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川东往事 > 第一章 时移世异,万象更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章 时移世异,万象更新

话说王家人在芭粽山上,经过十几辈人的繁衍生息,到民国初期,已是当地有着两百多号人的大户,靠着祖辈开垦的上百亩良田,以及后面陆续开垦的林地,自食其力的同时,也把部分田地租给了一些佃户,收取些抽成。虽然是大户,但王家向来秉承着祖训,乐善好施,注重诗书礼仪,不仅自家子孙必须上学念书,也帮扶着山上穷苦人家、佃户的娃娃上学堂识字,山上青年个个写得一手好字。

这不,王老太爷刚给娃子们讲完祖辈垦荒的故事,就从山顶大柏树往下走,他要再去山对面,劝劝李寡妇,把她家独苗李二娃送去张家学堂念书。

刚走到李家院子边,正剥玉米粒的李寡妇抬头一看王老太爷又来了,就心知是什么事,她赶紧端着一盆玉米就躲进了家里,冲着外面王老太爷喊道:“老爷子,我们家二娃只是个放牛娃,即使去上学堂,能念书识字又能有什么出息?自从他爹去了后,家里就我一人里外操持着,他不去帮我多种点地,多打点粮,到时候拿什么去娶媳妇儿?”。

这王老太爷没有好气的回道:“真是妇人之见!全山哪一家娃不认得几个大字?就你家二娃十几岁了,还斗大的字不识得一个,我看你好意思出门去摆道这事?我看二娃他爹要是泉下有知,定要被你气死过去!”。这李寡妇又说道:“他好意思气我,年纪轻轻就丢下我们娘俩走了,我要是他,都不好意思再见到!”。这王老太爷又劝道:“我知道你家日子苦,所以平日里我们王家也愿意跟乡邻们一起照顾接济你们,但是这娃娃上学堂的事是大事,这个不容得你推脱。”,说完王老太爷又用商量的语气说道:“虽然我们王家有祖训,不能帮别人家垫付学费,怕的就是这家娃娃上学堂不用心,但是如果你家二娃去念书,我可以减免你家的租子。这个不亏吧?我再去给张家打下招呼,你家二娃农忙时节可以白天放牛种地,晚上去张家学,这总成吧!”。

这李寡妇一听能减免租子,立马就来了兴趣,这可是实打实的恩惠,于是不好意思的探出头来问道:“王老爷子,减免我家的租子,你可是当真的?”,这王老太爷又气又恼的说道:“当然当真,你肯送你家二娃去,我就减免,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那可不算。”这李寡妇一听,赶紧笑嘻嘻的走出屋来,说道:“我一会儿就把二娃叫回来,让他把手里的活计交代一下,再准备点稻谷,让他明天就背着去上学堂念书去!”。

听这李寡妇如此承诺后,这王老太爷才蹒跚着往自己家走去。他年轻时可是舞文弄墨、下田耕作无所不长,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只是如今年老体衰,膝盖经常疼痛,这才很多事情力不从心,从大柏树到李家这段路程要爬坡下坎,已经累得他气喘吁吁,这才导致劝说李寡妇家娃娃念书的事一拖再拖。

没过几天,这王老太爷就接到了新上任县长的邀请函,原来县长要兴办洋学、设立商行和医院,这势必离不开当地开明乡绅大户们的鼎力支持,确切来说是要捐钱捐款。于是县长赶紧让人通知县里各乡有头有脸、或是德高望重的乡绅士族们,十日后齐聚县城、共商大事。

王老太爷想着自己年岁已大,还得找个人随行,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的长孙王世进。这长孙不仅读书用功、文采飞扬,还颇有德行,从小就为周边乡邻所称道,而且他为人处事稳重,又出落得一表人才,还会吹得一手好笛子,每当笛声响起,周边再忙碌的乡邻们,都要过来听一会儿,虽然他还未到成年,但是已有好多大户人家有意结亲,只不过自己一直推说还小,待娃娃长大了再定不迟。想到这,他赶紧叫来了几个儿子,告诉他们自己想让世进陪自己走一趟,几个儿子高兴地就把世进叫到了屋里,交待道:“你爷爷要去趟县城办件大事,想让你陪着一起下山。但是爷爷年岁大了,过沟坎过河这些地方,你切记要背着走,不可让他受伤误了大事!”,这世进回答道:“这是自然,遇着沟坎河流,我肯定是背着他过去。爹爹和几位堂叔,你们放心好了。”,几人这才让世进赶紧去收拾包袱,好陪着老太爷下山,以免耽误了行程。

这爷孙两人,一前一后走在路上,世进走在最前面,用一根树枝敲打着路两旁的草丛,以免这炎炎夏日踩到蛇。看到有溪水的地方,就赶紧扶着爷爷停下来歇息一会儿,喝两口水再走。

当他们走到一条大河边,突然发现不远处冒出了青烟,还以为哪里着了山火,赶紧准备过去扑灭,他们拐了个湾后,这才发现原来是一群娃逃了学,在河里捞鱼烤着吃呢!王老太爷让世进别出声,待他悄悄靠近仔细瞧瞧,究竟是谁家娃娃这么调皮不上进,好回去告诉他们大人管教管教。

这不看则已,一看就差点气炸肺,世忠和世良两个撇娃子居然也混在逃学的人群中,气得王老太爷抢过世进手里的树枝就打了过去,啪啪几声,恰好打在二人屁股上,疼得他俩“啊哇”直叫唤,瞬间跳了起来,一看是爷爷,吓得一溜烟儿赶紧跑掉了。这王老太爷冲着两个跑掉的孙子怒喊到:“两个不争气的小崽子,回去给我抄三遍《三字经》,不然等我回来,要让你们爹把你们屁股打开花!”。

世进赶紧劝道:“爷爷不要生气,两个弟弟年纪小,自然是要顽皮些。但是顽皮的娃娃才更聪明嘛!说不准他们两个后面还大有作为呢!”,这王老太爷拉长着脸说道:“你就会替两个弟弟说好话,但如果真为了他们好,你今后可要当起哥哥的责任,好好管教下他俩。”,世进笑着说道:“这是自然,我后面一定把他俩看严了,好好念书识字,不会让他们跑出来瞎混!”。见世进如此懂事,这王老太爷想到那两个不听话的小崽子跟自己长孙可谓天差地别,不禁叹了口气道:“养不教,父之过。这事我回去得找他们亲爹算账去。世进你好好读书,给众兄弟姐妹做个表率就是了。”

说完,二人就继续上路往县城走去。爷孙俩一直在路上讨论着新县长的各项新政,王老太爷一直搞不清楚有了张家这样的学堂,为何还要兴办洋学?有了医馆,为何还要办医院?这世进只淡淡的笑着说道:“爷爷不必心急,到时候新县长自然会给大家讲清楚这其中的不同和好处,不然大家怎么会捐款呢?”,这王老太爷哈哈一笑说道:“肯定他得说清楚,不然大家的钱也不是那么好得来的!如果这洋学堂真有那么好,我第一个把你送到学校去!”。于是这爷孙俩一路上有说有笑朝着县城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