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猎户 > 第180章 村子的发展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0章 村子的发展问题

回到村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是育儿所,

随处可见挺着大肚子的女人,关键这些女人,还背着或者抱着一个婴儿。

“啧啧!这些家伙,还真够努力啊!”文林感叹道。

“一年时间,增添六千婴儿,恐怕都快要赶上长安城了。”马周目光古怪的看向文林。

也只有这个家伙,敢让普通百姓,娶两个女人,虽然是拖家带口的寡妇。

也只有这里,百姓生活无忧,不担心饿肚子,可以放心的生娃,这也是村里百姓觉得幸福的地方。

“不行啊,必须得控制一下。”文林有些苦恼的说道。

“为什么?”马周不解的问道,在他看来,增加人口可是好事。

“年轻人没事,年龄大了,属于高龄产妇,生孩子会有很大的危险。”

跟着文林的目光,马周看到了几个大肚子的中年妇女。

“还有这种说法吗?”

“是啊!三十五以上,就属于高龄产妇。”文林点点头说道。

“嗯,回头我让人宣传一下,不过还得以你的名义。”

马周很清楚,文林在村里的地位,包括元从军,现在没人不佩服拥护文林的。

“行!趁着冬天没事,宣传一下吧,不然我担心过了冬天,又多一群大肚婆。”文林点点头。

“大肚子太多,明年的土地,恐怕种不过来。”马周担忧的说道。这是他通过估算得出的答案,主要是山里开荒出来的山头太多了,不是每一座山头都适合种地,距离拉得就有些开。

“我这次回来,主要也是解决这个问题。”

“你有办法了!”马周惊喜的问道。

“人少就只能在器械上弥补,闲暇之时,我又弄了两种器械,可以帮助种地。”文林点头说道。

文林虽然不懂复杂的机械,不过见识在那里放着,慢慢回忆,一些见过的东西,就出现在脑海。

带着马周回到自己家里,院子里摆着一堆木头,还有十名工匠,这十个人是他通过阎立本,从匠作监借来的,技术相当的好。主要是文林担心村里那些二把刀,弄起来太慢。

把村里的木匠也叫了十人过来学习,一大群人把院子都挤满了,好在外面空旷,一样可以干活。

文林要做的是手摇式滚筒打谷机,当然!也可以打麦子。结构并不复杂,就是一个圆筒,在上面固定密密麻麻的铁圈,转动圆筒的时候,就能把谷粒脱下来。

简单的机械,但是效果非常好,比起以前人工用手摔打,至少强十倍。

手摇式滚筒打谷机,只是其一,这玩意村里的工匠,也能制作,主要是风车,这玩意技术含量要高不少,而且文林只知道一个轮廓,其它的地方,需要工匠来完善。

全木头做成的风车,手摇转动一个风扇叶子,利用风力,稻谷和小麦从斗里放下,就能把空壳吹干净,粮食就能直接收进仓库。

有这群技术高的工匠,村里的播种机,也被他们结合耧车,进行了改良。

村里如今不缺牲口,所以可以多使用牲口带动的器械,可以减少人手不足的困扰。

因为牲口增多,村里本身就制作了一些石磨,石碾子,这些东西也能减少人工。

文林需要工匠给村里制作一个榨油作坊,毕竟现在山里人多,不能像以前一样,一个人慢慢的弄。

山里不缺少桐树,开荒的时候,除了干果,保留的另外两种树,就是桐树和棕树。

桐树果可以榨油,桐油用来照明,或者卖给官府;棕树叶可以制作蓑衣,可以说是最好的防雨用具,花苞可以食用。

不止是制作蓑衣,文林知道,还能制作棕垫,不过北方没有棕树,也只有秦岭这一带还有,所以棕垫暂时不用想了。

建立榨油作坊,一来是可以榨菜籽油,用来食用,二来就是榨桐油,桐油不但可以照明,油渣可是非常好的肥料,用了油渣的地,收成能增加一成,尤其是在这个没有化肥的年代。

大家都可以早点睡,所以桐果都没去捡,完全浪费了,建立一个作坊,可以说一举两得。

小黑不缺吃的,已经忘了冬眠的事情,仗着毛厚,在雪地里跑来跑去。

文静正在堆雪人,见到文林,立即露出甜甜的笑容。

“大哥!”

