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殿下。”帷幕外的人屈膝跪下,佩剑落在地上,剑柄处松叶状镌刻纹从帷幕下透出。

帷幕内的人没有接话,但主仆之间似乎很有默契。

下属:“东宫那边也在寻找望天树,我们要不要放出消息?还有就是,六殿下,八殿下和十四殿下那边的人都已经有所动作,我们......?”

“无妨。消息传到万家去。”

“是。”下属领命退下。

偌大的房间内便没有了动静,香炉中飘出松叶的幽香沁冷,房间的主人端坐在桌前,对着一副画像出神。

画像上少年儿郎丰神俊逸,眉目温润,周身透露出书生的儒雅气质。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丝竹声声入耳,喧闹又扰人心绪,长青在江南多见温声软语的水乡女儿,还有江南的琵琶声声婉转。

很少见到中原京都这般繁华,兴冲冲的从马车帘子往外看,兴高采烈,“公主,这京城当真是繁华迷人眼。”即便是过了重阳,闹市中也还是又隐约的茱萸香。

永宁公主现在可不是将养在江南的女儿家,她内里本就是顾家的女儿。

自小就是在京城长大的,顾家也是在她嫁入东宫之后才迁居边城的,这等美景自然没什么值得欣喜的。

马车出了城不久便安静下来了。

“还有约莫两个时辰就到了。”折柳稳重,自打上次被墨瑾敲打过之后,做事情也更是像模像样了。

想到此行目的,折柳道:“公主,我们的人在感业寺遇到了六皇子、八皇子和十四皇子。”

香炉中点了辟寒香,本就微凉刚刚适宜的天气,马车中却更加温暖一些,折柳练武之人,热的脸色红润。

墨瑾周身舒适,手中握了一卷书,听此言,嘴角凝着笑意。

把书卷放到手边,倚着铺了鹅毛填成的蜀锦软榻。

泰安王府就永宁公主这一位嫡女,泰安亲王又是权臣,手里有兵权。永宁公主又备受皇帝荣宠,及笄之前回京,难免不叫人动心,以她这般家世,婚配自然也是从天家儿郎中挑选的。

自会有人按捺不住。

长青啐道:“公主还未及笄,便有人打上主意了。”

“皇权之争,从来都是卧薪尝胆,多年布局。”墨瑾见怪不怪,裴景同一出生就是太子,她前世嫁入东宫,三年数千日夜,不知道多少人多少算计要把太子拉下位。

她半垂眼帘,斜倚美人榻,此番出行穿的素净,看上去高贵而典雅。

这样的姿仪风情,长青一个女子看到都忍不住心动,这是公主从未有过的模样。

先前的公主待她亲厚,人也温婉,现在公主仍旧亲厚她,只是却多了一些孤高冷傲的感觉。

言语之间,也多谋略大局,聪慧不已。

“汉武帝年少尚馆陶公主独女,并许金屋藏娇之誓。”墨瑾嘴角噙着浅淡笑意,“得到了窦太后青睐,馆陶公主和陈氏倾囊相助终成大业。”

泰安王府和圣上的青睐。

她又何尝不是下一个陈阿娇呢?

“馆陶公主和陈氏辅佐武帝,功高震主。”折柳皱着眉头,看的分明,正如那日墨瑾说的那样,泰安王府也会是今上心头的一根刺,若辅佐新帝登基,泰安王府便是新帝第一个铲除的。

墨瑾不轻不重的嗤笑一声,“顾家刚倒,如今对泰安王府出手便是司马昭之心了,天下初定,功臣不少,唇亡齿寒的到底,我们的陛下比我们清楚。”

她无意多说,索性闭眼,思量来感业寺的这几方势力。

出乎意料的居然是东宫竟无动作,裴景同这个枕边人,有时候真是让她看不懂。

王朝平定后,天下分了几大势力,最初只是跟随今上起事,乱世中立了大功成了勋贵。

如今时间久了,人的野心也不能安于现状了。

顾家是武将名门,镇守边城,手里有重兵,边陲安定,百姓赞颂,在这个乱世中,谁免除百姓战争之苦谁便是民心所向,君王威严自然是容不下民心有失,顾家便是鸡。

杀鸡儆猴,余下的万家、李家、程家以及齐家,自然是要收敛一段时间的。

而这段时间,正是对那个位置有心的人,可以经营的余地。

东宫有主,除了追随东宫的人最多之外,如今便还有六皇子当朝赞颂声最是高昂,六皇子裴越泽,字不从景字辈,是今上征伐乱世时,流亡塞北被一农户女子而救。

伤好之后,皇上回了京师即位,女子身怀六甲,远赴中原寻夫,六皇子便是在乱世初定的时候生在中原的。

见多了流亡,和难民生活过,深知路有冻死骨,百姓不易,被今上认回之后,便惠泽百姓,多行善举,深得民心。

母亲在乱世中流离,和皇上相认后没几年便病故了,封了妃,许是因为惭愧,六皇子早早就封了仁贤亲王,仁贤二字,便是皇帝给的最大的殊荣。

八皇子生母尊贵,钟鸣鼎食之家,先祖更是当过先唐阁老,温婉大方,知书达理,很是受皇帝尊重,八皇子才学武略都很是拔尖。

十四皇子是墨瑾前世见过几面的皇子,他同太子走得更近一些,跟随太子和顾家上过战场,几次出击瓦拉部落均大胜。

而六皇子认回来之后,在皇贵妃膝下养过几年,生母虽逝世,背后却有皇贵妃在今上面前得脸。

这几方势力,眼下势均力敌,除了勋贵支持,泰安王府将会是很大的一个变数。

六皇子、八皇子、十四皇子又是尚未有正妃的,迎娶永宁公主也不会显得委屈了泰安王府。

“感业寺就要到了。”长青取出披风,收了墨瑾榻上的书,为墨瑾理好裙摆。

“公主。”折柳递给她一个火信子,“以防万一,今日千春和千夏都在感业寺附近,我会一直在您身边,倘若有变,您便打开折子,千春和千夏便会进来寻您。”

多方势力掺杂,谁也不能保证,会有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除了永宁公主,平衡势力。

刀剑无眼,墨瑾的身体又是禁不住动荡的。

墨瑾没有多言,接过火信子,揣到袖中。泰安王府其实早就安排了人过来,只不过墨瑾对泰安王还未完全了解,还是保险起见安插了自己的人。

长青先行下了马车,墨瑾刚出马车,便伸过来一只手,“永宁公主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