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猎户 > 第137章 劝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8章 劝说

“你们抓了我的人,还给我吧。”拓跋玉珠说道。

“他们自愿留在中原,不想再回去了。”文林明白她说的是那些党项人,当然不会还给她,再说自己也没人还。

“我不信!”

这种说法拓跋玉珠当然不会信,反而有些生气的看向文林,觉得这是在欺骗她,她在西域弄了一座小城当国王,正缺少人手,所以很想找回以前的手下。

“真的,我骗你干嘛,他们现在做了府兵,觉得中原更好。”文林很诚恳的说道。

“好吧,准备货物吧,我要尽快赶回去,以后会有更多的东西送过来,可能我来的时候不多了。”拓跋玉珠说道。

“没有问题,只要是你送来的货物,我都拿下,伱不需要找其他人。”文林一口答应,刚开始他只想要牛羊马匹,这些东西和钱一样,属于硬货,不愁卖。

反而是金银器皿,香料这些,需要慢慢销售,不过李秀宁答应,他觉得也不错,慢慢卖赚得更多。

李秀宁是最特殊的公主,不止是因为她的身份地位,她也是唯一一个,在长安没有开商铺的公主。不过没有关系,陈掌柜可以帮忙,多余的那一部分利润分出去就是了。

有公主府做靠山,长安城的生意很安稳,没人敢打主意,又不需要操心,所以收下也没有关系。

“武器你肯定不卖,不过除了美酒,我还要布匹,茶叶,下次你要给我准备一些。”拓跋玉珠说道。

“可以,我会提前准备一些。”文林一口答应。

拓跋玉珠带来的货物不少,一千匹马,三百骆驼驼着货物来的。

远行万里,用马车不现实,所以只能用牲口驼,骆驼体型大,可携带的货物多,西域来的商人,多数都带着骆驼。

估价这方面,文林就不行了,拓跋玉珠也不懂,所以清点了数量之后,两人很干脆估堆,文林用了五千斤的酒,加上一批瓷器,换了这一千三百牲口的货物。

双方都很满意,拓跋玉珠的货物大半是抢的,交易获得的那些牲口,都留着自己吃。

文林也很满意,酒是自家酿的,其中大部分都是加水蒸馏的,而且他发自内心的喜欢金银,毕竟以前只是一个普通人,金银首饰很少,一根链子他都宝贝得不行。

“这衣服太好了!好暖和,还有没有?”拓跋玉珠惊喜的问道,她身上穿的是文林赠送的礼物,一件羽毛服。

没错,就是羽毛服,不是羽绒,家禽羽毛的梗除掉,然后用碱水祛除油脂,缝合在布匹里面。

这种衣服,最大的好处就是轻便,比起她们穿的皮裘更轻便,而且是服装形式,密封性更好,自然更能御寒。

“不多了,我再给你两件,明年冬天,我可以卖一批给你。”文林摇摇头说道。

“好吧。”

“白叠子的种子,记得给我多找一些。”文林叮嘱道。

前段时间,因为女儿出生,需要防寒的问题,他再次想起了棉花,最后才知道,原来这玩意,只有西域才有,而且西域商人会制作白叠布。

白叠布在长安很受欢迎,虽然它没有丝绸那么好,但是御寒效果好,所以很畅销,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西域商人对白叠布的制作,保密程度很高。

婴儿体质弱,屋里不能有毛,所以皮子只能在床单下面,好在如今半山村家禽很多,文林也一直让人收集着的。

用羽绒做的被子,床垫,衣服,如今只有公主府有,不过村里的婴儿,也得到了一件羽毛做的毯子,可以把婴儿包起来,让他们这个冬天暖暖的。

“就这些?”拓跋玉珠走后,文林邀请李秀宁挑选货物,看有没有她喜欢的。

“你不喜欢?”看了一眼摆放在房间的器皿,文林询问道。

“这些东西,也就看看稀奇,要说手艺,精品很少,也就玉石还行。”李秀宁摇摇头说道。

好吧,你是公主,眼光高。文林摇摇头,不去看这些看着漂亮的东西,在心里又把这些物件的价值降低了一些。

度过了兴奋期,文林也想明白了,中原人都讲究含蓄,这种金银餐具,摆件,装饰品,更像暴发户行为。

“这些毯子不错,送到山庄吧,迷迭香留下,其它可以卖了。”到了第二个房间,李秀宁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对于香料,文林有所了解,不止是因为香料很贵,而是香料很畅销,有钱人会佩戴香囊,男男女女都带,还要用香料熏衣服。做菜加香料,煮茶也加香料。