“别冻着了!”文林过去给她整理了一下帽子,关心的说道。

狐狸皮做的帽子,尾巴正好像围巾一样,从后颈绕过,垂到身前。

“一点都不冷!大哥!你吃不?”文静摇摇头,从兜里掏出一把板栗。

文林还没有说话,小黑就跑了过来,站立着伸出前爪,讨要食物。

文林咂咂嘴,小黑这家伙,只要一站起来,就有一股猥琐的气质,怎么看都像要偷袈裟的样子。

“我不吃!伱吃吧。”

听到文林不吃,文静就分了一半给小黑,小黑立即坐到雪地里,啃了起来。

小黑这一坐,文静忙碌半天的雪人,就被它挤跨了。

“小黑!”文静气得一声大喊。

小黑抬起头,无辜的看向文静,不知道这个主人又要干嘛。

“好了!你看脸都冻红了,快回屋里去。”

“哦!”文静应了一声,哈出一口白气,随后向屋子跑去。

“去年雪下得小,今年雪又下得小,听说山外才下第二场雪。”刘长恭说道。

现在的刘长恭,一点也没有武将的样子,穿着厚厚的羽毛服,带着兔皮帽子,双手揣在衣袖中,就像一个有钱小地主。

“下雪少好啊,百姓少受罪,今年又会少冻死一些人。”

“好个屁!”

“???”不明白刘长恭为何骂人,文林不解的看着他。

“亏你还是山里长大的,这点都不知道,连续两年下雪很少,明年肯定干旱,其实今年的雨水,都有些不足,我们这里还好,尤其是外面,我听说不少村子都缺水,还差点械斗。

干旱一般不会只出现一年,所以你要注意了。”刘长恭讲解道。

文林听了刘长恭的话,眉头不由一皱,他并不是不相信,只不过面对这种天灾,他也无能为力。

好在正如刘长恭说的,山里还好,即便干旱,他们这里也不会多严重,只是可怜外面的百姓。

当然,要是干旱严重,山里一样不好受,尤其是粮食,蔬菜,长时间不浇水可不行。

“嗯,我知道了,多谢刘叔提醒。”

刘长恭欲言又止,停顿片刻,挥挥手说道:“你能来看我就行了,不用陪着我,你去忙吧。”

“好的,那我先走了,刘叔你少喝点酒。”文林叮嘱道。

对刘长恭,村里的酒是不设限制的,这次见到刘长恭,好家伙,红鼻子都喝出来了,可见他喝了多少。

“走吧,走吧!”

“阿耶!你又偷喝。”文林走后,刘长恭刚刚伸手去拿炉子上的酒坛,一个声音就在身后响起,吓得他一个哆嗦,差点把酒打翻。

虽然不是煮酒,不过冬天把酒温热,喝的时候要顺口一些。

“我这哪里是偷喝,文小子来看我,我这是陪他喝点。”

“文哥他怎么走了?”刘晓雅看了一眼门外,有些失望的问道。

刘长恭头疼的看了一眼女儿,他如何不知道自家女儿的心思,本来他也想让小女儿嫁给文林,奈何别院的那位,让他忌惮。

其他人可能没有察觉到,但是人老成精,刘长恭还是察觉到一些蛛丝马迹,尤其是他见到过李秀宁看文林的眼神。

“小雅,你也不小了,年后我让人给你找一户好人家。”

“阿耶!我不嫁,我要一直陪着你。”刘晓雅身子一僵,急忙拉着刘长恭手臂说道。

“胡说八道,阿耶又不是老得走不动,哪里用你陪着,你嫁个好人家,阿耶才最开心。”

