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川东往事 > 第十四章 芭粽山上了心愿,义薄云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四章 芭粽山上了心愿,义薄云天

话说小玉到了李家,家里洗衣做饭是从不嫌累,田里农活更是尤为卖力,李夫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日李夫人看见小玉又要去田间,就劝道:“小玉呀!你可要顾惜身体,女儿家不比男儿郎”。但是小玉却笑笑说:“湖北女儿自小长在田里,肩挑背扛都不在话下,这点农活算啥?娘你就放心好了”,自然不肯闲下来,去了地里。

傍晚,曾夫人又去看望曾书生留下的母子三人,怕她们母子缺衣少食,送来了一大盆大米。进到家里,只见连个坐的板凳都没有,家中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这曾夫人也是家里家外忙活,不仅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洗衣做饭,还要照看田里庄稼,一日到头没有空闲。看着柔弱的曾夫人,李夫人顿时动了恻隐之心,寻思着要为女儿家们找个好出路。

这天傍晚,一家人吃饭之时,李老爷当着众人说到:“有一门心事,已经拖了很久了”,李夫人就问:“何事?”,“我自从入川结识志士王志远,深为其人品才识折服,一直想跟他家结亲。但这几年一直在忙垦荒生计之事,此事就无从谈起。今年等忙完曾书生七七之事,我就准备去趟王家。希望夫人不辞辛苦,也随我走一趟”。李家有三子一女,老大老二均已成家,亲事自然着落在了小女和小儿身上。

王家声名远播,众人仰慕,听到要结亲王家,小女儿莹彩高兴不已,非要跟着去,李老爷笑道:“好,到时候跟着去,替我选个好女婿”,小妹红着脸跑开了。小儿子则要留在家里帮衬兄长忙农活。

此时秋收已过,每家每户屋旁都堆满了高高的金色草垛,屋檐下挂着一串串金黄色的苞谷,阁楼里也堆满了一袋袋稻谷,不少人家还在门前打起了糍粑,“嗒哒”的声音此起披伏,更有不少人家酿起了米酒,酒香沁人心脾,好一派大丰收景象。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垦荒人逢着丰年更是开心不已。李老爷让夫人备下了新打的年糕、新酿的米酒、新打的稻谷,要让王家志远兄弟也尝尝这丰年的味道。李夫人给李老爷换上了一套崭新的衣裤,用背篓装了礼物,由李家老爷背在背上,自己则用一块大布包了织的苏绣、小玉娘送来的棉布、以及一路上的干粮,又带上换洗衣物,正准备背上,李老爷劝阻道“要走很远很久,带多了东西你走不动”,李夫人却执意要带上。

此时,由于很少有人行走,长石到关坝的官道已经长满了荒草,深的地方可淹没人腰,路上还有山上滚落的山石,道路崎岖难行。为了防止被脚下的蛇咬到,李老爷走在最前面,手里拿了根长木棍不停向两边挥舞,从荒草丛中劈开了一条路,李夫人和小女莹彩则相互搀扶着走在李老爷背后。渴了就到溪边喝两口泉水,饿了就拿出大饼啃两口,一路上走走歇歇,不知道翻了多少座山,直到将近傍晚,才在半路上寻到一户田姓人家,在此处歇了一晚。第二天天刚亮,三人又上路了,只见蓝天白云下,山峦重叠,两旁不时有溪流瀑布倾泻而下,恰似天公扔下了一块白绸,有时白云还开玩笑似的,从天上落到山腰,李老爷见妻女辛苦,开着玩笑的说到:“白云落到了山腰,这是此地有仙女下凡了啊”,李夫人对小女儿笑着说:“你爹就是觉得自家女儿好啊!”。三人硬是走到下午,才来到了芭粽山脚下。

