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在大观园种菜 > 第一百四十八章 贾母言皇室东府三万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八章 贾母言皇室东府三万两

第147章 贾母言皇室东府三万两

荣国府正门。

南安太妃粉刷妆容的脸上见着铁青之色,她回首望了一眼横匾上面那五个烫金大字。

回想起在荣庆堂的情景。

那位宁国府的哥儿当着老太太的脸这般说法,今儿个,算是白跑一趟了。

话又说回来,南安太妃虽然被贾玖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她却从西宁伯的口中,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语气。

南安太妃眉头紧紧蹙起,这身诰命大妆算是白穿了。

从西宁伯笃定的语气中,南安太妃也是松了一口气,长子只是被绣衣卫请回北司衙门,并不是被直接打进诏狱。

且明儿去东平郡王府、西宁郡王府探探口风再说。

念及此处,南安太妃便直接对身边的侍女说道:“回王府,不进宫了。”

荣庆堂。

将南安太妃送出西角门的贾母,折身回到荣庆堂。

一众小辈在老太太起身相送客人时,便准备跟随出去,被老太太打发留着荣庆堂。

这时,回到上房的贾母见一众小辈们都侍立着,她便挥手让大家落了座。

贾母将目光投向那位安然品茶的玖哥儿,问着:“玖哥儿,适才南安太妃在,有些事我也不方便问,如今,你倒是与我说说,这三家是不是犯了大禁?”

其实,如若玖哥儿是以五城兵马司亦或那税警都司的名义抓人,贾母势必会插手相劝。

如南安太妃所说,四王八公同出一脉,这十二家里面,贾家已经占了两席,贾母也不希望和开国元勋的关系闹僵。

惟有绣衣卫,这可是皇帝亲军。

四十多年前。

皇城司在神京城造成的混乱,让神京城无数勋贵,血流成河。至今还让贾母这位国公夫人,心有余悸。

贾母先是望了一眼小儿子,摆手将欲要说话的贾政制止。

王熙凤此时望着玖哥儿的目光,满是忌惮和一丝……害怕。

贾玖蹙眉,清声答着:“老太太,如若其他两座王府的人上门求请,老太太一力推给我,便让他们过东府寻我,西府,切勿掺和进来。”

闻听此言,就连一向喜欢笑脸示人的薛姨妈,亦是大为变色。

诸钗,也就探春,她那双英眉下面的眸子若有所思。

贾母微微皱眉,玖哥儿如今是府里官职最高的人,她认为有必要提点几句。

不过,眼下她还有一件事情,需要问明玖哥儿,于是便好奇问了一嘴道:“玖哥儿,前面你说东府怎么了?还有赖家是怎么一回事。”

如今的赖嬷嬷,早被贾母命婆子搀扶下去,寻了一处屋子安置下来。

贾玖见问,便将东府,自赖二以下的一些管事,奴仆贪墨一事,简单地说了出来,最后肃声道:

“鉴于此,玖便准备按家法严惩,该送官的送官,该打发出府的便打发出府。”

众人听完,皆是被贾玖这一番言论给唬住了。

按他所说,整个东府能够留下来的人,不超过二成了罢?

哪可是近千号人!

荣庆堂里的诸人,皆是被贾玖此翻言说给惊呆,怔在原座。

贾母直觉脑壳又开始疼了起来,蓦地,脱口而出:“玖哥儿,圣旨下来了?”

闻听老太太这句不着调的话,薛姨妈和众人纷纷不解地望向老太太。

贾玖一拱手,笑道:“幸得圣上恩典,玖承袭宁国府的旨意,现已供奉在宗祠里面。”

闻听此言,荣庆堂先是一静,半响,众人便是大喜。

薛姨妈眉开眼笑地恭喜着贾玖。“加上之前的晋爵圣旨,哥儿这天恩不断呀,老太太,府里应该设宴高乐一两日,替哥儿祝贺才行。”

贾母一听,当下连声不迭地说好,复又高兴道:“如此,挑个好日子,咱们合东西两府,连摆三日流水席。

如今你又有实职加身,正当在府里大摆宴席,将那些贾家老亲都请来,大家伙高乐高乐。”

