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能连接一千年后 > 第一百七十三章 来自吐蕃的使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七十三章 来自吐蕃的使节

朴不成在三家村呆了足够十天的时间,最终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他既不能改变卢见增的想法,也没有办法见到苏落。而且他也清楚,他们从苏落这儿购买了武器,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他们最终还是要被倭国给打败的。

因为倭国也同样有着虎蹲炮,而且数量比他们还要多。

他们能够拿出来的银子,也只够他们购买两千发炮弹,五十架虎蹲炮。

指望靠着这些武器,就能够挡得住倭国的进攻,是不能的。

算上他们之前从苏落的手中购买虎蹲炮,也不过是两百架而已,但是倭国的虎蹲炮数量可是超过他们数倍不止,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的炮弹数量更是远远不如。

他们之前能够挡得住渤海国的攻击,完全是因为渤海国没有虎蹲炮的缘故。

在面对同等武器装备的对手,新罗的表现就是一堆狗屎。

即便是后世出现的战俘奥运会,棒子也是跑得最快的。据说长跑冠军都是棒子国的人。

朴不成带着无限的懊恼回到了新罗。

新罗朝堂上下,都是痛哭连天。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苏落竟然会完全不打算援救他们。

“王上,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跟倭人求和了。”朴不成给新罗国王一个建议。

这也是目前来说,唯一可行的建议了。

苏落在经过一年的发展之后,终于开始了向南的扩张。

当前义勇军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两万五千人。

这个数量,若是在以前,对于一个开疆扩土的霸主而言,完全不够,只能够发挥出很小的作用。

但是对于义勇军而言,这两万军队,足以媲美百万大军了。

苏落将一万军队直接开拔,同时跟在军队后面的是铁路的工人。

每当占领一个地方,他们就将铁路铺到什么地方。

尽管这一万人具有摧枯拉朽的气势,但是他们并没有盲目突进。

主持南下进攻的,是刘三胖。

这也是义勇军少有的大兵团作战了。

对于义勇军,一个师,便足以称得上大兵团作战了。

李璘在知道苏落对自己的进攻之后,更是勃然大怒。他也曾经派出了十万大军与义勇军进行对峙,但是仅仅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这十万大军便瞬间崩溃。

义勇军几乎是兵不血刃便占领了金陵,随后又占领了扬州。

江北一带,便都被纳入到了苏唐的疆域。

苏落将这个地方设置了江北郡,将郡治设在了金陵。这个郡大多为江苏和安徽的北部。

刘三胖率领义勇军在金陵驻扎,而被派到金陵来当太守的,乃是刘宴。

他是中唐时候的一个官员,而且极为擅长经济。

当时韦见素来到三家村时,其中一个随属的官员便是刘宴。

而今李唐已经不复存在。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苏唐的官员。

他在官员培训班进修的时候,便是深受苏落的赏识,因此在考核成功之后,便迅速的升官。

因此在刘三胖打下金陵,苏落设置江北郡后,便将刘宴安排到江北郡担任太守。

毕竟这个地方,也算是粮仓之一。

将刘宴放在这儿,苏落也稍微放心。

毕竟苏落手底下可用的官员并不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培养一个人才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苏落开办的学校里的学生,要想等到他们真正成才能够独当一面,最少也还得三四年的功夫,毕竟他们之中学的最好的,也只是到了后世高中的阶段。

而为了改变人们对于官员的陈旧观念,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人们对于科学技术,也就是世人所说的奇技淫巧的重视。苏落还特别成立了一个科学院,跟翰林院并举,科学院的院长,乃是三品的职衔。

这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官员的顶峰了。

而能够入选科学院的院士,最少也是七品的职衔。

由于科学院没有人数的限制,因此很多想要当官的人,便开始打起了院士的主意。

只不过苏落对入选院士,设定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再加上入选的名单最终都是由苏落审定的,所以很多想要投机取巧的人,都被挡在了门外。

