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3章 论功行赏

其实对于赵煊来说,杀人不算什么!

杀人无非就是把像是赵野这样的始作俑者给杀死了,可是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腐烂的重文轻武的官职体制和风气。

枢密院已经在元丰改制以后,其实还算是可以,只是随着赵佶的上台,随着蔡京六贼把持了朝堂,他们为了能够迎合赵佶的喜好,开始大肆敛财。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童贯的边军能出现被几千金贼杀的丢盔弃甲,高俅的禁军号称八十万,却拦不住十万金贼铁骑。

蔡京作为东府的宰执,却在民间被百姓们骂惨了。

赵桓上位之后,为了夺权,也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直接除掉了赵佶身边的蔡京等六贼,那完全就是众望所归。

被蔡京等欺辱了很久的大臣们,一个一个都是绝对支持赵桓清算蔡京等人的。

因为只有清算了蔡京这些权臣,他们才能上位。

这就是大宋的朝堂。

谁都想要坐上宰执的位置,都想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文人要是恨起来,其实比武将们更阴险,危害也更大。

武将乱天下。

最后的结果就是改朝换代,终究会出现一个马上帝王,结束乱世,建立王朝。

可文人的心要是黑的,并且掌握了绝对的权柄,他们带来的危害,带来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时间是非常久远,几十年、甚至是可能几百年。

好几代的皇帝,都会被文官们所牵制,从而让天下的黎民百姓遭受更久的苦难。

赵煊打算正好借助这件事情来调查枢密院,清肃整个管理了武将们很长时间的一个官署。

有问题就有借口把它并到军政院这边来。

如此一来,便能够达到他想要改革的目的,废掉一个文官指染军政的官署,有武将们重新自己掌握军政,后期就是要建立专门的军事学院,科举考试也要分为文武两科。

改革不是一刀切,改革一定是步步为营,一步步整改,且要让大部分人找不到反对的借口。

王安石的改革虽然很好,可是步子迈得太大了,直接扯到了自己的大胯。

动了整个大宋话语权者的蛋糕,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抗。

这个反抗在朝堂之上进行了强烈的对决。

而王安石就算是有着皇帝的支持,也无法抵抗他们的进攻。

因为就算是皇帝,也无法对抗这些有话语权的人。

赵煊先是对秦桧不满道:“朕让你来检查百官,你便是这样监察的?若是再有下一次,你这个御史中丞就自己去大理寺接受调查吧!”

秦桧连忙躬身道:“陛下,臣监察失责,请求处罚。”

赵煊沉声道:“罚免俸禄三月,若是还监察不举,朕就直接撤了你的职,换一个人来。”

其实这件事情还真的不怪秦桧。

因为赵野、范讷、黄潜善三人的动作很隐蔽,而且,前面赵楷的事情犯了才没多久。

他们三人也正是借助这个机会,才开始有所动作。

就是想要看一看,赵楷能不能成功。

若是赵楷成功了。

他们就能不这么铤而走险来夺权。

可惜。

赵楷终究还是弱了一些。

直接又吩咐道:“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法司会审,给朕好好查查枢密院。”

御史中丞秦桧、大理寺卿韩肖胄、刑部尚书胡安国出列:“臣等领旨!”

胡安国因为出使西夏议和有功,再加上,其本身的声誉也还算是可以,如今直接就被提拔到了刑部尚书一职。

元丰改制以前,刑部的职权范围比较窄,等到元丰改制以后,刑部的权柄就扩大了不少。

赵煊其实想要安排一个像是海瑞那般大公无私,又像是宋慈那种掌握着洗冤录的人才来担任刑部尚书。

但是到目前为止,他并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只能是让胡安国先来担任刑部尚书,并且也有过敲打,让他一定要清肃整个刑部,如今的刑部分为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司这四个部门。