贾母见贾玖欲要说话,大手一挥,大包大揽道:“此事伱莫要担心,我会交待凤哥儿去办,你到时候只管出面就行。”

王熙凤在一旁连忙笑着应了下来。

贾玖见状,便不再作声,如此也好,如今,他也应该见一见,那些开国元勋的将门后辈。

听完贾母的话,荣庆堂上欢乐更甚,众人皆是高兴起来,仿佛南安太妃根本就没来过一样。

场上,也惟有贾宝玉挤出一丝笑脸来,毕竟,修太爷他们的谋算肯定是落了空。

等大家高乐了一阵,贾母这才提点一句道:“玖哥儿,如今你身兼着绣衣卫指挥使一职,切记要小心行事,莫要重显乾武末年的事情才好。”

众人一听,均是不解地望向贾母。

贾母接过琥珀递来的参茶,呷了一口,等琥珀伸手接过茶盅,神色间微带着一丝回忆般说道:

“多年前,国公爷年轻时便在皇城司任职,后来呀,上皇登大宝不足一月,皇城司便被爆出有人谋逆。

我虽是一位后宅老婆子,但皇室过继一事,如今闹得全城皆知,眼下你身兼绣衣卫指挥使一职,切莫要参与进去才是。”

代善公还有这一出?

没想到代善公这位国公爷,年轻时还担任过特务哇?

贾玖刚想问一问老太太,皇室的陈年旧事,突然想到当下不合适,话到嘴边便止口不言。

贾母见状,却是摆手说道:“玖哥儿有甚想问的,你只管问,只要我知道的,今晚一股脑全与你说了。”

非是贾母瞧上了玖哥儿,才想着要提点他几句。

而是乾武最后一年,京中血流成何,好几条内城河被染红成为血河,

这也让侯府出身的嫡长女,时值花季的贾母,是夜还被侯府里面的亲兵,替她披上了厚甲。

那时,恰逢侯爷离府上值,整个侯府担惊受怕了一整夜,也让贾母胆颤心惊。

至今想起,犹让贾母心有余悸。

她提点玖哥儿,目的,只是希望玖哥儿在敏感的位置,莫要参与进夺嫡之争去,省得害了贾门两府。

贾玖目光一亮,思索片刻,却是换了个问题。道:“如老太太所说,如今皇室那边因过继一事,我需要多加小心。”

“故而,尚请老太太与我好好说一下,皇室子嗣一事,如、忠义亲王和忠顺亲王,为甚和其他王爷的封号不同?”

湘云、三春闻言,眸子一亮,纷纷抬眸望向老太太,这些皇室秘事,她们也很想知道。

而薛姨妈那边,早已经支棱起耳朵,丰腴的身躯,朝着老太太的身旁挪近了些许。

“上皇的子嗣想必你已经知道,那我便和你说说乾武爷的,加上那些夭折的,乾武爷共有十六位皇子,我便拣些重要的与你说说。”

“皇长子便是忠义老亲王,原监国太子,次皇子打小夭折,三皇子便是当今上皇,四皇子便是忠顺老亲王,接下来,便是汉王、陈王、吴王、赵王、秦王。”

“其中,除了皇长子,乾武爷最宠爱的,便是年龄最小的两位皇儿,老十五赵王和排行最小的秦王,这两位皇子都是乾武爷老来得子。”

“赵王性好读书,喜结交文人仕子,朝中多有文臣喜欢这位礼贤下士、温文儒雅的十五王爷。”

“而秦王,却是拒北虏、平高丽、平西南、灭南汉、威服安南的马上王爷,秦王颇受当时军中将士的拥戴。”

“可惜了,秦王如此人物,在整个大周勋贵嫡女中,偏生谁也没有瞧中,就瞧中了南汉的亡国公主,不惜以皇儿之身抗旨,也要将南汉公主娶为王妃。”

“后来,便将乾武爷给气坏咯,乾武爷在吐血昏迷不醒前,降旨收了秦王的兵权、下旨将秦王禁足于王府里面,临急又命皇长子代为监国。”