只见此山到处是高达10米多的芭蕉丛,硕大的芭蕉叶恰似铁扇公主的大扇,张开能给行路人遮阳也能避雨,树林里还间杂着竹林、松林以及各类樱桃、核桃、板栗等果树和杂木,溪水潺潺,不时有野兔、羚羊、鹿等动物在溪边饮水,颜色艳丽的锦鸡在丛林间飞舞,好似凤凰!各类山鹊一路鸣唱,彷佛天籁之曲。见到这场景,李夫人感叹到:“这位志远兄弟还真会选地方,到了这么个好似人间仙境的地方”。可不是嘛,这芭蕉树生长的地方,不仅土地肥沃松软,芭蕉树本身也是极好的猪食,砍上一株剁碎了煮熟了,够一头猪吃好几天,而且砍伐了一棵,第二年又会自己发新芽长起来,因此无论种粮还是饲养家禽,都是宝地。

李老爷也打听过了,一行人只要沿着小道往山上走,看到山里有田地的地方就到王家了,于是一口气就上了山。

秋收已过,此时志远正在屋里看书,忽听家里养的几条狗吠叫不已,这要么是有野兽来袭,要么就是来人了。于是志远赶忙出门查看,远远瞧见三人正向家里行进,赶忙叫上兄弟几人迎了出去。

李老爷见志远等人来迎,赶紧双手施礼到:“志远兄,我是李仁远,在长石垦荒,今年家里丰收了,带着家人特来拜会”,志远不禁感动万分,长石到这里也是几十里山路,还背着这么多的礼物,这一路上的辛苦可想而知!立马让儒生接过背篓背上,自己也接过李夫人的包裹背上,又让小儿赶紧跑回家让夫人多做几个荤菜。于是几人热热闹闹的往家走去。只见梯田一阶一阶向上延伸,田垄上到处是竖立着的一捆捆稻草,还有金色草垛,看来也是个大丰年。不久一座二层青瓦木屋就矗立在眼前,此时炊烟袅袅,喂养的鸡鸭都已归笼,屋边盛开的金菊在竹林的映衬下,格外幽静,伴随着菊花阵阵清香,让人神清气爽。好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众人进屋后,就落座在火炉旁,谈天说地。这火炉是在地上挖了一个坑,四周嵌入条石围成一个四方形,在中间堆放柴火,柴火上方一根铁质挂钩从房梁上悬吊下来,这样就可以在火上煮饭炖汤,柴火发出来的余热也可以为烤火人驱寒,烟火也可以熏干梁上悬挂的野物腊肉,真是一举多得。这也是志远入蜀那日向遇到的山民请教的!

为了欢迎远客,志远夫人麻利地杀好了一只鸡,炖在了铁锅里,莹彩也勤快的帮起忙来,淘菜切菜也是一把好手,不一会儿一顿丰盛的山里人家的家常便饭便做好了!席上,大家各自诉说着来川垦荒的种种事情,李老爷看着王家下一辈儿郎,个个精神矍铄,谈吐不俗,甚是欢喜。志远也有心与李家结姻,他早已听说李老爷热心助人的事情,对其敬佩不已,看着李家女儿也这般知书达理,勤快能干,也很欣慰。而王家只有自己的长子楚瑜、书林长子佳斌、儒生长子佑民已到成婚年龄,其余子嗣都还年幼,能与莹彩婚配的就只能在三人之中选。

于是志远便拉起几位小辈一一介绍给了李家老爷:“这是我的长子楚瑜,生性喜静,有点像他爷爷,爱呆在屋子里读书做学问”,接着拍了拍楚瑜的肩膀,让他一会儿去把自己写的书法作品拿来,让李老爷指点,李老爷连声说到“好,好”。接着志远拉着佳斌来到李老爷面前:“这是老二书林的长子佳斌,就跟他爹一样,喜欢猎奇,各类山川地理、奇工巧匠之书,无不收集专研,还爱到处翻山沟、做陷阱捕猎”,李老爷也不住点头,夸家斌有奇人异士谋事之才。最后,志远轻轻拍着佑民的背,说到:“这是老三书林长子佑民,他倒不像他爹死读书,反倒是脑筋活络,拨算盘一流”,李老爷大笑着说到:“那就是当家的可造之才啊”。志远也笑着说:“借您吉言,但愿如此”。

虽然两家有意结亲,但是志远期望小辈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来选择,就要多留他们住几日,李家老爷很爽快的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