燃我一生之忧伤,换你一丝之感悟。合香师早就是王公贵族府上的职业,秦岭产出之一,就是香料,数十种能做香料的植物,是药农采集的主要物品,毕竟大多数香料,也是中药。

秦岭四大产出,皮毛,木材,药材,菌菇,其中木材和药材,也包括香料,皮毛数量最少,不过也是最值钱的,毕竟距离长安最近的山脉,就是秦岭,猎杀到猎物,可以尽快处理,猎杀到猎物,皮毛越快处理,得到的皮裘越好。

数量最多的是菌菇,从春天开始,到入冬结束,秦岭里面出产的菌类蘑菇就非常丰富,晒干以后,往往能换到不少粮食和食盐,这也是以往山民主要生活方式毕竟山里种地比较困难。

不止秦岭里面种地困难,应该说大部分地方种地都困难,没有足够多的牲口耕地,没有足够多的铁制农具,浇灌也得看天吃饭。

相比外面,秦岭更加困难,毕竟这里多数是山地。好在山里也不是没有好处,一来可以躲赋税,二来山里遇到干旱的时候不多,靠天吃饭,多少都有收成。

李秀宁要的东西,文林二话不说就带人打包送到别院,其它的则送到长安,交给陈掌柜贩卖。

不出所料,陈掌柜很高兴再开展一个业务,毕竟家具生意已经不需要操心,每年只需要安排人去教加盟商做新款式就行。

白酒不愁卖,如今有公主府做靠山,也没人敢欺负。

通过了解,文林才知道,那些来至波斯的毯子,价值不菲,一张大的毯子,需要好几年才能制作完成。

主要一点,现在的人,习惯脱鞋跪坐,那么一张舒服的毯子,很有必要,尤其是来至波斯的大毯子,可以让客人很舒服的踩上去,展现主人的富有,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别院之中,太子李建成,穿着便装到来。

“三妹,你怎么一直待在山里,父皇和我都很担心你。”

“多谢大哥关心,山里清净,我更喜欢。”

“山里风大,太冷了一些,还是回长安城吧,夏天再过来避暑。”李建成劝说道。

“我最近让人做了几件衣服,本想过年的时候,带回去给大哥和父皇你们,你来得正好,看下喜不喜欢。”李秀宁岔开话题,让人拿出两件长袍。

其实在衣服里面加羽毛,早就有人用了,不过因为味道重,有钱人并不喜欢,而且想要收集足够的做一件衣服,百姓需要的时间很长,也没有耐心和工具,把羽毛从梗上剔下来,所以这种衣服,只有穷人才穿。