说到这里,贾母神色有异,先是环视了一眼堂上诸人,蓦地收口,神色凝重道:“接下来的事情,你们这些姑娘家家的别听,回你们屋里歇着先。”

湘云刚想找姑奶奶撒娇,见姑奶奶脸色一沉,便听话起身,带头告退。

待四位小丫头离开,薛姨妈干笑一声,借口道要回去查账,便起身告辞离开,只是她的脚步比平时的沉重了几分。

而贾政和王熙凤见状,也想起身告退,却是被贾母挥手制作止下来。

有些话,二儿子作为官场中人,听一听无妨。

至于留下风哥儿,根本的原因,便是王家最近和赵王府那边,过从甚密。

有些话,贾母不便拿去和王家说,正好假借凤哥儿来说项。

贾母遂打发一众婆子下人离开,留下琥珀一人在旁边侍奉着,这才娓娓道来:

“后来呀,乾武帝昏迷半年间,皇城司便就发生了一场大内乱,六月初六,神京城血流成河,出身秦王府的高级将领,是夜,基本殆尽。”

说到这里,贾母的语气微微打起了颤,半响,复又道来:“再后来,乾武爷宾天,皇三子拿出乾武爷昏迷前留下的诏书,诏书言明,一旦帝崩,便由皇三子,晋王继承大宝的诏书。”

“没过多久,太子以监国的身份,下了一道罪己诏,承认自己德不配位,支持皇三弟晋王登大宝。”

“上皇承大宝月余,便下诏册封皇长兄为忠义王,皇四弟为忠顺王,类比亲王位,世袭罔替。”

“那位气得乾武爷吐血昏迷的秦王,便被上皇囚禁在大明宫的深宫里面,一直到承安二十五年。

上皇的皇长子晋王,上书替皇叔陈情,上皇被皇长子数次上书,搅得心烦意乱,便下旨将秦王转移至晋王府软禁起来。”

“赵王,在上皇登大宝一年后,被御史上书弹劾结社,意图不轨,上皇便一道旨意,夺了他的亲王封号。

将他软禁在赵王府近二十五年,直至后来的晋王上书,一并陈疏,这才恢复他亲王的封号,并将圈禁赵王府的龙禁尉尽数撤去。”

说到这里,贾母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王熙凤,见其脸色有异,便猜到她许是听进去了。

“直到承安三十年,朝廷从赵王府的长史那儿,爆出晋王意图率部下起兵谋逆一事。

被当时经历龙禁尉的三皇子齐王,也就是当今圣上,带兵给弹压了。

最后,齐王命龙禁尉将整座晋王府圈禁起来,准备待南巡的上皇回京再作处置。”

“谁知,不足半月,整座晋王府便落在了火海中,晋王府上下三千余人,无一幸免。”

说到这里,贾母一面唏嘘。“我当时听国公爷提过一嘴,如无意外,上皇准备去金陵祭祖时,便欲下诏召告天下。

准备册封皇长子,晋王为东宫太子,可惜呀,却在前往陪都途中,爆出此等祸事来。”

贾玖凝眉,正容敛色道:“如此说来,晋王谋逆,应该是被有心之人陷害!

先是由对晋王府有恩的赵王爆出,这是加深世人相信,曾受晋王恩惠的赵王不徇私情,他这是大义灭亲。”

说到这里,贾玖敛神朝贾母望去,道:“是了,那位秦王最后如何了,为何我竟没有听过秦王一脉的子嗣?”

其实,贾玖有句话没有拿出来问,是他隐隐觉得,这晋王谋逆一事,其背后许是还有更深的一层。

除了夺嫡之争。

晋王府,或多或少,许是受了他那位十六皇叔秦王的牵连了。

毕竟老太太前面说过,秦王在军中的地位颇高,太上皇一定会对此颇有顾虑。

而贾玖也在心里揣度,晋王上书替秦王求情,当中会不会有阴谋论。

或许,恰恰是晋王看中了他十六叔在军中的号召力。

贾母显然是对宫中这陈年旧事记忧犹新,张口就来。

“废太子后面爆出来的谋逆,正是被人引出,晋王府谋逆,便是出自废太子暗中谋划。

如此,后面又爆出祸乱宫闱,废太子才不得已仓促起兵,最后兵败身亡。”

