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皋兰山下 > 第一百零二章 江湖好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胡将军等人伏在山脊后面,有上百名江湖好汉从山下的谷口纵马通过,向北奔去。

胡将军将使团留在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只挑出几个武功不错的燕王嫡系,随自己混入边军巡逻的队伍里,行到荒野处便脱离队伍。

跑了一天,又大幅向西绕了一圈,回到离边境五十里左右的山区。等追兵过去后,再根据他们的追踪方向,决定去哪个部落。

果然江湖好汉随后赶到,径直向前追去。他们得到消息时已经晚了一步,便马不停蹄向北追踪。一定不能让他们深入草原,要赶在与部落接触之前剿杀。

见追兵已经跑远,正打算下山,就见远处尘土飞扬,显然有大队骑兵向这边运动。

不多时江湖好汉又跑回山下,头领大喊:对方速度太快,边军根本来不及反应,你们两个换匹好马,赶去给边军报信,一刻都不敢耽搁。我等留在此地,拖住他们。

那两位马上和别人换了马匹,打马向边境跑去。旁边有人道:老大,对方人多势众,就我们这些人拖不了多久。

头领道:能拖一刻算一刻,不然让蒙古军打破甘州城,伤亡会更大。众好汉下马,从山坡推下石块,滚落到山谷中间,指望能阻断通道。

蒙古军全都是骑兵,行动迅速,站在山上已经能看到对方的先头部队。

头领分出一部分手下,在山谷两则的边坡上构筑防御工事。

胡将军所在的山脊远比江湖好汉的高,从上面俯瞰他们正紧张有序的忙碌。侍卫中有一人道:这些人应该不是江湖好汉。

另一人道:我看也不像,这明摆着就是久经沙场的战士。

方生道:是些血性汉子,只是在谷口阻拦有失计议。

众侍卫心想你一个书生,竟然质疑起军士作战。有一人不无嘲讽的语气道:那依方先生高见,应该怎么防守。

方生道:人数太少,用封闭谷口的方式阻拦,对方很轻松就能攻破,应该埋伏在山谷中间,用疑兵之计惊退对方,让对方以为大明早有准备,专等他们到来。

这几个侍卫都是老兵,经历沙场无数,听方生如此分析,恍然明白过来,确实如他所说,赞叹一个读书人能有些见解。

胡将军笑道:你们真以为他是个书呆子吗,这位以前可是名震州府的大土匪。朝廷围剿了很多次都被人家击退,就连兰州卫指挥使亲自带兵去,都讨不了好。要不是我和他早就是朋友,这次亲自进山,才说动他投靠朝廷,为大明效力。不然人家现在还带着兄弟们啸聚山林呢。

众侍卫心惊,万料不到眼前的这个平平无奇、斯文儒雅的读书人,原来是个悍匪。尽皆拜服。

方生对朋友的吹捧很是无语,但知他自有用意,只能默认。

山下的人一边忙碌一边痛骂:这姓胡的也是朝廷命官,怎能如此不知廉耻,皇上不计前嫌,提拔他成了二品大员。他现在却勾结蒙古人攻打大明。真是个忘恩负义的狗东西。

另一人道:不应该吧,胡将军素有威名,我听说他曾经在兰州亲手杀死过蒙古王子,现在这么高的位置,和蒙古勾结能有什么好处。

先前说话的那个道:你懂个屁,他姓胡的在兰州当指挥使时,就和蒙古各部落勾勾搭搭,不清不楚。现在看老大成大官了,他杀死的那个王子的弟弟又成了顺义王,这两家都是朝廷的当红人物,如果合谋向他寻仇,还有他的活路吗,可不就先下手为强。

有年纪稍大点的好汉道:人都是会变的,他们这些降将的日子不好过,想找个去路也是有可能的。更何况他和老大有深仇大恨,两个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只是这胡将军威名赫赫,身为汉人,却为了一己私利,破坏朝廷大计,甘愿当个狗汉奸,唉,人心难测啊。