苏落也很清楚,单纯靠着所谓的清官式管理,是根本无法长久的。

所以他在科学院设置了非常严格的审定程序,没有人可以直接决定院士的人选。

无论是初审还是复审,每一层都各有三个独立的机构,进行交叉审核。

而即便是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苏落也只有去掉人选的权力,而没有增加人选的权力。

这也使得科学院的运作,一直非常的的顺利,而里面入选的院士,也都是货真价实的。当然跟后世的无法相比,但是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一时人杰了。

刘宴来到金陵之后,便开始进行各项改革。

户册登记和政府机构的精简,都是最先开始的工作。

为了能够保证刘宴改革的顺利,苏落还给刘宴配备了两百人的警察队伍。

他们虽然没有义勇军的军职,但同样是可以配枪的,只不过他们手中的都是燧发枪。

这些警察都是在参加义勇军的考核时候被淘汰下来的。

苏落便将这些淘汰的人选,组建了一个警察部队。

毕竟义勇军不负责治安,苏落便将地方治安都交给警察。而原先的衙役体系,则是被苏落给裁撤掉了。

而原本在县衙里工作的衙役,则是被苏落改编为了民警。

他们当然也负责治安,只不过他们是不能配枪的。

刘宴同时也开始在江北郡建设工厂,以及向农民推广化肥。

此时的化肥,是一种磷肥。采用的是后世的劳斯用硫酸处理磷矿石的办法,制造出来的磷肥。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化肥。

苏落之所以使用这个方法,当然还是因为这个方法相比于其他的化肥更为简单。

因为磷肥的出现。苏唐六郡的粮食生产几乎是翻了一番。

刘宴将磷肥的推广,当做他的一个重要政绩来看待。

他甚至开始的时候,以免费发放的方式,向农民推介磷肥。

刘三胖在扬州休整过后,便开始向着庐州进发,兵不血刃就攻下了庐州。随后便是直逼江夏。

李璘顿时恐慌起来。

他将李台卿等人喊了过来,向众人问道:“如今苏落大军逼近,我们当如何应对?”

在派出十万大军,但是惨遭失败之后,李璘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锐气,也完全不相信自己能够战胜义勇军了。

他现在最希望的是,能够多苟延残喘一会儿,便苟延残喘一会儿。

李台卿闻言,轻声说道:“如今苏落势头强盛,根本不是我们能够与之匹敌的,若是我们与义勇硬抗,如同人鸡蛋碰石头,只会是粉身碎骨。但是我们与他求和,也已是没有任何的可能。”

蔡垧闻言,却是冷笑道:“李大人,空话白话,无用之话,倒是说的顺溜。你说了这么多,却不知我们的该是如何做呢?”

李台卿看向蔡垧,却是冷笑道:“蔡大人讥笑在下腹内空空,但不知你可有什么高见?”

蔡垧自从幕后破坏苏落的矿山被发现之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便非常的不对。

用李台卿的话来说,他简直就是一个疯子。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迁都。”蔡垧缓缓说道,“如今义勇军已经兵临江夏。距离江陵更是咫尺之遥,可谓是危险重重。所以我们当务之急便是迁都,先要离开险地才是。”

李璘闻言,便急忙问道:“以蔡大人的意思,我们当迁都何处为好?”

蔡垧摇头晃脑,高声说道:“如今有个去处,乃是绝佳之地,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处于万全之地。”

李璘倒是有些惊讶。

难道世上还有这样的好地方?

“不知蔡大人所说的这个万全之地,到底是何处?”

蔡垧微笑道:“自然是杭州。既有钱塘天险,若事情紧急,亦可以从海上避难,前往两广。可谓是迁都的绝佳之地。而且杭州还是古越国的都城,富庶繁华,比之江陵而言,足可以说是天堂之地了。”

李璘闻言,倒是有些跃跃欲试了。

而就在李璘准备逃往杭州的时候,三家村却是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来自的吐蕃的使节。

他们是前来求亲的。

卢见增看着孟达莱递过来的国书,却是忍住笑意,轻声说道:“贵使前来的目的,我已经知道,但是此事我们是不会同意的。若是贵使没有其他的要事,便是可以打道回国了。”

他将国书还给了孟达莱。

孟达莱闻言一怔,便是高声说道:“你还没有将国书交给苏先生,何以便如此言之凿凿?”