说到这里,贾母笑道:“虽说我只是妇道人家,但皇室继承大统,非是有个皇室名头就行。”

“你说的十六爷,虽战功彪炳,深受军中将士拥戴,但是文臣当中,却是没几个喜欢十六爷的。

况且,十六爷他娶的是南汉亡国公主,这便就断了他承继大宝的念想。

秦王妃早前,在南汉时因摔落马下,伤了身体,早有宫中太医把过她的脉络,堂堂秦王妃,却不能为皇室生育。

这便是,气得乾武爷吐血的根本原因。

而秦王又只有王妃一个女人,再没娶过一位侧妃,秦王一脉,一生没有子嗣,就算他在军中势力再多,也无济于事。”

说到这里,贾母便住口不言。

贾玖稍作思索,便猜透几分,晋王上书替皇叔秦王求情,难道真是看中了秦王在军中的人脉影响力了?

以此来借机巩固他夺嫡胜算,毕竟,此前上皇一直没有确立储君之位。

贾玖转念一想。

如此有心计的人物,为何会落得火梵身死的下场?

“为什么,朝廷后来,却没有替晋王府平反呢?”贾玖略微不解,似在问贾母,又似在自问。

旋即,他的脑海闪过一丝明悟。

许是因为,晋王府是因为被当今圣上下令龙禁尉圈禁王府,才至使晋王悲愤之下,火焚晋王府。

如此这般,谁还敢上书去替晋王府来平反?

念及此,贾玖转而问道:“那么,晋王府就真的没有人逃出来?世上,会不会留有晋王府的血脉。”

贾玖如此这般说,是因为,打他下南边之后,脑海中,似乎隐隐抓到了什么。

最后,却又因毫无根据,而让他彻底推翻那般想法。

贾母接过琥珀递来的茶汤,呷了一口参茶,先是顺了一口气,思索一会,才说道:“这些事,便就不是我一个妇道人家能够知道的。”

说着,贾母语气顿了顿,神色肃穆,语气认真地道:“玖哥儿,你切记,莫要和参与过继皇室和王府有所来往,做好圣上交给你的差事就成,记住了吗?”

贾玖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随后,贾母便和贾玖商议着流水宴席的事情,贾玖便全权交给贾母来办。

闲聊一小会,贾玖便起身告辞。

贾母将贾政留下问话。

王熙凤那边还有来旺儿一事没有办好,便寻了个借口告退老太太,在抄手游廊喊上等候的平儿,追上刚行出西角门的玖哥儿。

“玖…兄弟,且等上一等,来旺儿那边,你看?”

贾玖闻声,转过身来,似笑非笑地问着王熙凤:“凤嫂嫂,我也很奇怪,你说来旺儿,怎么会出现在贾代修的家宅里面,莫非,凤嫂子也与那贾代修一样,欲谋我宁国府?”

王熙凤艳丽的脸颊一热,遂借着笑声掩饰一下,笑毕,这才嗔道:“玖兄弟说的哪里话,你这样可让嫂嫂我无地自容。

嫂嫂是听说,他那边有甚紧要事商量,这才打发来旺儿过去打听一二。”

贾玖也不答话,点了点头便抬脚出了荣国府。

王熙凤见状,与平儿相视一眼后,便只能抬脚跟上那位宁国府正儿八以的主子。

等贾玖回到宁国府时,时辰已经来到了戌时四刻。

也就是晚上八点正。

彼时,宁安堂前面的广场,所有的宁府下人已经被带离。

宁安堂,众人正在闲聊候着伯爷归来。

等瞧见伯爷身影出现在正门,众人遂起身迎了出去。

一直跟在后面的王熙凤见状,凤眸轻轻蹙了起来,而后和玖哥儿说一声,便带着平儿前去寻秦可卿去了。

宋淮安四人,已经在东叔安排的一名管事的引领下,将宁国府的公中账房,重新疏理了一遍。

接过宋淮安递来的账本,贾玖打开一瞧,嚯,偌大的一座国公府邸,现银如今不足三万两。

难怪尤氏一听说,自已要给她老娘和两位妹妹发放月例时,她会那般神情!

