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AI教父 > 第200章 英伟达的未来赌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动驾驶加电动车,这种未来实在太让我兴奋了,你们两个正在合作的事情真的很酷!”黄仁勋对马斯克和孟繁岐在自动驾驶上的多次合作非常高兴。

这种喜悦孟繁岐可以理解,自动驾驶虽然一直被限制在辅助水准,但完全不耽误在未来的十年内,各种车厂的持续性投入和硬件消费。

不管最终的高级自动驾驶有没有做出来,至少他黄仁勋硬件设备是卖够了。

“不过上百topS,对我们来说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路途要走。”黄仁勋的确没有料到移动芯片会有这么大的算力需求。

技术的快速迭代,导致他前两年做的判断有些过时了,完全低估了这方面的需求。

“还是很高兴你们已经开始了新时代人工智能汽车的旅程,我的意思是,很多人认为特斯拉是电动汽车,但我认为它显然不止于此,它正在与人工智能融合,逐渐成为一个计算平台。”

“我认为特斯拉是电动车的领导者,同时也是自动驾驶汽车的领导者。”马斯克信心满满地回应道:“我会保证售价,至少它会是人们买得起的自动驾驶汽车。”

“我的意思是,有人对自动驾驶汽车感兴趣吗?”马斯克脸上浮现了一丝坏笑,直接对着场下的观众们打起了广告:“顺便说一下,我们希望感兴趣的人可以来特斯拉工作。”

旁边的老黄也不由得笑出了声。

“我们将在自动驾驶方面投入大量精力,这是持之以恒的追求。”

“希望有一天,这些地方不需要那么多的停车场,它让我们自己下车,然后自己开到一个比较便宜比较方便的地方,在那里停了一大堆车。当你需要回家的时候,再召唤它,它就会来。”

黄仁勋描绘了一个非常自动化的景象。

但是不知道为何,让孟繁岐听着有点像打车软件。

除了这些车不是自动驾驶的,似乎好像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果然自动驾驶的尽头就是找个司机吗?

“话说过来,我们不大需要担忧自动驾驶这样的浅层智能,需要谨慎的是深度智能。我很喜欢AI的许多潜在优点,这种感觉其实有点奇怪,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突然之间,人工智能的时代就来临了。”

马斯克将话题又扯了回来,因为访谈的时间也有十几二十分钟了,继续聊下去有些太耽误时间。

并且,在这个发布会的舞台上,其实只能说一些比较冠冕堂皇的话。

更加具体的技术细节,很多都并不方便去透露。

“每年都回我们Gtc看看吧!每年回来看看,我们团队的新成果。英伟达也不仅仅是硬件,在人工智能软件算法上,我们也开始组建了团队。”

再和两人寒暄了一番,黄仁勋便将两人送下了舞台。

孟繁岐感觉黄仁勋似乎有些紧张,在自己的主场都有些放不开。

几次尝试和马斯克开玩笑,都搞得气氛有点尬。并且自从孟繁岐说出算力需求之后,也没有再多和他交流。

可能是担心聊多了会给外行人一种,英伟达的tegra芯片不够好的感觉。

加上黄仁勋和自己不够熟悉,在舞台上也就显得有些拘谨,没有过多交流。

“掌舵巨头公司还是挺累的。”孟繁岐摇摇头感叹道,需要想的东西太多了。

回想同期,硅谷八九十年代的那批公司,如今历时二十多年,还在由创始人亲自掌舵的其实已经不多了。

尤其孟繁岐清楚,直到2023,老黄已经一头白发,他仍旧穿着皮衣在为英伟达奔波。

而同时代的一些大型公司,创始人们有许多早就功成身退,拿钱享福了。

与马斯克一同走下舞台之后,英伟达的高级副总裁,也是最初的三位创始人之一的克里斯走了过来,带着两人去往旁边的一个休息间稍作等待。

黄仁勋很快就会完成Gtc会议的演讲,马斯克和孟繁岐来到英伟达的主场,当然不只是为了在台上谈一些可以公之于众的事情。

他们私下里当然还会有交流,并且还有更加私密的合作要谈。

由于三方讨论环节已经是老黄的发布尾声,因此没过多久,老黄便离开了舞台,出现在了这间休息室。

他的身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件黑色的皮衣。

黄仁勋此时的年纪其实也不小了,他创立英伟达的时候是九十年代初,当时正好是他的三十岁生日。

而那个时间,孟繁岐还没有出生。

不过14年的老黄,还是一头黑发。虽然年纪已经五十出头,可由于他锻炼得当,显得相当有活力,看上去大约也就四十岁左右的感觉。

“孟,很高兴认识你,刚刚在台上,我们都有些紧张,没有怎么交流。”

黄仁勋先过来与孟繁岐握了握手,下了舞台的他明显放松了许多。他刚才很紧张,孟繁岐第一次见他也有点局促。

按理来说,Gtc是黄仁勋的主场,他不该有这么大的压力。

可此次的发布会,是他根据迅速改变的业界形式做出的重注押宝。

从零几年开始,黄仁勋就信奉这样的策略了。不能够雨露均沾,要看准一个方向,把整个公司的命运都压上去,做这件事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此时距离黄仁勋重金压注的cUdA平台,已经过了六七年了。

说实话,黄仁勋这几年一直都不知道cUdA到底会赶上什么风口。

他只是单纯地觉得,自己显卡的高算力结合cUdA这样的软件平台,庞大的力量一定会在日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会是一个能够让英伟达更上好几层楼的关键点,不过黄仁勋一直还看不清楚迷雾中的未来。

这个风口到底会是什么?

不过现在,他认为自己已经基本确定了答案。

孟繁岐过去几个月的成果让黄仁勋已经认定了人工智能、科学计算便是七年前他开启cUdA之时,一直期待发生的那件事情。

人工智能的未来,就是英伟达的未来。

“孟,从你去年秋天参与ImAGENEt竞赛开始,就在那个时刻,我们开始了同行。”黄仁勋稍微有些好奇地问道:“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开始注意到显卡和cUdA的?我记得英伟达已经开发了好几个版本的cUdA,12年那个时候是Gtx 580。”

“这个我和伊利亚和阿里克斯聊过。”孟繁岐知道黄仁勋指的是初次在英伟达显卡上并行的AlexNet,同时也是去年对孟繁岐帮助巨大的cuda-convnet框架。

“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辛顿的建议,辛顿当时指导学生们说,应该尝试一下你的GpU,于是伊利亚和阿里克斯便开始了好几个月的实验。”

“他们最初其实也没有搞懂这是怎么一回事,不过阿里克斯特别喜欢GpU编程,他开发的特别快。没想到一下子就震惊了全世界。”

黄仁勋哈哈大笑,他喜欢这个有点巧合有点迷茫的过程:“人们有时候喜欢说AlexNet和你狠狠地打破了计算机视觉的世界纪录,但我觉得这不像是一种打破。”

“因为伱们使用的方式并不是以前方法的延续,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新方法,这更像是重新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

“马斯克私下跟我说过,你有一个出色的自动驾驶视觉系统的构造蓝图,但是你似乎不是特别积极去实现这个创意?”

在黄仁勋看来,这件事情有点不可思议。

自动驾驶是多酷的一件事情,为什么会有人有了具体的想法和能力去做,却反而不是特别积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