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世 > 第八十一章 宣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待总是让人焦虑,加上五月中旬的天气已经闷热难当,赵德昭也有些坐不住了。

“右之(石保吉字右之),希甫(王承衍字希甫)那边还是没有消息吗?”

石保吉没有赵德昭的烦恼,宽慰道:“殿下勿忧,王大哥最是稳重。说不定这两天就会有好消息了。”

赵德昭也知道在大宋境内出意外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不亲眼看到王承衍运来粮草,他总是心里不安。

“罢了,你与霸图屯兵在此等候承衍,明日我带其余人往银州宣旨。右之,霸图年长你几岁,又屡次领军征战,军中之事你多向他请教。”

石保吉口称遵令,望向李继隆时,却有些不服,心中暗道:“听闻此人骑射无双,于弱冠时就率雄武卒击破蛮军。我亦将门之后,熟读兵法,殿下要我向他请教,却不是说我不如他?”

心中不忿,闷闷不乐。

翌日清晨赵德昭着张敦、夏尽忠各领百骑跟随,杨励随侍左右,浩浩荡荡前往银州宣旨。

自延州北上银州三百多里,快马一日行了两百里,至傍晚时分已至夏州。

杨励自城下叫门,“吾乃宣旨天使杨励,速开城门。”

守城士卒见骑兵赶来,心中惊惧,听杨励口称天使,心下稍安,告了声罪,急忙遣人报与主将知晓。

夏州守将李丕禄乃李光睿从侄,极得李光睿信重。他听得士卒禀报,急忙点齐兵马来到城门口查看。

见赵德昭一行虽只有两百人,但铠甲鲜明、装备齐全,一看就是精锐。

当下不敢怠慢,朝城下拱手道:“末将节度使麾下李丕禄,敢问陛下有何旨意?”

杨励笑道:“自然是好事,有国书在此,李将军一看便知。”

李丕禄验过国书印信,慌得叫人打开城门,列队迎候赵德昭等人入城。

“不知殿下亲至,末将有失迎迓,罪该万死。叔父前年曾经上书陛下,要到东京觐见天颜,奈何陛下不允,常以为憾。如今得见殿下英姿,何幸如之!”

赵德昭笑呵呵地扶起李丕禄,“有机会的。我在东京亦久闻将军之名。”

李丕禄受宠若惊,一面大摆筵席招待赵德昭等人,一面遣信使飞速前往银州报与李光睿知晓,只言陛下封其为夏王,要其召集党项勇士两万即刻发兵共伐北汉。

李光睿得到信息,已是深夜。心中惴惴不安,连夜招来部将商议。

李光睿仅有五州之地,西面要防备吐蕃,东面又要提防北汉吞并,北面辽国虎视眈眈,不得已只能依附大宋苟延残喘。

望着堂下一众部将,李光睿道:“陛下要封我为夏王,如今天使已至夏州。诸位以为我该不该接旨?”

他这话问得众人面面相觑,心中均道:“眼见着大宋就要一统天下,赵匡胤的旨意谁敢不接?况且封王这不是好事吗?”

李继捧是李光睿次子,闻言喜不自胜,“这是好事啊,孩儿提前给父王贺喜。”

李光睿不置可否,又望向长子李继筠。

李继筠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旨意咱们不能不接,就是不知道陛下想要我们做什么?”

“兴兵伐汉而已。”

形势不如人,李光睿也知道自己没得选。只所以做出番姿态,不过是想向自己的部下们表明:自己不是贪图富贵,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果然他的从兄弟,静州刺史李克远跳了出来,“宋人最是不讲信义,我怕他们伐汉之后就要对咱们动刀子了。”

李光睿淡淡地扫了他一眼,冷声道:“如今天使就在夏州,莫不如贤弟替我去回绝了他?”

李克远吓得汗都下来了,连称不敢。

绥州刺史李克文道:“兄长,虽然咱们不得不接旨,但也不能不防啊。”

李光睿长叹一声,道:“此事我心里有数。明日封王之后,陛下定然有赏赐赐下。麻烦几位老兄弟安抚各个部落族长,金银等无用之物就分发下去。若是要出兵伐汉,他们也要多派点人过来才是。”

众人见李光睿早有成算,也就不再多言,纷纷拱手告退。

党项八部,以姓为部族名。李氏原姓拓跋,唐僖宗时表彰其先祖之功,赐拓跋思恭姓李,封其为定难军节度使,赐铁券御札,是党项八部中实力最强的。

其他七部分别为: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

平时各部自行其是,每遇战事,李光睿则召集各部勇士随行出征,各部无有不从。

赵匡胤封了李光睿为夏王,那他投桃报李,自然要举兵跟随赵匡胤伐汉的。

只是这兵如何出?出多少?就要费些思量了。

“五州各出兵一千,细封部、米擒部各出兵三千,野利部一千五百、费听部一千……”

李光睿为保存自己拓跋部的实力,将其他七部通通算计了进去。一直到四更天方才沉沉睡去。

翌日卯时三刻方才起床洗漱,穿戴好官服,系上赵匡胤御赐玉带。然后安排人摆上香案,静待天使到来。

当年赵匡胤初登基,李光睿为了表示臣服,送上无数牛羊,赵匡胤大喜,便赐了他一条玉带,仍旧让他担任定难军节度使,统领五州之地。

直到未时,赵德昭一行人才出现在银州城外。

李光睿大开城门,率领一众部将在门口迎候。

鼓乐声中,赵德昭一行人径直入了银州城。

“李光睿拜见天使,遥祝陛下圣安。”

赵德昭慌忙下马,笑呵呵地扶起李光睿道:“李将军不必多礼!还请入屋内接旨。”

“请。”李光睿在前引导,不多时便请赵德昭一行人来到了香案之前。

杨励清了清嗓子,展开黄绸圣旨,郎声诵道:“朕膺昊天之眷命,诏曰:检校太保、定难节度使李光睿,承父祖之遗泽,仰天朝之厚恩。身在边疆,心慕天朝。为国征战,劳苦功高。

朕闻之心甚悦之。为嘉其行,特封其为夏国王,永镇银、夏、绥、静、宥五州之地。赐国姓,赏钱五十万贯,绫、绢各百匹,粟两千石。

旨意到日,着夏王点齐本部兵马两万,与朕合兵一处,共伐北汉。钦此!”

“臣李光睿领旨谢恩。”

赵德昭一直关注着李光睿的神态,见他激动得嘴唇颤抖,脸色潮红,不由得心中暗叹:这李光睿演技当真不差。

见他恭恭敬敬地接过圣旨供奉在香案之上,赵德昭连忙拱手道贺,“恭喜夏王,赏赐的钱粮还在路上,不日就会送到夏王府上。”

李光睿这时才向赵德昭行礼,“多有怠慢,还望殿下海涵。不过粮食就不用送过来了,我不日点齐兵马出征,粮食就当做军粮吧。”

赵德昭从善如流,笑道:“也好。”

此时李光睿的部将纷纷向李光睿行参拜之礼。李光睿当即于府中大摆筵席,不多时大堂之上,觥筹交错,歌舞升平,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