官职。

“草民之前听闻陛下的神迹,得知陛下免除了百姓的徭役税、人丁税,便认定陛下是千古名君,也曾想过来神京,向陛下自荐。但恐陛下介意我等的国籍,终究还是作罢了。”

秦政笑道:“先生是个有才之人,只可惜一直未受重用,先生既有此心思,就该早来神京。你若愿意,可入我大夏的国籍,成为我大夏子民。朕可以让你入翰林院,不知你意下如何?”

“草民求之不得。”李白满面春风,慨然应下。

李白有如此反应,秦政一点都不奇怪。历史上的李白,本就是个一直渴望为官的诗人,为了当官他四次入赘官宦之家,但终究还是没能如愿,抱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再看向杜甫:“子美先生可愿在我大夏为官?”

杜甫一脸平静,眉头轻蹙:“陛下,草民是大唐子民,入大夏为官,总是有些不妥。”

“理解。子美先生有此想法也非常正常。如今你在大唐也不受重用,不如移民到我大夏,如此就没了这个问题。

“现今你们唐国,已经有成为我大夏附属国的意思,每日都有从唐国移民大夏的百姓,你移民到我大夏,就更不会有人说什么了。”

杜甫闻言,有些意动,李白向他道:“子美贤弟,陛下说的正是,为兄以为现今移民大夏并没有什么,你不用有顾虑,想要来大夏为官完全可以,女皇陛下也不会追究你的责任。”

杜甫眉头稍缓,点头道:“陛下是千古明君,爱民如子,而且有实现天下大同的气象,如此明君看重草民,草民岂有推却之理。”

“既如此,两位先生便都入翰林院为翰林吧,为国家出谋划策。”

秦政对王承恩吩咐了几句,李白两人拱手退下。

“范仲淹、欧阳修上前来。”

随着秦政的声音,两个中年人上前。一个脸蛋有些圆润的中年道:“臣范仲淹参见皇上。”

欧阳修的脸蛋则不像范仲淹那般圆润,脸型偏瘦,他也上前行了一礼。

范仲淹因为得罪了严嵩,现今致仕在家,欧阳修则还在滁州任知府,这两人都是忠君爱国之人,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

“两位爱卿,现今朝廷新增了六个部门,朕打算让你们进入新增的部门任尚书。”

欧阳修眼中露出喜色:“臣欧阳修领旨谢恩。”

范仲淹沉声道:“陛下,臣年已五十,又身体多病,恐难以胜任如此要职,请皇上恕罪。”

秦政心知肚明,他是因为严嵩,才拒绝的继续担任官职,便道:

“爱卿才五十岁,年纪也不大,看那严丞相,现今八十了还在朝中为官,你便是活不到八十岁,活不到七十岁,也能活到六十岁,再担任十年官职也完全没有问题。

“朕知道你前些年任官时,与严丞相政见不合,遭到了先皇贬谪,才心灰意冷辞官而去。朕知道你心中有委屈,你若愿意继续为官,朕答应你日后不再贬谪你,让你在尚书任上任职到寿终正寝。”

范仲淹神色微动,让他一直担任尚书,直到寿终正寝,这是何等的重用。皇帝金口玉言,这话一旦当众说出来,就不会轻易更改。

从有皇帝以来,还没有几位皇帝对臣子许下如此承诺的。足以见秦政对他的重视。

他忙拱手:“陛下,臣何德何能,能让陛下对臣开如此金口?陛下如此看重臣,臣若是继续推诿,那就太对不起陛下对臣的看中了。臣愿意继续为陛下、为大夏社稷尽心尽力。”

范仲淹之所以同意,不但是因为秦政对他的重视,也是因为他还想跟严嵩斗一斗,出一口当年被严嵩排挤出去的怨气。

“爱卿当真是忠义之士,便是年已五十,也仍愿意为国家效力,朕很欣慰。夏国正是因为有你们这样忠心为国的官员,才稳定了两百年而不倒。”

欧阳修和范仲淹齐拱手:“陛下言重了,臣等愧不敢当。”

“欧阳修,你文采出众,学识渊博,朕以为由你担任教育部尚书,负责教育全国的学子更合适,你便任教育部尚书吧。”

“臣领旨谢恩。”欧阳修跪地行了一礼。

“范仲淹,你历任知府,又曾在户部任职,深通农事,便由你任农部尚书,管理全国农业事宜吧。”

“臣范仲淹领旨谢恩。”

两人退回班中,秦政看向众人:“王安石、司马光上前来。”

司马光现今已经在地方任职,王安石才十九岁,还是举人身份。

秦政直接道:“司马光,朕任命你为教育部侍郎。王安石,朕赐你同进士出身,任财部主事。”

两人道谢后退回去,秦政又唤出了梅尧臣和包拯。

梅尧臣在历史上是北宋时期一个非常出名的诗人,包拯则是以公正廉明闻名华夏。

梅尧臣身材并不高,只是个中等身材,包拯则是身材高挑,一脸正气,如今他两人都在大夏任官。

扫视两人,秦政道:“两位爱卿,你们都是大夏的贤才,放在地方有些屈才了,朕特意将你两人从地方上调上来。

“梅尧臣,朕命你为教育部右侍郎。包拯,朕命你为刑部尚书。”

“微臣领旨谢恩。”两人行了礼退回班中。

秦政又向于谦道:“于谦,你明日与包拯交接了职务,到建筑部任建筑尚书。”

于谦出列:“臣领旨。”

随后秦政又让柳永上前,认命他为农部侍郎。

“诸葛孔明、徐庶、庞统三人可在?”

