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在汉末当卷王 > 第四十二章 一起卷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出自《礼记》。

刘诞刻意选取其中两句的原因,也是想告诉师宜官,太学改革之举为的便是选拔贤才能人,不再让世家垄断上升之路。

不过此理念太过于理想,仅靠太学实现起来也很困难,所以并未说明,而是让师宜官自行领悟。

至于他能“领悟”多少……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反正刘诞看其神态,面露惊讶且眼中有深思之意,应当是悟性不错。

师宜官确实想到不少,也明白刘诞所想表达的太学为求对每一位学子公平的办学理念。

这相比起需要仰阉宦鼻息、受世家唾骂的鸿都门学好上不少,若真能如刘诞所说一般…不,太学只需做到不偏不倚,按成绩说话,举荐成绩优异之学生,便足矣。

他师宜官虽不善经义,但又不是真的不读书。现在这个时代,能做个体面人,又有谁想被打上阉宦走狗、谄媚之臣的印记?

可问题是,他刚才把自己架那么高,一而再的请刘洪上书,还嘲讽于刘诞,这该如何下得来台?

师宜官发誓,若此时有人替他解围,必将视其为异性兄弟,刨心以对。

可他环顾左右,往日里称兄道弟的好友,此刻仿佛害怕他的眼神一般,个个都往他身后躲去,生怕摊上这个麻烦。

哎~

他暗叹一口气,想来还是只有硬着头皮应战,虽然不能稳胜,但丢一些脸面,再服个软。ъiqugetv.net

以刘洪的肚量,好歹能保住前途不是?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就在师宜官准备拿过笔,与刘诞比字时,门外涌入了数十名太学生来。

原来是卫觊王良等人,听到此处传来都吼声,担心几位师长…主要是刘诞被人刁难,纷纷赶来。

果不其然,刚一进入房舍,便看到以刘诞为首的一众博士和师宜官为首的鸿都门学学子,正隔桌相对,好像在打擂台。

要不说这鸿都门学之人无耻呢?看这情形,师宜官还是在与刘诞比字!

卫觊当下激愤难言。

你一成名已久的书法大家,居然和一少年比字?脸都不要了!

他走上前去,就要将师宜官痛骂一顿。可走到近前,无意中撇到桌上的字迹。

刘诞的字迹他是清楚都,前几日其才书写了落英集序,其字优雅飘逸,如静水深流,好像叫什么行书,乃是刘诞贤弟新创之法,虽好略显稚嫩,但用来记录这雅事,确实在适合不过。

可今日这字……气势开合雄壮,下笔干净利落,字字可见筋骨,当为大家手笔。

感情那日还隐藏了实力?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便是已对刘诞心服口服的卫觊,此时都感到了一股无力,随后心中涌上了与师宜官一般的评价……非人哉!

他此时心中再无怒火,戏谑的望向师宜官,又再看向桌上那字,又看向师宜官。

你倒是写啊。

以你师宜官之名,当为我刘贤弟的垫脚石!

师宜官见卫觊一副看热闹的架势,更是羞愤难言,手中之笔都颤抖起来,想着随便写几个字算了,又舍不得自己的大好名声。

还是刘诞帮他解了围:“我却是忘了,承远兄笔墨珍贵,不欲让外人学了去,怎好在此落笔呢?我看还是算了吧。”

师宜官如释重负,看向刘诞的眼神不自觉柔和起来。

他真的好贴心!

“多谢贤弟谅解。”

师宜官放下笔,对刘诞点头到:“日后都在一起读书学艺,还请贤弟不吝赐教。”

讨论群伍陆彡74彡陆7伍

一场骚乱,在刘诞出手后顷刻解决。

刘洪喜出望外,拍着自家师弟的肩头,柔声说到:“既入我太学,便是同窗,学问交流自然多多益善。好了,今天大家都算是互相认识了,便去熟悉一番环境,准备开课吧。”

他招呼起众人,本次太学为了更好的办学,实行住宿制,别管你家有多远,统一入住太学中,大家同寝同食,别无二致。

一众学子也是今日才知道这个消息,对这个新奇的做法很感兴趣,纷纷要回家收拾行囊。

此处虽有师长,诞更多的是同窗好友,能远离父母管教,大多数学子都十分愿意接受。

“祭酒稍等。”

可卫觊站了出来,朗声到:“承远兄等人虽入太学,但一些规矩还不大清楚。为了人其更好融入我等,在下认为还是先讲清楚为好。”

刘洪眉头紧蹙,这规矩他不都贴在广场上了吗,有什么不清楚的?难不成这卫觊还要给师宜官等人再来个人下马威?

就在刘洪担心卫觊闹出乱子时,却听师宜官说到:“伯觎兄不妨说说什么规矩,若是大家都遵守之,我等自不会例外。”

师宜官累了,好不容易等到刘诞的认可,入了太学,怎么还有卫觊这拦路虎?

读者身份证-伍陆彡74彡陆7伍

罢了罢了,只要这群世家子弟嫩个做到的,多些规矩又有何惧?

便见卫觊轻笑到:“昨日我等与刘贤弟在雒水之畔立誓,入太学后,当将每日所不解之经义默百遍,以明其意,以练其字,不知尔等可否?”

他看向师宜官说出了第一个规矩。

卫觊还是耍了个滑头,将昨日所说所学之经义,改为了不解之经义,将其中数量变得少了许多。

可这也是没办法啊,若真是将所学之经义默写百遍,哪还有其他时间啊?相信刘诞贤弟也可以理解。

果然,他偷偷看向刘诞,见其面色如常,顿时放心不少。

师宜官听后,也是暗自点头。听本以为卫觊会有所刁难,但没想到是如此正常的一个规矩。

默写经义百遍,虽然是多了些,但书法一道他师宜官何曾怕过谁?当下和其余通行对视一番,点头同意了。

卫觊见其同意,又说到:“我等为记录每日对天地、经义、家国只感悟,皆会将自身所思所想化作一篇辞赋,互相传阅探讨,也算一桩雅事。不知尔等可否?”

每日写词作赋?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师宜官一愣,继而心中冷笑。他鸿都门学中何曾少过那辞赋高手?便是他自己,也算擅长此道,当即又应下来。

卫觊见对方仍无异议,笑容更盛,继续说到:“除此之外,我们还与刘贤弟商议,为保持体魄,当每日习武射箭,定期骑马外游,不知尔等,可否?”

这下师宜官犯了难,与世家子弟或边郡将门不同,他们平日里不曾练武,便是骑马也不太熟练,突然每日都要射箭练武,恐怕让人看了笑话。

但话以至此,又怎能坠了士气?

他们数人交换了眼神,一咬牙,便又同意了。

卫觊大喜,这下总算将这些人拉下水了,否则若是每日就他们太学生做这等繁重之事,师宜官等人却能每日得闲,那才叫人心中不忿。

一旁的刘诞面露微笑,他没有想到,自己为说服卫觊等人接受太学改革的说辞,竟被其利用,实行在了所有人身上。

这下太学不仅改革成功,还在开学第一日,彻底内卷起来。

还未开始学习,便已作业如山,便是刘诞都开始为这些人今后的太学生活发起了愁。

至于他自己……卷王又何曾怕过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