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庞太师的幸福生活 > 第二三九章 一统天下【大结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三九章 一统天下【大结局】

这一天早晨,庞固恩感觉对面的敌人营垒格外的安静。

按照大行朝的行军惯例。这营垒中的兵士不管是吃早饭还是晚饭还是早操还是晚操,可都是要吹乐喊号子的。

但今日里,对面的营垒却什么反应都没有。就仿佛那里的所有人都死绝了一样。

这是极不正常的事情。也因为这样的不正常。庞固恩感觉他所等待的时机八成是来到了。

于是乎,庞固恩便派人出了狗尾巴屯,去对方的营垒里调查一下。

随着庞固恩的话,三个精明能干的手下被人用背篓掉了出去。

没多久,三个人都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一上城楼便告诉庞固恩。军队里没有活人,只有死了的尸体。

如果那能被称作尸体的话。

庞固恩听了对方的话,思索良久。然后终究是决定打开城门,自己出去看上一眼。

很快,庞固恩便在刘三郎的陪伴下,到达了对面的营垒之中。

彼时,庞固恩看的很清楚,那些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躺了一地,他稍微用宝剑挑了挑。发现这些人硬邦邦的,明显已经死去多时。

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些人身上都有被啃食的痕迹。更多的细节庞固恩本人也不敢想了…

“造孽呀!”

庞固恩痛惜的摇头。

但毫无疑问,他的敌人,就这样毫无声息的灰飞烟灭了。庞固恩虽然猜中了结果,但没猜中细节。也并不知道这里具体发生了什么。

因此,他让手下人四处找量一下,看还有没有幸存者,好进一步了解这营垒里发生的事情。

随着庞固恩的问话,众人这才分头四散而寻。并最终在一个万人坑的上层,找到了两个奄奄一息的火头军。

庞固恩命令人给这两个幸存者喂了一些米汤之类。又让他们烤了烤火。

等这些人缓解过来,也立刻把营垒里的情况,告诉了庞固恩。

而随着庞固恩的问话,发生在这地狱营垒之中的可怕事情,才又被庞固恩所渐渐知晓。

原来,早在入冬之时,庞固恩的敌人中便有人意识到眼下的形势对于整个朝廷的官军和不利了。

所以,那些有经验的老将军便要求暂时撤兵,等过了冬日,再回来和敌人抗衡。

但可惜的是,那位被庞固恩视为叛逆的太子却用实际行动演义了什么是“无能”。

太子始终以为庞固恩和史出杰是一股无所谓轻重的反叛力量。而且随着十路大兵压境,这些小小叛徒已经只剩下九龙度和狗尾巴屯等寥寥几个据点了。

一句话,优势在我!

你们这个时候商量退兵,是不是想通敌?

他始终以为庞固恩根本成不了大气候,只要再加把劲。那么就一定能够拿下来。

于是乎,下面人的中肯意见没有被采纳。太子还变本加厉,派了宫里的监军来督战。

督战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那位监军的倒来非但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反而还加速了后勤的崩溃。

于是在冬至之后,整个朝廷的供给呈现出内忧外患两个方面的总崩溃。

一方面,原本的补给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另一方面,督军发挥了封建王朝的传统艺能。就这样还要大肆搜刮克扣,把钱往自己的小袋子里装。

在这内忧外患的夹击下。营地先后发生了大大小小三十几次叛乱、逃亡。士气低落到士兵感觉就连活着都是受罪的地步。

老将军们知道在这样下去,大伙都得死。

然后大伙一合计。便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这帮人,竟然把监军给杀了。然后私自引兵退往三川城等大城市布防。

虽然因为连月的战乱,大城市同样物资不足。但好歹是有一些房屋和存货的。至少比蹲在庞固恩的家门口挨冻喝风要来的好一些。

就这样,百万大军,事实上的烟消云散了。

在他们走的时候,庞固恩特地问了一下。发现原本的百万规模的大军,撤围时所剩下的,不过七八万人。

这七八万人,还分别分散聚首在康江行省的几座城市里。可以说完全摆出了一副等死的架势。

这下,反击的时刻到了。

庞固恩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战机。然后立刻让庞光、麻椒、刘三郎等人带领精锐“收复失地”。

而事实证明,庞固恩收复失地的策略既成功,又奏效。

很多时候,大家甚至只需要派几个文书,带着白面馒头和酒水去城里逛一圈。便能招降那些百战的勇士。

守将如果不服气,不用庞固恩动手,手下困顿的士足就给丫绑了。

在然后,庞固恩拿出那些老将的小辫子,把那位被他们联合害死的监军让他们看一看。让他们知道就算是打赢了庞固恩,他们也不会在朝廷那里得到好下场。

面对这些,没有人会不心惊肉跳。而胖滚只要趁着这个热度。郑重其事的告诉大家“谁上位大行朝也不会变。给谁当将军也是当”,便足够说服他们了。

于是,仅仅一个月之间,康江行省的局势为之一变。

原本属于朝廷的百万大军,竟然顷刻之间归附了庞固恩和史出杰。

不,也不是归附。因为毕竟庞固恩早就说的清清楚楚。他和史出杰才是正朔。那位大京城里的太子,仅仅是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废物。