一共十三个官员,其管理的事务比较多,有一些,还不是刑部主要掌管,比如司门司竟然还会负责道路桥梁等修复和维修等工程上的事情。

当然,赵煊在清楚这些职权分布之后,也在想办法对其进行改革。

但是这个改革肯定是要慢慢地进行。

就像是现在。

大敌当前。

肯定是要先在军政上下手。

至于三司会审,也算是赵煊对审讯制度的一个改革,保证对大臣审讯的一个公正和严格,以防以后出现莫须有的事情发生。

虽然这个技能掌握最为熟练的人是秦桧,不过嘛,他现在可还不敢在赵煊的面前这样做。

因为秦桧也发现,赵煊的手中掌握着很多探子。

就像是赵野、范讷这件事情。

他御史台这边都没有听到太大的风声,却也已经察觉到范讷和黄潜善等元帅府的旧人走的比较近,却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而陛下却能很快就能够察觉到,并且连赵野、范讷身上的陈年旧案都能很快查出来。

那不是一般的厉害!

殿前司也已经成为官家手中一把非常锋利的刀。

对于赵煊而言,借此机会调查枢密院这事还只是个开头,显然要趁着这个空档,让枢密院震几震,然后转移军政权。

赵野、范讷、刘肃,当天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在刑场来了一刀。

听说死之前,还在咒骂黄潜善。

等到他们的事迹上了黑榜之后,又是少不了被百姓们所唾弃。

而对于赵煊杀赵楷一事的风声,也是越来越弱了。

毕竟皇帝杀了一个要造反的亲王,一个想着向金贼投降的亲王,一个卖国求荣要上位的亲王,那是再正常不过了,杀的好,杀的漂亮!

对于百姓们来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陛下杀那些奸臣,杀那些欺压他们的官员,杀那些横行霸道的宗亲。

斩杀赵野、范讷、黄潜善三人,自然也少不了抄家的环节。

当初建立军机院,用了枢密院的那一套,用的也不多,一个是征兵、传递消息、兵力调度、粮草供应、辎重补给。

用着用着,这些官署已经慢慢地变成了军机院的官署,而朝堂之上的枢密院因为不能指染前面的军事、作战计划,所以在很多路的底层,已经被架空了。

军机院的夺权已经完成的差不多,如今张叔夜这位枢密院的同知枢密院事也到了前线捞取军功,加入了军机院,枢密院确实已经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赵煊不养闲人。

二月初,军机院发布了关于此时河北、河东立功名单,也发布了军功奖赏。

从宗泽到几位节度使,再到张宪、王贵、王德、刘錡、张中孚、陈淬、权邦彦、孔彦威、呼延通、解缙、夏侯远……等武将们,就是这凡是参战了的战士、民兵等,都得到了赏赐。

黑榜上的赵野、范讷、黄潜善等人被百姓骂的已经是能够遗臭万年了,这之后没几天,迎来的是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

从名将到中层军官到基层士兵的故事,在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都在邸报的版面占有一席之地。

赵煊也趁机对一批新人进行了大规模的提拔。

岳飞,赐冠军大将军,正三品。

李彦仙、韩世忠也都提到了正三品、王渊、张俊已经是正四品,而其他人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拔。

各地的抚恤金也陆陆续续在调运、安排分发。

这一次战死的将士自然要得到安抚,这个安抚早已经开始进行了。

赵煊就是要让将士们看到,他们为国战死之后,家人也能得到一笔抚恤金,也会有赔偿,并且,这个赔偿一定会发放给那些战死的将士们的家人手中。

他想要慢慢地培养将士们心中的一个荣誉感,从而培养他们忠君爱国之心。

想要培养一个真正的战士,一个真正的军人,那就必须要培养思想,只有思想进步了,并且这个思想是一个皇帝所需要的,那才是真正忠君爱国。

抚恤金是朝廷重新组建军政体系最重要的一环,不可有误。

赵煊开始重视将士,重视武将们之后,朝廷之上的风向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毕竟很多人都已经算是主战派了,主战派的官员们自然也都清楚,若想要主战,那就一定要让武夫们能够在前线带兵打仗,并且能够取胜。