随着秦政的声音,三个青年人上前。

这三人样貌各有特色,诸葛孔明身材修长,剑眉星目,长得一表人才。

徐庶身材稍矮,面容憨厚,但眼睛里又透出一股聪明劲儿。庞统身材稍胖,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一副乐呵呵的表情。

这三人中,除了诸葛孔明,徐庶和庞统都是勋贵之后,他们的家族在地方上都有不小的影响力。

看着下方这三人,秦政犹豫了半晌,就有了决定:“诸葛孔明听封,朕赐你同进士出身,到财部任主事。徐庶和庞统,你二人都到兵部任职。

“另着你三人为文渊阁大学士,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三人谢恩后退下。

秦政又令文天祥为商部尚书、任萧何为财部尚书,到此才算是吩咐完成。

而后又问:“张飞、关羽、吕布三人何在?”

三个魁梧大汉从众人身后上前来,其中一个满脸虬髯,虎背熊腰,一个身材魁伟,脸如重枣,长髯垂胸的大汉,一个身材极高,宽肩厚的孔武有力的大汉。

即便他们不自报名讳,秦政也猜出了这仨都是何人,他们分别是张飞、关羽和吕布,三个三国猛将。

三人神色都有些激动。三人原本都是普通的百姓,如今忽然被皇帝召见,有些激动也实属正常。

秦政见这三个名传后世的猛将出现在自己面前,向自己山呼万岁,他的心情也有些激动:“三位壮士起身。你们都是朕从百姓中挑选出来的英才,朕希望你们能为国效力,你们可愿入军营?”

三人还都很年轻,他们也都有一腔要创下一片天地的渴望,张飞瞪大了铜铃般的大眼睛,高声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自当创下一番功业,陛下但有所命,草民无所不从。”

关羽拱手沉声说:“草民身为大夏百姓,自当为陛下效命,草民愿意入军营。”

吕布双目炯炯有神,眼放亮光,双手抱拳,声如洪钟:“陛下是君父,草民是子民,君父但又所命,子民自当遵从。”

听了张飞关羽两人的话,秦政也没觉出什么,吕布认他为君父的话,却让他身体一抖,心想:你可别认我做君父,做你吕布父亲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

“众位壮士,朕相信夏国有了你们相助,必能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你三人虽武力超群,却缺少文才,不适合入朝为官,都入军营吧,朕封你们为把总。”

三人跪地行礼,叩谢皇恩。

秦政也知道将他们封为把总,职位有些低了。但军营的官职都要有军功才好敕封,他们没有军功,不好封太高的军职。

相信以他们的能力,要不了多久,就能立下功勋,不愁不能升职。

“王子腾,他们三人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教他们。”

王子腾出列应下。

秦政记得当日召来的人才中,还有几个勋贵,又问:“周瑜、袁绍、袁术、孙权何在?”

“臣等在。”

一个英武的青年,两个胡须满脸的中年,一个满脸红胡须的大汉走上前。

这四人中袁绍和袁术是中原地区的勋贵,在中原地区势力极大,文官和武官中的有一半属于他袁家的势力。

周瑜和孙权是江浙地区孙家的武勋,现今沿海地区的水兵都在孙家手里,影响力与中原地区的袁氏家族相当。

这两个家族在地方上影响力巨大,朝廷想动他们,也不得不慎重。

幸好如今秦政有了龙禁卫助力,要对付他们就容易多了,不必有那么多顾虑。

这两大家族也颇为精明,在秦政的龙禁卫分布到全国之后,就从未留下过把柄,尽力避免被秦政打击的可能。

以如今的形势,只要秦政把控住中枢,他们就不敢生事。

看向这四人,秦政道:“四位虽然年轻,但也都是立下功勋的武将。朕召你等前来,希望你们驻守京师,为京营培养人才,随时听候调遣。你四人便都跟随王子腾入军营吧,协助他管理京营。”

四人从地方上被调到京城,他们还以为这是秦政在剥夺他们兵权,此时听了这话,就略微打消了这一想法。

能够进入京营、管理京营,这无疑是皇帝要重用他们的意思。

想到这里,四人都放松下来,领旨谢恩。

“众位爱卿,这就是朕从地方召来的人才,你们也都认识了,日后同朝为官要多加照拂。”

“是。”众臣齐应声。

秦政摆摆手:“好了。你们都退下吧。”

李白等人行了一礼,退步出了大殿。

秦政看向窦婴和王子腾,让他两人上前来,询问了这几个月京中的情况,并说了让龙禁卫成立锦衣卫的事。

并对王子腾说:“数月前朕跟你说让你好好治理京营、训练士兵,如今过了这么久,训练的如何了,过两日朕便前往京营检阅,你回去做好准备。”

“微臣遵旨。”

秦政给十二个地方总督安排了地方,让他们到华盖殿和文渊阁任大学士、入内阁。

而后又向六部尚书了解了朝廷内的情况,都沟通完就中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