文林给李秀宁和女儿做的,全是挑选的鹅毛,而且是绒毛,所以非常轻便暖和。

这种好东西,李秀宁没有忘记她的老父亲,所以告诉了文林,做了二十件。

李建成当然不会驳李秀宁的面子,在侍女的服侍下,穿上了羽绒服。

用针线隔出的一个个小长方形,穿上身有些臃肿,不过效果很好,一会功夫,李建成就觉得有点发热。

“这是鹅毛做的?”李建成举起袖子,闻了一下问道。

即便用碱泡洗过几次,那股淡淡的味道还是掩饰不住。

“是的,一百头鹅才能做一件长袍。”李秀宁点点头说道。

给她的衣服是鹅绒,其他的就只能用羽毛了,毕竟鹅绒没有那么多。

其实文林知道,羊绒更多,而且羊绒不需要杀羊也可以取,但是现在突厥势大,和突厥交易,会增加突厥人的实力,所以这个念头只能打消。

“三妹,柴家毕竟于朝廷有功,还是注意一些。”闲聊一会,李建成迟疑着说道。

李秀宁微微一愣,随即脸色又恢复了正常。

“太子你是来做说客的?”李秀宁淡淡的问道。

“当然不是,虽然我也想嗣昌能够帮我,但绝对不会因此让你为难。”李建成摇摇头说道。

“多谢大哥。”李秀宁感激的说道。

“别院的人,最好不要让他们出山,就留在这里。”李建成摆摆手说道。

李秀宁顿时明白,她怀孕生子的事情,李建成已经知道,这是在提醒她。

李秀宁知道,这事很可能瞒不住李渊,毕竟别院有一部分人是李渊安排的,李建成知道,也不奇怪,毕竟自己身份特殊,府上很可能不止他们两人安排眼线。

这种事情李秀宁早有预计,所以她提前把大多数人安排了出去。

李秀宁并没有因为李建成有眼线而生气,毕竟这事李建成不说,自己根本不知道。

“我知道了,过几天就回长安一趟。”李秀宁闭上眼睛,然后睁开,点点头说道。

李建成神色有些复杂,他和妹妹关系一直都还不错,不过如今他很需要李秀宁的支持,只要李秀宁支持他,他的地位,就稳如泰山。

曾几何时,自己还是大哥的心态,虽然弟弟妹妹做得出色,他只觉得骄傲,为他们高兴,如今却成了陌生人一样,相互利用,这让他有些难受。

“秦岭贫瘠,你封地的税收极少,大哥给你准备一些粮食,赏给下面的人吧。”李建成说道。

如今的地主,比起宋明时候的地主,可好多了,他们对于佃户,不会无节制的盘剥,遇到荒年还会无息给予粮种,甚至借一些口粮,尤其是冬天,必须得注意,不能让佃户冻死,不然会被戳脊梁骨的。

当然,这种事情,也只是关中等地普遍,其它偏远地方,有人官商勾结,死命压榨也不奇怪。

“不需要,封地产出尚可。”李秀宁摇摇头拒绝道。

李建成的意思是给她粮食,用来笼络封地的百姓,也是让百姓安稳度过冬天,免得民声受损,不过她不需要。

“我没有强撑,如今封地,人口最多的地方,就是下面的半山村,他们比起长安的百姓过得一点都不差,不用担心他们没有粮食。”李秀宁指着外面说道。

“大哥你不信?”见李建成的样子,李秀宁忍不住露出笑容。

虽然她不是妻凭夫贵,不过文林做出的成绩,她还是为之自豪,忍不住想要炫耀一下。

“他们产出的酒就不说了,今年豆子收成,就行一千多石,还有众多蔬菜,如今家家都有咸菜。”

“一千多石?他们全部种豆子不成?”李建成惊讶的问道。

“当然不是,只不过他们种植得很好,春耕的时候种山地,小麦收割之后,又会补种一季,水稻收割之后,同样会补种,不过冬季只是吃豆尖,下雪之后,还可以把蔓藤拔起来喂养牲口。”李秀宁讲解道。

山里能种水稻地方不多,但是开垦出来种植豆子的地方还是不少的,除了种植蔬菜的地方,其它土地,几乎都种了一季豆子,所以李建成说全部种豆子,也不算错。

半山村对于豆子的消耗,仅次于高粱,豆芽,豆腐,豆浆,豆干,每天都在吃,豆渣也用来喂牲口。

李建成得到消息,李秀宁在别院生有一女,开始还不在意,以为她和柴绍和好了,查了一下,吓了一跳,原来她们并没有和好,而且李秀宁在别院住了大半年。

李秀宁的人际交往虽然不少,不过能入公主府的男人可没有几个,加上李秀宁一直住在别院,所以李建成心里已经有了猜测。

作为过来人,李秀宁略带自豪,眉宇带笑的表情,让他一下子肯定了心里的猜测,心里不由咯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