感情,东府的公中现银,实是撑不了多久。

另外,存放公中库房的那些古懂字画、金银器物,宋淮安给出了一个大概的市值,保守估计,约摸在四十万两左右。

贾玖听完,一面拿手指敲打着案几,一面在心自嘲了一下。

加上西府借过去的六十万两,他承袭过来的宁国公府,所有钱银加起来,还没有他前往江南一趟,盐商送给他的程仪多。

众人见着伯爷似笑非笑的神,皆是不解。

不过,一想到公中只有不到三万两的银子,大家便又释然。

“老宋,东叔,除了敬老爷留下来的东西,你们且将那些古懂器物,全给放了,尽量收拢现银回来,这些东西,没必要浪费公中的库房。”

宋淮安和东叔连忙应下。

与此同时,张华命一名北司百户,将从赖家查抄出来的账本,统统搬来给伯爷过目。

“回伯爷,现银一共查抄出三十万两银子,下面庄田、铺子、屋契无算,咱们北司西城的账房粗略算了一下。

这赖家的身家总数,估摸在六、七十万两之多。”张华先是恭敬请安,而后从怀里掏出西城千户所账房誊写的账册,递向伯爷。

贾玖吩咐后面的张三接过,朝张华道:“辛苦了,你从里面拿出五千两银子,自已拿五百两,余下的,你分给下面的弟兄们。”

张华神情兴奋,抱拳一礼,大声替西城千户所谢过伯爷赏赐。

贾玖随即接过东叔递来的册子。

东叔等玖爷接过,笑道:“玖爷,这是从府里那些奴才们家中查抄出来的总数,上百名大小管事,追回贪墨的现银总数十三万两,另查抄他们的家财,总数约摸在二十万两白银。”

说着,东叔接过俞禄递给他的另一本名册,转递给玖爷。

复又道:“玖爷,这名册上面是处置名单,有些下人没甚大的过错,我便将他们打发到城外的庄田了。

而那些贪墨成风的人,我已经让人去联系了万年县,明儿他们那边会派县衙的捕快过来移接,如今,除了两位奶奶的院里人,府里只留下八十六人。

这些人都是我与林大宝了解过,知根知底,人也老实本分,如果玖爷认为可以,我便将他们留下来,如果玖爷不喜,我便打发他们出府。”

贾玖抬手,笑道:“无妨,便将他们留下来,这偌大的府邸,总是要留下一些人手,东叔,下人的事情,你作主就好。”

说着,贾玖从坐椅上面起身,环视一圈众人,温声道:“大家今夜辛苦了,先早点回去歇着。

过几日,老太太会在两府门前大摆流水宴,一是祝贺我晋爵,二是庆祝我正式接手宁国府,到时候,你们都给我敞开了肚子。”

“好!!”

众人听完,齐声叫好,复又朝着贾玖道喜一声,这才告退离开。

贾玖打发张三李四等人回去之后,便抬脚朝小院而去。

却在半道上,被平儿给拦了下来。

“玖大爷,我奶奶打发我前来问一下玖大爷,玖大爷什么时候得空,务必抽个时辰出来,我家奶奶想请一回玖大爷的东道。”

闻听平儿柔和又清脆的声音传来。

贾玖驻足,望着穿金带银的俏平儿,略微在心中感觉到叹息。

眼前的这位平儿姑娘,是他读红楼时,惟一不多让他敬重的丫鬟之一。

贾玖特别看重她对王熙凤的忠心耿耿。

没有想太多,贾玖直接回道:“我刚回神京,且等我忙完这些时日,我再前往西府与你奶奶详谈。”

西府,可还欠着东府六十万两银子。

贾玖倒是很想当面问一问凤姐。

你们西府,打算怎么偿还这笔欠款。

谢谢‘雷风天地’、‘芳华饰业’投的月票,以及‘宁静方能致远’老板的四张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