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AI教父 > 第192章 就是要强买强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孟繁岐餐前和辛顿师徒聊了一些严肃的技术内容,后面的进程里谈论的东西则轻松了许多。

不过话题的内容终究还是很难脱离科技又或者是圈内人物,这也是硅谷一大令人感到无聊的地方。

这里高新公司太多,技术氛围太浓,除了新技术,似乎就没有什么别的话题了。

话题少了点,但信息量的确不错。

孟繁岐感觉,偶尔类似这样的聚会还是挺有必要的。

在与诸人闲谈之间,他也不必刻意打听,不经意之间就能了解到了许多还未公之于众的业界内幕,研究趋势等情报。

又或者是某些大佬的动向、计划或者八卦。

比如谷歌公司要推动无人车测试啦,脸书把whatsapp收购了,马斯克去华国参加对话节目了之类的。

其中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是,最近脸书正在做一款性格测试的App,名字叫做【这是你的数字生活】。

参加测试并同意App获取好友数据,就可以获得5美元的奖励,目前已经有超过30万人参加了测试。

“这件事情有点离谱了吧,为什么用户可以直接同意将自己好友的信息分享出去?这不就相当于直接卖用户数据吗?”

五美元不但卖了自己的,并且连自己好友的数据也一同打包赠送了。

由于这批人共享了好友信息,这款App实际获取了多达5000万人的数据。

而第三方App则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一步分析他们的行为偏好、想法倾向、消费习惯,从而向他们“精准投放”特质化的广告。

这事情听起来是够离谱的,我的个人隐私数据,只要我的脸书好友点一个同意,竟然就能够直接被第三方App获得。

不过离谱归离谱,这个鬼操作竟然还是完全合规的。

“第三方的App能够如此轻易从脸书上获得海量用户的数据,可问题来了,谁能够保证他们不继续对外共享?”

脸书当然规定了第三方App未经用户允许不能分析这部分数据,可这种规定几乎没有什么约束力。

孟繁岐之所以会感叹这件事情离谱,就是因为他知道这批数据的最后流向是大名鼎鼎的剑桥分析公司。

后来直到18年,这次数据泄露导致的严重后果才被揭晓,一闹就闹了个大的。

有知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剑桥分析通过脸书获取的信息数据,甚至可能被用来操纵了2016年的美国大选。

孟繁岐个人倒是觉得影响没有那么大,川宝在2016年还是相当犀利的,爆锤了希婆。

剑桥分析将胜负归功于自己,未免有点戏太多了。

不过能扯上大选,这件事情确实过于令人震惊了,后来扎克伯格被迫公开道歉,在美国的主流报纸上刊登了整版的道歉信。

股价暴跌,市值蒸发,民众反对什么的,糟心事一大堆。

“你们对科技巨头垄断和泄露信息和隐私有什么看法?”

孟繁岐问的是伊利亚和阿里克斯私下的看法,而不是作为谷歌职员的官话。

“我们能有什么看法?或者说,我们有看法又能有什么用?”

伊利亚在这件事情上似乎有些不满,对科技公司的行为颇有微词。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公司最大的营收是哪里来的,这方面你可是出了大力了。”

孟繁岐闻言一怔,伊利亚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虽然定向广告对于今天的互联网用户而言早就不新鲜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们就愿意把自己的衣服脱光了让科技巨头们随便看。

用户信息的追踪、分析和使用给广告的投放提供了梦寐以求的准确性和高效率。

互联网上的广告投放和利润不断增长,甚至在多个国家已经超过了其他媒体投放的总和,互联网巨头们自然也从中攫取了巨大的利润。

谷歌吃的就是其中最大的那一块蛋糕。

而孟繁岐更是一己之力将这块大蛋糕又做大了足足三分之一。

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在网络上社交、娱乐、消费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字劳工”,通过上传个人信息和留下浏览记录,不断为互联网公司创造着财富。

这种行为,无异于一种极端形式的剥削。

虽然孟繁岐没有直接参与收集这些数据,没有直接剥削普通民众们。

可显而易见地,他很擅长把这些数据利用得更好,榨出更多价值,这多多少少也算是助纣为虐了。

“我其实和李彦弘也讨论过类似的事情。他表示:【华国人对隐私问题更加开放,也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

“笑死,他李彦弘能代表谁。科技公司做法无非是强买强卖,嘴上说隐私换取便利,实际上只要不给数据,能提供的服务也不给你提供。”

“先贴钱抢占市场,等垄断了之后开始自己随心所欲地制定规则,不给你选择的权利,最后再替华国人来一个总结,美其名曰【彻底拥抱数字技术】。”

伊利亚对此嗤之以鼻。

你倒说说看了,凭什么要那么多的用户数据,获取那些东西,到底有没有给用户选择的权利?

各种霸王条款现在一个不勾选就没法使用,几乎从来没有人观看的合约里。

然后随便一个破App就要位置、通讯、信息、麦克风、相机、存储、通知数不清的权限去获取隐私。

提供服务压根就用不到那么多数据信息,无非就是仗着自己提供的便利服务强买强卖用户的隐私数据,极其恶心。

“你是一个相机App,那伱确实需要相机权限相册权限。现在你是一个读书App,你要看我相册,要我位置,要我信息和麦克风干嘛?”

就拿后来最火热的游戏农药来说,你仔细去翻一下它的行为记录,就能发现有时候两盘游戏的时间,它能偷偷尝试调用摄像头,查看短信,读取你的日历和位置信息,最后再看一眼你的通话记录。

把坏事从头到尾给你做一遍。

看着伊利亚有些义愤填膺的样子,孟繁岐一边笑一边有些大概明白,为什么马斯克后来创建openAI可以拉走他去当首席技术官了。

在内心深处,可能他还是看不惯这种新型的数字剥削行为。

只可惜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训练,注定就是建立在剥削之上的,否则这场积累海量的训练数据军备竞赛如何获胜呢?

自己守规矩,还能指望别人守规矩吗?

这次聚餐也没有到很晚,九十点钟的时候,众人也就逐渐撤离了。

硅谷不少人的生活作息还是相当健康的。

孟繁岐稍微收拾了一下住处,倒没有直接睡觉,而是在邮箱里翻到了国际顶会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cVpR)发来的邮件。

前段时间翻找《自然》杂志发来邮件的时候,孟繁岐发现cVpR会议的录用名单也出来了。

三月初的时候已经看到了评分,每一篇都

这要是以前,肯定是发布前十分钟就紧张得不行,在那里狂刷网页,一刻也无法等待。

而现在,名单都公布出来有几天了,他竟然直接就忘记了这回事。

虽然会议举办要等到六月底,见刊可能要七八月,但哪些文章会被收录却是提前几个月会定下并且公布的。

作为有七八篇论文被录用的高产作者,孟繁岐不得不赶在日期前上传所有最后版本的修订稿。

由于拖延了一段时间,现在所剩的时间并不多了。

“这可能就是幸福的烦恼吧。”

七八篇cVpR会议普通一作,放在不少比较优秀的实验室都够两三个博士生毕业了,就更别提如此优质的一作了。

“今年cVpR会议的最佳论文会评选给谁?残差网络还是生成式对抗?”

文章录用毫无悬念,可能唯一的不确定性,就是会议方会把本次的最佳论文评给哪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