如此一来,他们的主战思想,才能够彻底压制其他的思想,也能够得到民间的声援,得到士子们的支持。

当朝廷的表面功夫是做足了,也引导百姓们慢慢淡化对士兵的歧视。

至于充军这种处罚已经从宋刑统去除了,赵煊早已经喊出,大宋的大军就是大宋对外的刀,这把刀,一定要纯粹纯洁,不能有一丝的玷污,那些个犯了罪的罪人直接充军,那就是对军人的侮辱。

大宋的军人应该是大宋的英雄,而不是一些犯了罪的罪人。

除此之外。

还有刺字这种规定也被去除。

当兵应该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

而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以前治军不严,军中大部分都是混子,此前,那范琼竟然还纵容那些将士当街抢夺百姓的家产,这种事情本来在高俅掌权的时候就养成了,甚至是以前都有。

然而现在不行了,赵煊告诉了宗泽、李彦仙、韩世忠、岳飞等人,治军一定要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曲端和岳飞两人治军都非常严格,不过嘛,曲端这个人是因为他的性格,治军严格是不想有人不听从他的号令,完全就是把将士们当做是自己的私兵一样,而岳飞不同,他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大军,更好地带兵打仗,虽然非常严,却还是有着情理情义。

安抚、犒劳、论功行赏在进行之中,有着宗泽在主持,出不了大乱子。

不过,赵煊还记得一件事,那就是宗泽似乎死的早,好像是赵构当了两年的皇帝后,病死东京城。

宗泽镇守东京城两年时间,期间请求赵构能够带着行在回到东京城,建立大宋朝廷。

可惜,赵构觉得东京城距离金贼太近了,怕自己走上了爹和大哥的老路,所以一直没去。

两年之后,宗泽病死东京城。

而之后,似乎有一个叫做杜什么的将军成为了东京留守,却只是守了几个月吧,然后在金贼攻城的时候,直接凿开了黄河,大水冲击之下,开封成为了一片汪洋。

而很多百姓也因此遭受灾难,哀嚎遍野。

那个姓杜的东京留守只是为了逃命,为了阻拦金贼的追击,就这么毫无底线地凿开了河堤。

本来,治理黄河就是一个千古难题。

黄河决堤也一直影响着黄河南边的百姓,朝廷也一直在加固河堤。

却因为姓杜的那一凿,直接前功尽弃。

赵煊想到这些,就打算在今年局势稳定,金贼彻底退兵之后,就让宗泽回到朝廷。

一来,是因为军机院要是完全架空枢密院,朝堂之上必然要有人,宗泽在东京依然可以制定战略,也可以更好地为前线的大军服务,保障后勤。

二来,也是要宗泽可以养一养身体,不必那么的劳累。

活着的宗泽,远远要比积劳成疾,没几年就病死的宗泽要有着更大的价值。

只不过,现在还不行。

……

赵鼎、胡寅接下了李纲的赋税担子,完成了靖康二年的赋税收取。

赵煊看完那份账单,问道:“你们的意思是有人隐瞒了田产,并且还有不少州县出现偷税漏税,还有做假账簿的是事情?”

赵鼎看了看胡寅,回道:“回陛下,是的,隐瞒田产者大多是上户、官田,还有一些是为了避税,把田卖了,主动成为佃户。”

赵煊却疑惑了,“主动成为佃户是何意?”