刘晓雅脸色有些难看,又不知道如何反驳,她小时候家境很好,见识到的人也是勋贵,自然看不上山里的百姓,也只有文林,气质和其他人差别很大,深深的吸引着她。

其实不止是刘晓雅,村里的大姑娘,没有一个,不想嫁给文林的,除了文姓本家。

“文小子虽然很好,却不是良配,如果我没有看错,他应该在外面有人了,说不定哪天就成亲了。”刘长恭语重心长的劝说。

“只要他愿意…”刘晓雅咬着嘴唇,过了一会,这才说道。

虽然刘晓雅说得很小声,不过屋里就她们父女两人,所以刘长恭听到清楚。

虽然女儿没有说完,刘长恭也明白了她的意思,不由生气的说道:“你想给他做妾!老夫不同意。”

“做妾有啥不好的?村里这么多人都过得很好。”刘晓雅不服的说道。

刘长恭气得不轻,他很想解释,村里的情况和其它地方不一样,村里都是普通百姓,能娶两个,那是天大的福分,所以根本没有小妾这种概念和分别。

别人家的小妾,哪里像这些人,小妾没有地位,连孩子都没有地位。

“不行!我刘长恭的女儿,怎么可能给别人做妾!”

刘晓雅不敢和父亲顶嘴,只能捂着嘴跑了出去。

“唉!”刘长恭收回想要叫住女儿的手臂,忍不住一声叹息。

知道可能干旱的消息,文林心里就有些焦躁,他又去问了一下村里的老人。

老人不懂天文,不懂气候,但是他们活的年生很长,这就是经验。

老人很肯定的告诉文林,如果发生旱灾,基本上都是连续两三年,甚至更久,当然,轻重缓急可能有所不同。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干旱,村里也得早做准备,水渠要增加,蓄水的小水库也得增加。

山里泉眼不少,在泉眼处,可以挖掘一个不小的蓄水池,不但可以用来灌溉更多土地,还能缓解旱情。

原本泉眼附近,在便于挖水渠的地方,是有蓄水池的,不过考虑到可能出现旱情,这个蓄水池,就达不到要求。

冬天挖地难度不小,好在有铁制农具,这点困难还是能够解决的。

一面向下挖掘,一面把挖出来的泥土加固,加高,水库就慢慢的变大,变深。

用泥土来做墙壁,这对于中原百姓来说,属于最常用的手段。

四块木板固定出一个长方形,泥土放进去,不断的捶打,捶打一定的时间,取下木板,泥土就成了一个整体。

这种泥土做出来的墙壁,坚固耐用,如果加上糯米,一点都不输给石头,不少地方的城墙,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这样的夯土墙,坚固得老鼠都不愿意打洞,所以修建成水坝,一点问题都没有。

考虑到技术原因,这种夯土水坝,并不高,只有三米左右,最高的地方也不超过五米,顶部宽度也有五六米,然后一个长斜坡,这种水库,文林相信一点问题都没有,毕竟山上是泉水,不像河水,江水那么大的压力,冲击力。

薛家的交易基本上三个月一次,拓跋玉珠那边的交易,去年一次,今年居然来了两次。

拓跋玉珠没有亲自前来,不过带来的商品一次比一次多,看得出来,她在西域过得非常好。

“文将军,这是吾王送给你的礼物,希望你喜欢。”一名卷发胡人,操着一口中原话,恭敬的说道。

胡人身后,站着两个同族,送的礼物当然不是人,而是两人肩头站着的两只鹰。

两只鹰,身体大部分地方是白色的,只有翅膀是黑白色,弯曲的鹰嘴犹如宝石,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爪子看着就让人害怕。

“替我谢谢你家女王,这匹马也是礼物吗?”拓跋玉珠在西域称王,文林不由眉梢一挑,轻轻点点头,看向一边的骏马。

这是一匹黑马,非常神骏,马匹几乎和文林一样高,身上线条流畅,肌肉结实,充满了美感,作为一个武将,文林几乎是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匹马。

“当然不是,这匹乌云盖雪,是汗血宝马,女王希望能卖出一个好价钱。”胡人尴尬的笑着说道。

“汗血宝马!”文林不由瞪大了眼睛,马匹他见过很多,不过汗血马,还是第一次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