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能看见天赋 > 第一百章 知识和经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目标生命体具备优良天赋。】

【稀有程度:万里挑一。】

【天赋才能:数据创造与编写。】

【可选方向:计算机,人工智能,光脑。】

【细分推荐:计算机数据编写与创造。】

这是刘易轩的天赋报告。

很正常,也很好理解。

但是任聚却从这份报告中看出了一些新的信息。

这让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现在刘易轩的身上缠绕着很多值得细细思索的情况。

首先就是他苏醒之前无法探查甚至不存在天赋的情况。

这方面任聚在短暂的思考之后倾向于前者。

也就是无法探查。

不过这方面由于样本不足,无法确定,只能是猜测。

其实类似的情况,任聚是还有一个样本的。

杨医生。

探查杨医生的时候,他同样因为受伤躺在病床上。

那时的他就是能被探查的。

但是任聚不能确认杨医生当时是昏迷状态还是单纯只是睡着了,或者是麻醉后的沉睡状态。

这三者之间是有差别的。

如果当时杨医生和刘易轩一样,处于昏迷状态,那么刘易轩的情况就会复杂很多。

但如果不是一样的状态,那就简单了。

可能就是昏迷状态无法探查这么简单。

不过任聚自觉自己可能没办法就这个问题获得解答了。

他不觉得自己还能再遇见一个和刘易轩情况类似的人作为对照样本。

他也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

没有新的对照样本出现的情况下,他认为自己最好还是就当做昏迷状态无法探查来看待这个问题。

刘易轩身上除了这个问题,剩下的就是他的天赋报告所透露的信息了。

计算机,人工智能,光脑。

在任聚的认知中,这三种东西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一样东西才对。

在他看来,计算机和光脑不过是同一种东西由于运行载体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表现形式。

常规的以硬盘,主板,cpU等硬件作为载体运行的电脑是计算机。

运行载体换成别的什么更先进更科幻的东西的电脑是光脑。

说起来光脑这个概念都是几十年前的网络小说用烂的概念了,难道这是文艺复兴了?

而人工智能的概念要复杂的多,不过简单概括的话,任聚通常把它理解为能够让计算机像人一样完成各种工作的人工系统造物。

这个概念当然是不准确的,但是对于没什么学历的任聚来说,这样理解其实也没什么问题。

综上所述,在任聚的思维里,计算机,光脑和人工智能这三种东西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

都是基于计算机发展出来的不同分支。

但是现在刘易轩的天赋报告分明地把这三者分割开来,视作了不同的东西。

这让任聚想到了此时远在楚庭的裴依依。

那个女孩儿的天赋报告和刘易轩的正好相反的把很多现代社会上不同的分工归类到了一起。

任聚敏锐的从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嗅到了一丝共同的东西。

裴依依和刘易轩的天赋报告在天赋以及可从事的职业分类方式上,都是异于任聚认知的。

或者说,异于社会共识或者常识的。

这让任聚产生了一个可称惊世骇俗的猜测。

海蓝星这个世界的发展,会不会……可能……也许……出现了某种偏差?

任聚在厕所里蹲了许久,百思不得其解。

事实上想不通才是正常的。

毕竟知识储备上,他还差很多。

他的知识储备最多就是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程度。

这些猜测说好听了是基于特异信息的合理推断或者异想天开,要说难听点,就是胡思乱想。

想了许久之后,腿都蹲麻了的任聚选择把这些问题暂且压下。

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些问题到了合适的时候,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而且这些问题有没有答案对他来说其实并不重要。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更好的利用好【伯乐】。

……

任聚还没从厕所里出来,时故他们仨就已经在称呼上达成了共识。

时故成功的说服有些中二的刘易轩弃用大佬这个几十年前的香江黑帮电影常用,但现在已经很少被使用的被时故嫌弃的称呼,改用比较没那么中二的大哥。

小老弟第一桀也成功长了一辈,变成了三哥,刘易轩成为了新的小老弟。

然后时故和第一桀就在刘易轩一口一个的大哥三哥中被喊得心花怒放。

等任聚一瘸一拐的从厕所回到病房之后,这仨已经和裴依依打起了视频电话。

裴依依此前是不知道刘易轩存在的。

或者说,不知道时故他们在那里还救了一个躺在医院里昏迷不醒的人。

之前任聚他们和她通话的时候并没有提起过刘易轩。

所以这一次是她和刘易轩第一次认识彼此。

其实第一桀也差不多,她之前只是有从任聚他们口中听说过,只不过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而已。

直到前几天任聚他们仨无聊得满幽州旅行时,裴依依才通过视频通话正式和第一桀认识了。

说起来并不比认识刘易轩早多少。

而事实上,裴依依其实比认识任聚他们还要早知道刘易轩这个人。

那还是在那里的时候。

刘易轩是有名的刺头,不是在逃跑,就是在策划逃跑。

人很硬气,无论那里那些凶神恶煞的人渣们把他抓回来多少次,怎么给他穿小鞋,针对他,甚至殴打他,他都矢志不渝的想要逃跑。

裴依依比他晚一点被送进那里。

那个时候刘易轩就已经是那里无人不晓的勇士了。

不过和第一桀一样,裴依依依然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除了隔三岔五听同学们提起刘易轩又逃跑了,或者那些人渣拿他来做例子恐吓以外,并没有真正见过他。

“没想到那个大家心里的勇士现在居然要叫我四姐……”裴依依隔着电话开心的笑着:“那会儿老大他们点名的时候没点到你,我还以为你早就成功逃跑或者出了意外不在那里了……”

“现在知道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大家要是知道的话一定也会为你感到高兴的。”

