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果说中原的美是内敛的,那么塞外的美就是开放的。

这是顾盛领兵进入宣府前的第一想法。

入了城,这座边境堡垒的面纱才缓缓揭开,厚青砖垒的城墙带着厚重的气息,这座年轻的城池矗立不满百年,却早已有了沧桑之感,那是战火洗礼后的成果。

城池不大,城里的商业也远不如京城繁华,但屋舍排列有序,百姓面上也不见苦色,虽因战火而失去了商队走商,但对百姓的生活都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边境五城为了军粮自储都是重农的。

一进城,顾盛便下令全军休整,并将此次带来的物资一一入库,确保战争的补给。

自己则进了总督府安排反攻战略。

前几天,鞑靼又发动了两次冲锋,但每次都少于三千人,人数少了,命中率都小了不少,为防军备不足,总督干脆放他们上墙再解决掉。

大概是这一举动给了鞑靼错觉,本来有后撤现象的鞑靼竟然硬是留了下来!

现在还驻扎在三十里外呢!

这个迷之操作明军虽然看不懂,但顾盛却甚是喜悦。

毕竟陛下当初从京营将领中点了他当此次战役的主帅,便多次强调过对此战的要点。

一是减少伤亡,二是尽快退敌,三则是在不违背一二条要点时,尽量借此重创鞑靼,若能有余力,反攻也未尝不可。

有苏黎的话在,顾盛又怎能不兴奋?

试问哪个男儿不向往建功立业,荫庇子孙?

顾盛路上还担心鞑靼跑了,但鞑靼这次的决心好像格外重啊。

顾盛嘴角微微上扬,这年头,这么听话的敌人可不多见呐……

但实际上,哪里是鞑靼想留的,是不得不留啊!

因为主战派的几个憨批气不过主和派的懦弱,偏偏自己还吵不过只能眼看着要撤退了,这谁受得了这委屈!

于是趁夜,直接发动兵变把主和派的将领都给刀了。

第二天天亮时,也速迭儿看着帐前的一排尸体吓得半死,勉强缓了缓,才发现一旁还跪着一排血人,看他望去还齐刷刷露出一个“洁白”的微笑。

也速迭儿:……

伸手捂住胸口,也速迭儿颤抖着手指着他们,又惶然的看了看尸体,终于是撑不住,直接气撅过去了,这一撅可厉害了,本来就年纪大了,又多食酒肉,平时也好女色,身体看着壮其实虚,医生一把脉,已经给撅成中风了。

这下芭比q了,可汗病重了没人领了,主战派有些茫乱,倒也不是想篡位,而是智商不够,最后一合计,可汗不还带了个儿子嘛,推他上位接着打噻!

然后,正在营帐内日常发呆的也先,便被四五个大汉抬上了汗帐的汗位。

也先:我是谁?我在哪?发生了什么?

有了领头人,将领们皆是松了口气,然后就开始请求出兵。

也先也不傻啊,明摆着的劣势看不出来吗?

将领们:我瞎!

也先:……

也先想撤退,但有主和派的前车之鉴在,也先不敢……但惹不起躲得起,也先就是不给准信,没有汗印兵书这些死脑筋也调不动大部队,将领们也不敢造反只能一直堵也先,所以鞑靼才会一直卡在那,不进不退。

这一波啊,叫有内鬼。

鞑靼的喜剧苏黎他们是看不到了,但让鞑靼的喜剧变成悲剧或惨剧,他们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马匹不足。

宋朝为什么一直打不回燕云十三州?

因为宋朝缺马,没有马就没有骑兵,就缺乏机动性,赢了追不上,输了跑不掉,可不就只能偏防守吗?

一场大战打不掉敌方多少主力,自己就得先赔一成进去压底,皇帝能不排斥打仗么?

岁币和军费,一个花钱保平安一个花钱还不一定会平安,你说选哪个?

虽然理是这么个理,但这并不影响后世瞧不起宋朝。

现在的明军就面临和宋朝一样的境遇。

少了马,就意味着吞不掉鞑靼的全部主力,毕竟对方也是有长脚的,打不过肯定要跑啊!

这也是因为明军不知道鞑靼已经自宫了,不然都不会去纠结马的问题。

直接就冲上去包了,趁你病要你命!

现在的明军总兵力共三十五万,骑兵只有十三万,其中十万还都是顾盛带来的兵。

在顾盛制定的计划里,以步兵为主力,由骑兵夜袭并火攻鞑靼军营,再由盾兵持重盾按阵列挺进与枪兵形成拒马阵包围敌营并掩护神机兵射击,最后由骑兵收割战场。

本来只有七成的把握,但在收到京城急送的特供手雷后,顾盛立马改了方案。

虽然因为时间有限手雷只有三千枚,但这并不重要,顾盛直接没有配给步兵,而是给了骑兵,让他们将手雷绑上箭矢,借助弓力夜袭轰炸鞑靼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