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隐页之钥 > 第9章 没自行车可不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史文森正把外面的旧书一箱箱的搬进来,他今天一共跑了五处地方,共收购了旧书二千本,总共花费了1200汉克。

至于这些书当中有多少能在书架上被客人买走,又有多少将终日躺在尘埃弥漫的书库里,就要取决于他们这些书商的经营手段了。

他一边搬着书,同时嘱咐莎妮娜帮他把各种旧书的分类先整理一遍。

在收书前的期待和见到书籍那些光鲜亮丽的封面时,是书商们最激动的时候。

但这种心情等到价格谈拢、握手言欢、支票离手的那一刻,书就成为了人的重负——书商们得把它们装箱、搬上车、卸货、检查、分类、定价、上架,然后才能看到你的投资一点一点有回报。

一旦书到了书商手里,那种厌恶便会现身——它们突然间变成了“工作”。

哪怕每一位书商都是由藏书爱好者转变而来也抵不过这一点,但是,偶尔在万千旧书里能摩挲到一本自己钟爱的书实在是难得的乐事,带来的非凡享受足以抵消那种不安。

这样的工作就是史文森的日常。

莎妮娜跳过了历史、军事、机械、医学等等书籍,正在这些书里给漫画和爱情文学做着分类,不过在二手书的世界里,这两类的书的销量,与新书店里畅销书货架上是截然相反的。

但莎妮娜全不在意这些,她乐在其中。

眼下她正在翻阅着一本上个世纪的“家庭幸福指南”。

要是被狄克看到了,估计免不了嘲讽这就是一本家庭施虐指南、或者叫主妇的悲剧更合适。

正看着,莎妮娜想到了什么似的,她不好意思的鼓起了脸颊,很快跑到了二楼,拿起下午给沃森面试时用过的魔法书。

“史文森叔叔,今天来了一位很有趣的少年面试。我和狄克已经做主把他录用了,不过我想您一定会同意的,这是他的面试结果。”

莎妮娜走到史文森面前,一边不好意思的偷偷看了一眼史文森是否会生气,另一边把手里的试卷和那本魔法书交给史文森检查。

“哦,你们录用了那位面试的少年?”

史文森来了兴趣,他停下手里的工作,先是接过那张试卷看了一遍,这上面的试题是由他亲自编写的。

虽然不算深奥,但对一位中学在读生而言能答好是绝对不易的。

“是的,那位少年叫沃森.勃朗特,十五岁,爱特伦中学四年级学生。”莎妮娜回答。

史文森看着这试卷上的答案,脸上露出赞许的表情,那些填空题和名词解释不必说,都答得很好,完全可以给满分。

最让他欣赏的是在后面的两道简答题里,沃森的答案也非常有条理,甚至对于那道关于二手书市场的看法,沃森在其中提出可以在收购旧书时顺带着收购一些二手物品。

对方还在建议里提出,把这些收购来的二手物品举办一场普通拍卖,拍品里各种东西都有,从躺椅到面包烤箱、枝形吊灯、地毯、瓷器、珠宝首饰,有时候甚至是马车,很多古董家具也可以代为收购。

通过举办这样的民间拍卖会也可以扩大书店的名气,增加周围居民的参与度。

“不错的想法,他是怎么想到的呢?这可以借鉴。”

史文森看完后感叹道,对方的老练让他下意识的以为是某位在出版社或书圈里混迹多年的老手,完全不像是一个中学生所写。

收购古董的打算他以前就有,也做过一些,但一直都没有变成专项业务,如今看来倒是能重新试试了。

“还不止这些呢?叔叔,您看这本魔法书。”

莎妮娜迫不及待地把书递给史文森,并催促他赶紧打开看看。

史文森认真的拿起书籍,这些魔法书是初级的非凡物品,没有什么攻击力,很适合对普通人进行天赋测验,这也是书店里不为人知的藏品之一。

他打开书一看,只见到第一页呈现出空白内容,原先存在的画像已经消失不见了,成了很干净的一张白纸。

“咦,这是怎么回事?”

史文森诧异道,他记得这本书,是还没有用过的,里面第一页描绘着圣元2095年时一位卡沃什教派的传教士的画像,此人涉及当地历史的一段未解之谜。

但现在这幅画却不见了。

“妮可,你和我说说白天发生了何事。”史文森的脸色凝重起来。

莎妮娜于是把白天沃森如何来到店里,又是怎样在她和狄克引导下进行测试,以及中途的变化,对方在测试结束后的表现等等,很详细的给史文森讲了一遍。

“这么说,那位叫沃森的少年前后进行了十多分钟的测试。而在他结束后不久,那幅画就消失了。”

史文森认真的思索着,同时他的眼底还闪烁着激动和兴奋。

这样看来,那位少年很有可能完整的看完了那幅画里的虚幻场景,并且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一刻,直到把这幅画的能量耗光为止。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名少年的灵魂比别人都要强大许多,成为超凡者的可能性也很大。

难怪连莎妮娜和狄克这两个年轻人都能看出来,直接录用了对方。

想到这里,史文森的心情大好,自己这次可能挖掘到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呢?