胡寅回道:“因为这些上户家中人丁减少,已经无力支撑赋税,便只好卖掉自己手中的田产,还有一些,可能是有乡绅再故意逼迫,吞掉他们手中的田产,从而占据更多的田地。”

“因为这些乡绅手中有钱,买下田产之后,也可以有法子避税,就肆意妄为。”

“同时,他们手中也会收留一些农户,让他们帮他耕地,到时候,收了粮食,可以高价卖给粮商。”

“如此这般,乡绅们也就越来越有钱了。”

赵鼎则是补充道:“这种现象并非是一州一县,几乎各个地方都有。”

赵煊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他只知道土地兼并对于帝王的统治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很容易引起农民起义。

毕竟现在还是一个农耕文明的时代,土地对于百姓,对于大宋来说十分的关键。

因为只有粮食多了,才能养育更多的人。

人多了。

才有世界。

大宋的人口似乎连大明时期都比不上啊!

现在前线的粮食供给,相当一部分是朝廷用钱买,还有一部分是用入中法兑换。

朝廷今年收上来的粮食其实并不是很多,因为百姓们苦啊,他在去年金贼撤出东京城之后,安排李纲收取靖康元年的赋税的时候,就已经下令了,要减轻赋税,要施以仁政,要给百姓们一口饭吃,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所以就算是再怎么缺粮,也没有强行征收,后面都是从粮商手中买过来的。

当然,这个价格,也是赵煊让王宗濋去打听过了,直接高出他们买粮时候的三文。

这已经让粮商们赚的盆满钵满了。

谁要是贪心,觉得朝廷给少了,不卖?

那很好办。

查。

王宗濋的殿前司、秦桧的御史台、大理寺的韩肖胄三方调查,连他偷看妇人洗澡这种事情,都能给他调查出来!

然后就是按罪论处,直接定罪和抄家,一切家产,全部充公。

只要是乖乖听话,愿意配合,也愿意卖粮食,赵煊是不会让人办他的。

只是面对这种遍地都是的现象。

就不太好办了。

法不责众。

赵煊对赵鼎和胡寅二人问道:“二位相公可有好的建议?”

赵鼎沉思片刻,回道:“陛下,臣以为,当先废除官户,因为官户拥有着免税之权,一些五等户无奈之下,就喜欢把家中的田产卖给这些官户,因为官户们愿意收,并且也有钱。”

赵鼎又有一些为难地说道:“只是……”

赵煊微微蹙眉说道:“只是什么?”

赵鼎连忙解释道:“当年王介甫便是臣这般做的,不过,因为太多人反对,朝堂上下都不满此等做法,最终只能作罢。”

原来如此。

王安石已经做过了啊。

赵煊是读过王安石改革的一些书籍的,只是,有一些内容还是晦涩难懂,在一开始,也并未想到这一点上。

赵鼎这么一提示,赵煊还真的想起来了。

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这是王安石的话。

王安石的改革中,就有着青苗法和免役法,只不过,这两个法都失败了。

青苗法的设立背景是因为“常平仓”的失效。这些官方仓房本应履行丰收时购粮储藏,饥荒时平价放粮,平抑粮价的作用,但到神宗朝时,各地官吏“厌籴粜之烦”,“不为急务”,常平仓要么变成一堆闲置的空仓,要么被挪作他用,完全失去了设立时的目的。

常平仓失效,剥削可没有失效,而且还愈演愈烈。于是,青苗法应运而生,旨在由官方出面,解决农民青黄不接时的生计问题。

地主们开始要加收一部分青苗钱,而农民因为青苗钱减少了高利贷。

至于放高利贷的人是谁,那自然是不言而喻。

他们着急了。

就开始强烈反对青苗法。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也想到了规避青苗法的法子,那就是提高粮价,预支青苗钱,甚至是在开支青苗钱的旁边设置青楼和酒肆,诱导人消费。

如此一来,青苗法在下面的对策和恶心之下,还有朝堂官员以及世家大族的那些有话语权的人的反对之下被废除了。

想到王安石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特别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若是改革,等到几百年后,换了个昏庸的后人又给改了,岂不是白干了?

不过嘛。

赵煊还是那个心思。

做肯定是要做的。

来都来了。

岂能什么都不做。

我死之后,那管他洪水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