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六倍!六倍!”

生意人的思路就是这样简单,既然小手段不管用,那就直接用钱砸,不就是钱嘛,看不起谁呢,能用钱解决的事那就不是事好吧。

随着竞价的不断火爆,很快场面就吵吵嚷嚷,变得十分热闹起来。

“......”

办事处的周大人双眼都眯成了一道缝,这么多的钱里可是有自己等人两成的。

可现在那些财神们都还在,就算是心里美出泡,他还是端着架子一本正经地劝导着:

“哎呦,哎呦,众位,不要争不要抢,我们慢慢来!慢慢来!”

哈哈,再多一点,再多一点,钱越多,他们工部就能进账更多的利润。

哈哈,谁能想到,就那些石头烧制出来的粉末,经过简单的烧制竟然能成为敛财的工具,江南府也就是商人多,那应天府岂不是更加疯狂?

应天府啊,那可是大明王城,多少达官显贵住在那里,按着那些人享受生活的程度,这水泥路还能放过?

不可能的!

既然那些人想要享受,那垄断了整个修路行业的工部自然又能从这些人手里再捞一笔。

工部在外处理事宜,行宫中的朱雄英一点也不知道,自己以及父亲叔叔们的小金库正在越来越鼓。

这段日子里,朱雄英被自家的燕王四叔就像是拴在身后的小尾巴一样,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燕王更是处理各类事项之后,还要特意询问一下朱雄英的判断。

“英儿,最近江南府发生的事你听说了吗?”

“什么事?”

捏起桌子上精致小巧的糯米酥,毫无形象地侧卧在软榻,丢进嘴里,口齿不清地问道。

“不会吧,听说最近你那里人来人往的,可热闹了,这江南府传得沸沸扬扬的事情竟然没听说?”

“四叔,你想啥呢,我这干的可都是正事,人手本来就不够,哪里还有人手去街道上闲逛,打探这些留言的?”

他那里本来带来的人手就不多,现在更是恨不能一个人分成两个人用,就不相信四叔不知道。

一个小白眼甩过去,朱雄英真的是不想评价自己的这位四叔了,作为一个长辈,他是怎么做到作壁上观,在一旁冷眼看着亲侄儿忙碌的?

“哦,你是说你跟周大人一起捣鼓的那些水泥?是叫水泥吧?”

最近水泥路那么火,朱棣自然也是听说,甚至他还跟人穿着便衣一起去试过,比起那些泥泞不堪的泥土道路确实干净许多。

可见多了用水泥修建堤坝,朱棣自然见怪不怪。

侄儿与周大人两人之间的沟通,朱棣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也暗中让人盯着。

在他心里,侄儿也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孩子,周大人又长期在工部那个讲究手艺的部门待着,两个人一个是张白纸,一个又是老实巴交的匠人,跟那些长了八百个心眼还嫌少的生意人打交道,朱棣还真的害怕侄儿会被坑。

这些生意人,在利益面前,那可是不管不顾的,就算是朝廷,也可能在这些人手里吃亏,更不用说是没有表明身份的朱雄英以及不管市场的冷门部门工部了。

“对啊,就是水泥,四叔,我跟你说,这东西你不要觉得简单廉价,挣不了多少钱,周大人传回来的消息,这江南府中的富户,那真的是不差钱,修一条路材料带着人工,一米长一米宽的造价我定价在二两银子,可那些生意人,硬生生地将价格推到了十六两,整整上涨了八倍!”

说道周大人传回来的消息,就算是朱雄英这个自诩自己不差钱的,那也是吃了一大惊。

明代,农民大体可分为自耕农和佃户以及雇工等三类,其收入水平也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而江南府,不管是现代还是清代,那都是一个富庶之地。

以江南地区为例,根据史料记载,明代江南地区自耕农所拥有的田地面积基本上在数亩到十余亩之间,最多的也不过在40亩左右。

按照《常熟县志》、《嘉兴府志》等地方史料记载,当时的江南府一亩地的土地产量约在1石到5石之间浮动。

按照中间值折算,一个拥有5亩地的自耕农,每年的粮食收入大约在12至15石左右。

按照明代官府规定的平价米每石米8钱银子的标准计算,一两银子等于十六钱,所以一个自耕农一年到头最高可以收获将近八两银子。

这还是自耕农,要是一个佃户,在明代,佃户租种田主的土地,所要缴纳的田租基本在50%左右,所以,一个佃户很可能一年到头就连填饱肚子都做不到。

一平米的水泥路,朱雄英狮子大开口二两银子,本就觉得自己这是黑心商人,敲竹杆的存在了,可没想到,原来在那些真正的有钱人眼前,自己这就是小打小闹。

看看人家那个气魄,按着现在街道的宽度,短短的一百米,那就是将近七千两白银。

这些做生意的,那真的是眼也不眨,甚至就连那些巷口小道,为了让自己的水泥路看起来整体更加和谐,这些不差钱的,更是大手一挥,就当是为江南府的百姓们做好事了。

自己的这一炮,打的实在是太过精彩,看来,等回到应天府,工部的大门肯定会被那些达官显贵给踏破了门槛。

想到这里,朱雄英那就是一个脑袋两个大。

江南府最多也就是富户多一些,在手握实权的朝廷命官面前还真的不够看。

在这些统治者们眼里,这些生意人也就是他们嘴边的一块肉,现在还能让他们在外蹦跶,不过也就是在外散养,等到什么时候养肥之后才会磨刀霍霍向猪羊。

可应天府不一样,不说超品一品这样的重臣,光是错综复杂的皇亲国戚,那就能让朱雄英头疼上一阵子了。

看来自己还是应该提前将四叔这个同盟者拉到自己的船上,回去之后,有四叔在前面挡着火力,想来自己这个始作俑者也能稍微的松口气。

朱雄英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噼啪响,就连看向燕王朱棣的眼神都不怀好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