“嗯,很好。你和狄克的做法是正确的,沃森是明天来上班吧?我到时还有几家客户要去收购,不过我可以推迟出发时间,等他来到店里。”

------------------------

第二天早晨,沃森早早起床了。他在很快的洗漱完后,与父亲和姐姐一块出了门,新的通勤周又来了,今天是礼拜一,又是繁忙的开始。

他们全都准时在早上六点半出门,母亲莉莲不舍的看着丈夫和孩子们都去上班了,在临走前叮嘱了儿子许久。

父亲汉弗莱把自己那辆自行车从二楼搬到楼下,自行车在这个年代可是重要资产,没人敢随便放在楼下的公共走廊处停着。

他向孩子们告别,尤其嘱咐沃森一定要吃完早餐再去上班。

“我走了,孩子们。”

说完这话后,汉弗莱骑着那辆使用了半年的自行车往南边的方向行驶。

他工作的生铁厂在南塔区,那里是科达加堡的工业地带,厂区林立。离这里也有个十几公里,得骑行一个多小时,顺利的话,能在八点钟到达厂里。

“走吧,沃奇,我们先去买点东西吃。”

乔伊丝带着沃森来到路上,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家里不会配备厨房,加上正值冬天,主妇们能准备给丈夫和孩子们的热食也少的有限。

何况这时代的街边早餐并不贵,一份热咖啡加上几片抹了黄油和果酱的面包也不过只要5佩耳,如果想多加个煎蛋和一小片培根,那么就要10佩耳了。

沃森和乔伊丝走在玛利街上,现在这里每条街都走出涌向各区的年轻人。

东塔区是科达加堡人口最多的区,但也正因如此,这里是典型的居住区。要上班的话,就得前往南塔、北塔、西塔这三个区。

从东到西,从北到南,走来了……不同年龄和身高的职员,来自不同的街区的职员,他们步伐有急有缓,有的匆忙奔跑。

事实上,通勤的人群用着一种高度军事化的方式移动着。

他们来到了一处咖啡摊面前,这种摊位有时可以整晚都在营业,多出现在城市的边缘和中心,郊区较少。

咖啡摊大多是一张板搭在两个锯木架上,一壶咖啡在炭火炉上保温,几个碟子上放着面包和黄油。如果摊主能用毯子盖在晒衣架上为板凳挡风——那就更好了。有些摊子装备更齐全。

沃森他们走到一辆手推车前,这上面装着板凳、台子、一个巨大的锡制的热水锅炉和铜龙头、用来加热的焦炭炉——这一切都可以容纳在帆布帐篷里。

帐篷里点着灯,桌上盖着布,上面摆着杯子和碟子,面包和蛋糕。

“请给我两份咖啡,谢谢。”乔伊丝对着商家说道。

一杯咖啡和两片薄薄的面包和黄油就构成了一份简单的早餐。

位置也会对价格造成影响,这样一份早餐在dc区里要5佩耳,在金融机构集中的西塔区就要涨到7佩耳一份。

而如果是在南塔区,因为城区面积不大,周边村落较多的缘故,外加上顾客多是工人阶级,价格只要3佩耳,父亲汉弗莱就是等骑到工厂以后在买。

“在这样的日子里,早餐能喝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足以让你的手被杯子外面焐暖,身体被滚热的咖啡加热。要知道,冬日的早餐最看重的是咖啡的温度,然后才是浓度和甜度。”

乔伊丝把一份早餐递给弟弟后,笑着对他说道。

“这话是不错的。”沃森深感认同,他喝下一口咖啡,味道不算甜,也谈不到纯正,但足以应付身体所需的能量了。

二人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吃完早餐,然后就在玛利街的十字路口处分别。

乔伊丝上班的女子学校位于东塔区与西塔区的交界处,那里可以说是科达加堡的市中心了,离这里约有五公里。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她也会步行过去,如果坐有轨马车,倒也不算贵,单程5佩耳。

沃森也在不久后坐上了前往阿里瓦斯湖区域的专线,他提醒自己今天一定要记得和老板谈路费报销的事情,再不济也得给他配一辆工作用的自行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