卢见增心中忍不住冷笑道:“若是苏落看到这份国书,怕是没有我这样的好脾气了。”

他深知苏落是最讨厌和亲的,深至是深恶痛绝的程度。

连契丹前来和亲,大汗的女儿虽然被他留下来,但是和亲事情却被他给拒绝了。

而吐蕃更是想要求娶苏唐的公主,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要知道目前苏唐的公主。也只有一人而已。

“贵使,我还是好言相劝,此事万万不可能成功的。你们若是想要购买武器,或者是前来做生意都没有任何的额问题,但是想要和亲,则是万万不可能的。”卢见增轻声说道,“你们若是执意如此,也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了。”

孟达莱颜色阴沉,高声说道:“昔日天可汗尚且派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难道苏先生还比天可汗更加圣明吗?”

卢见增闻言,瞬间面色阴沉下来。

“苏先生自是不敢比于太宗皇帝,故此更加不可能会与蛮夷和亲。”卢见增冷声说道,“贵使最好还是速速离开三家村。否则的话,我将不会保证你们的额的人身安全。”

卢见增这话,便是有些威胁的意味在里面了。

孟达莱面色阴沉,沉声说道:“看来卢大人,是执意要与吐蕃作对了?”

卢见增冷笑道:“区区吐蕃而已。”

孟达莱站起身来,高声说道:“希望你不要为这句话后悔。”

吐蕃使臣无功而返,甚至是碰的一鼻子灰。他们原本以为他们前来和亲,苏落定然是欢欢喜喜。此时的吐蕃的确显示出衰弱的迹象。

但是吐蕃地处高寒,已经不属于易攻难守,那是根本无法攻守的地方。

大唐曾经与吐蕃征战数次,尽管能够取胜,却也无法在吐蕃久住,过不了多少时日,士兵们还开始出现各种高原反应。

这也是吐蕃能够矗立近百余年的原因。

不过苏落对吐蕃没有任何兴趣,至少现在是没有兴趣的。当然吐蕃他是肯定要纳为版图的,只不过吐蕃太过于的高寒,可供利用的资源实在太少,这个时候对吐蕃动武,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属于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蠢事。

毕竟现在苏落占据的地盘,连后世的华夏的五分之一都还没有。

南方更是还有广袤的土地。

至少在先后顺序上,吐蕃是处于非常靠后的位置的。

吐蕃使臣的到来,苏落是知道,而且他们不欢而散,苏落同样也是知道的,

不过他并没有在意。如今吐蕃与苏唐交界的位置,也只有长安临近的疆域。

而这个地方的防御,苏落是不担心的,因为他在长安设置了一个热气球,长安城更是配备了三十架红衣大炮。

驻守的义勇军,更是高达一千五百人。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吐蕃攻入长安,大肆烧杀抢掠的事情,如今已经完全不可能再发生了。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苏落还是给长安城,再度运去了一万发炮弹和一个热气球。

吐蕃的使臣前脚刚走,渤海国的使臣后脚便来到了三家村。

他们是前来纳贡称臣的。

同时他们也是来和亲的,只不过是渤海国的孙女,想要嫁给苏落。

渤海国跟契丹,是存在世仇的。

当他们听到契丹可汗的女儿送到了三家村。他们便感到十分的恐慌。

尽管知道苏落并没有纳契丹可汗的女儿为妻,但却丝毫不能消除他们的恐慌。

于是他们便也将渤海国王的孙女送来给苏落。

但是让苏落感到无语的是,这个小姑娘还只有十二岁而已。

比自己的妹妹还小了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