一套组合拳下来,归附的人心里压力很小。心理压力小,忠诚度就很高。

朝廷的军马,虽然死了很多。但能打能战的精锐还在。庞固恩经过一个冬天的整编和封赏,也顺利执掌了这些精锐。

于是在第二天春天,雪化路通之后。一支十万人规模的大军从康江行省杀了出来。一路连克陕、川、淮、扬、青、徐等省。竟然反客为主,把大京城三面包围。

至此,这场涉及正硕之争的两都之战,已经向庞固恩的方向彻底倾斜了。

太子望着大京城外的那些滚滚浓烟,可能到死也想不通。为什么庞固恩这个明不见经传的山沟里的小王爷,竟然能做到这一步。

当然,他不知道,庞固恩自己心里清楚的很。

之所以庞固恩能有现在的规模,是因为庞固恩反叛的最大资本并不是狗尾巴屯的森森铁墙和火药武器。而是他的妻子们以及好兄弟。

陆菲菲帮庞固恩联络了陆家的力量。史出杰帮庞固恩锚固了使家的能量。德云诗社是庞固恩的幕僚团。麻椒这样小诸葛一般的存在是他的肱骨。

而且面对曾经属于老王爷的那些旧日将领,庞固恩不管是招降的还是俘虏的,都一口一个“叔叔”的叫着,让人感觉非常亲切。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向心力便有了。再加上庞固恩再三强调,自己不是为了改朝换代,而是为了“明正朔”而起兵。

反观大京城方面呢?从大德皇帝开始,这帮人的内斗和奢靡便没有停过。从读书人,到普通百姓,完全得罪了一个便。早已经彻底寒了天下人的心。

以前没人起来反抗,是因为天下人没个挑头的。

现在庞固恩起来了。大家还等什么呢?

形势此消彼长之下,大京城方面的军队节节败退。最可怕的是国内的地方势力眼见形势不对,便都调转了枪口和方向。大京城方面催促勤王兵马时,那些实权派和藩王,不管是草原的还是内地的,无不是以各种理由搪塞和推脱。

于是,庞固恩显得越来越强大,大京城的那位皇帝则越来越窘迫。

终于,在两都之战的第三年,庞固恩的五十万大军。击溃了大京城所有的防御。大德皇帝的太子和他的后裔全部死于乱军之中,尸体不知所踪。

一切在火焰和乱兵中结束了。只留下巨大阴森的宫殿,等待它新的主人。

当庞固恩提着染血的剑,搀扶着史出杰来到宫廷里的时候,他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这时,庞固恩把剑交给史出杰,然后告诉他道:“古人说的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今我以成了飞鸟、良弓。便不得不卸下重担。以交兵权了。”

史出杰听了庞固恩的话,脸上立刻表现的大惊失色。

他使劲抓着庞固恩的手臂道:“太师说的哪里话!没有你,哪里有朕的今天!你走了这天下我怎么能坐的稳。”

太师?朕!

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太师、朕已经成了史出杰的头口蝉。那种和兄弟的亲切感不在了,才正是庞固恩想要急流勇退的源泉。

就这样当个富贵的太师吧。老庆王的悲惨,也给庞固恩提了个醒。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庞固恩教育史出杰道,“如果你为了天下人去坐天下。那自然会坐的稳的。不用怀疑。剩下的,我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只希望,你有德于天下。”

说完话,庞固恩便冲史出杰三拜。然后大踏步离开了皇宫。

在后来,庞固恩便带着自己的亲人回到了庆王府的封地,过起了没羞没臊的生活。史出杰也成了大行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还算有德的明君。为大行朝不足百年的历史添加了唯一的一抹亮色。

虽然庞固恩于大行朝的变乱之后,没有在朝廷里担任实权。可史出杰对自己大哥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满和提防。

毕竟,距离产生美。

史出杰这人在历史上什么都好,就是有些短命。在位不到十年便撒手人寰。

至于赤金帝君的死,有人说他是当了皇帝之后,面对着大德皇帝留下的后宫,不懂节制所导致的。也有人说史出杰本就不是正朔,当这个皇帝遭了天谴,才撒手人寰。

总之,赤金帝君的死,一度引发了大行朝的混乱。

不过在关键时候,又是庞固恩挺身而出。为金太后和大皇子出头,稳定了局势。

也是在那段时间,他和金太后以及一众妃嫔的谣言才传出来的。

庞固恩一向对谣言不屑一顾。

毕竟,他是不可能辟谣的,也是洗不干净的。“越描越黑”这个道理,他懂。

在后来,庞固恩活了七十七岁。临死的时候膝下儿孙满堂,而且大多有所成就。

当然,正所谓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这孩子多了。便难免有几个异类。

比如,陆菲菲所生的小儿子拖拖,就整天喜欢武枪弄棒,研究天道。搞些朝廷不喜欢的东西出来。弄的自己又孤又傲,一辈子在朝廷里被人排挤。

又比如固郡主所生的儿子,虽然继承了庆王的封号。但全无王爷的品性。一天到晚写些不堪入目的东西。

而且这货还极其有自娱精神。竟然以“汝山笑笑生”的名义。组织了一个汝工作室。还根据家传,写了一本禁书,就叫《庞太师与我娘亲二三事》。

身为皇族,却做出如此恶心的行为,最终惹怒了大行帝君。

于是在三十多年之后,他写下的书全被列为“妖书”进行了全国封禁。本人也因为这事受连累而夺爵。

从此,《庞太师与我娘亲二三事》的正本,便留在大京城的“妖录阁”里吃灰了。

直到,几十年后,另一个人翻动了他…

【全书完,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