领头的骂道:别他妈的逼逼叨叨,赶紧干活。

三个侍卫互相看看,又转头望向胡将军,悄声道:胡同知,这是何意。

胡将军不予理睬,只远远望着冲来的敌兵。足有千骑,迅即便到了山口。敌将见山谷两侧有人防守,有些意外,这是属于蒙古境内,大明的军队怎么跑这地方来了。

副将也赶过来,见有人设伏,慌张道:突袭如此隐秘,甘肃镇怎么会提前有准备。又白跑一趟,您先撒,我断后。

敌将摆摆手,切慢,我看这个埋伏有些蹊跷。

副将又凑过来,敌将道:此处山谷是打击甘州最近的通道,整条山谷有几里长,如果是埋伏应该在山谷中间布置兵力,这些人怎么浪费这么好的地型,而在谷口阻拦。

副将道:会不会是明军斥候,过来刺探军情,遭遇我大军,仓促间来不及跑,只能守在这里。

敌将道:看规模,应该如你所说,但这点人能挡住谁。

副将道:会不会故意拖延时间,好给明军报信。

敌将道:有道理,不管怎么样,先把这些人打掉再说。你带人试探一下,速去速回。

副将带一队骑兵冲锋,冲到谷口,果然两侧滚下飞石,有几名军士让砸落马下。不做纠缠,掉转马头跑出对方攻击范围。

敌将道:你猜得不错,应该是斥候,人数不多,普通江湖客的装扮。

当即令一小队下马,持盾牌钢刀登山,江湖客这边人数虽少,但有地理之便,满山都是碎石,只要敌军靠后,大小的石头便向他们头上招呼,蒙古军队的数次冲坡均告失败。山坡上留下几十具尸体。

虽然没拿下谷口,但也彻底暴露了自己的实力。

敌将挥挥手,神箭手整体前压,逼近谷口,个个弯弓搭箭,指向山坡。又派出一队,下马持盾冲坡。副将挑选了一些精锐,由他亲自带队,持盾待命。

前一队冲到半坡,照例大小的石头飞下,士兵惨叫连连,但山坡上也接连发出惨呼,只要他们举着石头一露头,下面的神箭手立即发箭,几个同时对付一个目标,瞬间压的对方不敢攻击。山上虽然也有少量箭枝,但和扔石头一样的待遇,只要露头立即中招。

蒙军趁势冲上山坡,江湖好汉手持钢刀躲在构筑的工事后面,待对方冲到切近,头领大喝一声,众人跃出战壕,与蒙军展开近身肉搏,虽然人数偏少,但个个悍勇异常,加之居高临下,蒙古军接连中刀滚下山坡。

两边混杂在一起,神箭手没办法发箭,只能焦急等待。

敌将向副将挥了挥手,副将立即带队冲杀,行到山脚,突然发令,弓箭手向坡顶齐射。

好家伙,已经不管坡上还有好些自己人,要将这些连同江湖好汉全杀了,然后让副将趁势拿下阵地。

一轮齐射,坡顶上不管蒙古兵还是汉人,都伤亡惨重,尤其是蒙古兵,他们背对着神箭手,躲都没办法躲,反而江湖好汉们因为有蒙古兵阻挡,损失没那么严重。

不等他们喘息,众神箭手又准备发箭,这次没了阻挡,江湖好汉全都暴露在射手的攻击范围。

退无可退,避无可避,攻无可攻,众好汉彻底绝望了。

就听敌将大喊:不得发箭,停止进攻。

再一轮齐射就能解决战斗,老大怎么下令停止了,副将诧异的回头张望,就见有一汉子和老大同骑一匹马,手中长剑正搭在老大脖子上。

使团几位站在山顶上,观望山下的惨烈战况,蒙古军一波又一波的冲锋,江湖好汉人数虽少,但不落下风,借助地利优势给对手造成巨大伤亡,这小小的山坡竟一时攻不下。

方生道:对方如果弓箭手压制,再让步兵上前对决,守御一方便无法远距离攻击,只能等对方靠近肉搏,但这样就失去隐蔽,对方连续冲击必然的失,再或者更快的办法是双方混战时让神箭手齐射,不出两轮,就能拿下山口。

当真是心有灵犀,他刚说完,敌将便下令神箭手压到山坡下面。后面的情况和他说的一模一样。

众侍卫惊骇,果然是悍匪出身,真有些门道。

胡将军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方生道:如果是以前,我定主张下去救援,与众好汉并肩作战,痛痛快快的杀他一场,虽死犹荣,死得其所。

众侍卫赞叹,方先生血性。

胡将军道:以前是这样,现在呢,你又做何选择。

方生道:使团有更重要的任务,不能轻率赴死。就我们几个,冲下去扭转不了局面,除了了却心头激愤,别无他用。

胡将军点点头,仔细观察山下的情形。

此时敌将把神箭手全布置在前面,身边精锐交给副将准备冲阵。其他军士押在后方,只他一人一骑,立在中间的空档。

机不可失,胡将军纵身跳下悬崖,中途在几处突石借力,三两下便纵跃到敌将切近。

身后军士突见空中飞下一人,惊的大呼小叫,敌将正全神关注山坡上的战局,听身后军士喧哗,转头看,却见自己马上多了一个人,惊骇间,就觉得脖子上一凉,紧接着全身都跟着凉透了,幸亏刚才头转的慢,不然自己就把自己的头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