按理说以那会儿任聚他们采用的点名方式,肯定会有人指出刘易轩当时不在的。

除非没人认识他。

好巧不巧,真是这样。

刘易轩进去之后一直在谋求逃跑,没交什么朋友。

他也不像其他人一样住宿舍有舍友。

除了最开始刚进去那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其他时候他都住的是‘单间’。

就算是那一个月也没在宿舍待多久,基本消停不了两天就会再次出逃,然后被抓回来送‘单间’进行额外的教育。

那一个月之后,他就没住过宿舍了。

一直在住单间,没住单间的时候也是他逃跑的时候。

基于此,他基本没认识过其他人。

他一直一个人孤独的策划着逃跑。

任聚他们救人的时候,认识他那几个曾经的舍友已经改造完成回家了,剩下的都是裴依依这种,只听说过,没有真正见过他的人。

这也造成了在通过同学们彼此认人确认人员是否齐全的时候,没有人提到刘易轩。

毕竟没有人真正认识他。

任聚他们这边虽然最后剩下了他的身份资料没有发出去,但那会儿同学们都离开了,他们也就没有说。

再说了,他们也对得上剩下的身份资料是躺在医院的刘易轩。

他们没说,裴依依也就不知道那个同学们心里的勇士进了医院的事儿。

“这还要谢谢老大和大哥。”刘易轩听着裴依依的感慨,镜头对准时故,把走到身边坐下的任聚也框进了镜头里:“没有他们,我可能已经被打死了。”

裴依依赞同地重重点头:“老大他们救了我们所有人。”

任聚虽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怎么聊到这的,但反应很快:“打住打住,这大家第一次人这么齐,聊点开心的。”

“那些都过去了,总提没意思。”

说是这么说,但裴依依和刘易轩还是又聊了会儿被救那天的事。

主要是互相说一些对方不知道的事。

例如时故怎么救的刘易轩,任聚他们怎么让同学们给那些人渣品尝报应的滋味,还有发路费的事。

他俩聊这些的时候,其他三个人在旁边听着,偶尔插话。

时故比较话多,总会在提到自己的时候插播几句自卖自夸的话。

明明放倒人基本都靠的工具,电击什么的。

但从他嘴里说出来,就变成了动作大片。

什么鹞子翻身,回首望月,老猿挂印之类用来形容功夫招式的词疯狂堆砌,跟说书似的。

不过他只是吹嘘自己的单人镜头,等说到有其他人出镜的场景就安静了,分寸拿捏的很好。

任聚一直都很安静,只是会在刘易轩他们聊的脱离实际的时候开口,让他们的聊天不会脱离实际情况太远。

第一桀化身捧哏,非常捧场的在各种节点适时地递上话头,让热火朝天说话的人能顺利的接着说。

与此同时,他的心里也不停的浮现着新的旋律。

或许这就是天才吧,什么都能成为创作的灵感。

几个人就这么愉快而舒适地隔着屏幕聊着天,陌生的人在闲聊中变得熟络,不再陌生。

“对了老大,明天我要去设计岗了。”过去的事情聊得差不多了,裴依依像过去那些天一样,聊起了自己的情况:“柳蕊姐帮我跟一个设计岗的姐姐求了个打杂的机会。”

裴依依在服装厂的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不了解的人提起工厂总是说什么血汗工厂,压榨劳工,不把人当人看。

虽然他们说的都对,但工厂里也还是会有一些闪光的。

尤其像裴依依所在的这家服装厂这样的传统厂子,这里的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淳朴的。

在柳蕊的帮助下,裴依依还算顺利的体验了不少岗位。

不过大多数都是纯粹的,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岗位,和任聚希望她接触的岗位相去甚远。

直到上周,柳蕊通过自己在厂子里的好人缘,得知了工厂设计岗那边人手不太够用,差一个打杂影印送资料的人。

以往这些事情都是周边大学的学生兼职或者大四和刚毕业的实习生在做,这次不知道怎么回事,新来的实习生不赶趟,人数少了。

于是人手就不够用了。

柳蕊打听清楚情况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裴依依。

而裴依依没有理由拒绝。

于是通过柳蕊的牵线搭桥,早上的时候终于定下来,过完这个周末,裴依依就要正式开始接触一件服装厂除了生产线之外,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岗位了。

“好事。”任聚没想到裴依依行动力这么强,这么快就要离开打螺丝岗位接触更多的岗位了,他连忙传授着自己的经验:“记得多看多学,不是必要的话,尽量不要去问人,就算要问,也不要连续问同一个人。”

“没有人有义务教你什么。”

他严肃的叮嘱:“当别人说的时候,你要安静的用心听。”

“有什么疑问,下班自己思考,想不明白再上网查。”

“这个时代,网上能查到很多知识,但拿来主义要不得,还是要有属于自己的思考才行。”

“实在查不到,想不明白的,再去问别人。”

“别人教你是情分,要记得感谢,不教你是本分,不可心生怨怼。”

“别人不主动说的时候,你就用眼睛看,仔细的看。”

“其实很多知识用眼睛就能看明白,只要你看得足够仔细。”

他说的这些都是很普通的常识,连人情世故都算不上。

但总有人自以为是,打着学东西的名义骚扰那些没有义务为他们答疑解惑的人。

想学东西那是你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

别自以为向别人提问会显得你好学,那只会让你像只猴子。

只会问不是好学,好学的人只会默默的看,静静的听,独自思考,很少提问。

“我知道的老大。”裴依依把任聚的叮嘱都记在了心里。

这些是初出社会的她所不曾具备的经验。

但是她不知道没关系,有人会教她。

在乎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