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30天后穿越,在线等,急 > 第九十四章 珍妮纺织机和飞梭织布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四章 珍妮纺织机和飞梭织布机

“光纺纱怎么够,织布不能少。”

袁尚让人将已经纺好的细纱,拿到飞梭织布机下。

在飞梭织布机下,细纱以飞快的速度在运动着。

一来一回,一上一下,就完成了一次织布的过程。

可以说,比起三国的织布过程,效率至少要提高了五倍左右。

李明,和其他人再次傻傻的愣住原地。

如果说,纺纱机加快的细纱产出的速度,那么织布机则加快了布匹服装的产出速度。

简单来说,从原料到成品,之间的两个流程,都得到了大幅度加速。

这意味着什么?

所有人心知肚明。

意味着,邺城的低端布匹市场,再也无人是袁府的对手。

“大人,这台织布机也是你制作出来的吗?”

“是的,这是我发明的飞梭织布机。”

袁尚再次厚脸皮的将飞梭织布机的发明人变成了自己。

他感觉,要不了多久,他就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发明家了。

李明已经对着这两台机器跪下了。

他的心都在澎湃,他的眼里都是火热。

对于生意人而言,这两台机器可以带来怎样的变化,李明不敢预测,但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了纺织行业的革命。

“从今天起,这两台机器就归你了。”

“谢大人。”

“我希望一个月后,邺城的布匹市场,都是我袁家的。”

“小人一定不负大人的期待。”

袁尚看向王林,接下来的工作便是从粗盐提纯。

三国时期,市场上的盐还是粗盐。

袁尚,自然不喜欢粗盐,所以他打算将粗盐提纯为细盐。

不仅是为了自己吃,同时也是为了售卖给他人。

粗盐,提纯细盐,过程并不复杂。

所以,他并没有打算在这些人的面前展示。

因为这些人并不笨,很容易便能掌握其中的诀窍。

一旦让这些人掌握了粗盐提纯的诀窍,那么他就没有办法通过细盐创造收益了。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袁尚在后院找来了一些下人。

每个下人都教了一个步骤。

这些下人互不认识。

制作过程,也是互不接触。

而且这些下人都是府中最忠实的下人,他们一出生就是袁府的下人,所以不用担心他们泄密。

“王林,你把盐带到后院去,那里有人在等着你。”

王林虽然有些困惑,但是还是按照袁尚的命令去执行。

他在下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后院,然后将五十斤的粗盐交给了后院的下人。

之后又返回了大厅。

“大人,我已经将盐交给了后院的人。”

“那就好,等一会儿,你就会看到奇迹发生。”

接下来,袁尚准备下一份任务。

那就是炒茶工作。

跟提取细盐一样,炒茶本身并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

大厅里的都是生意人,他们的脑子都是很聪明。

如果让他们看到炒茶的过程,他们很快便能理解其中的奥妙之处。

之后,他们便可以将其复制出来。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

毕竟他们是袁府的人,他们复制出来,创造的收益,大多数也是归袁府所有。

但是,生意人是需要跟外人接触的。

他们不同于下人。

下人一辈子都是待在府中的,这些下人几乎没有跟外人接触的机会,所以即便这些下人想要泄露秘密,也很难将秘密泄露出去。

但是这些生意人就不同了,他总不能让这些生意人不要跟外人接触吧。

虽然这些生意人主观上也不一样想泄露秘密,但是在外面,总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说,遇到外人灌酒的时候,他们为了吹牛,就很有可能将秘密泄露出去。

这种泄露,并不是他们主观故意的,但发生的概率却很高。

所以,袁尚不得不防着这些生意人,即便他们是袁府的人。

“吴云,现在小麦的产量如何?”

“两百石一亩。”

袁尚从吴云的袋子里,拿出小麦。

小麦的质地很一般,与他带来的小麦种子有着天差地别。

他接下来就要种植常规小麦了。

毕竟那么少的种子,想要培育出成片的小麦,需要的难度是很大的,时间也是要很久的。

即便如此,袁尚也必须这样做。

因为三国时期,是不可以培育出现代的常规小麦种子。

“来人,将小麦种子拿来给吴云看看。”

袁尚说完,下人便拿出来他带来的常规小麦种子,整整有1公斤左右。

吴云从下人手上接过小麦种子。

他是做粮种生意的。

对于小麦非常熟悉。

小麦的种子,他也非常熟悉。

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小麦种子。

质地均匀。

“大人,这是什么种子?”

“常规小麦种子,是我在野外遇到的老人家送的。”

“大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吴云不解的问道。

“一亩能够产出600石的小麦,你说呢?”袁尚严肃的说道。

听到袁尚的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600石一亩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现在三亩地的产值。

有了这些粮食,百姓的吃喝再也不成问题。

要知道,粮食从来都不愁卖的。

所以,吴云做粮油生意,几乎都是稳赚不赔的。

比起其他几人,他是最舒服的。

“大人,这真的一亩能产出600石?”吴云惊愕的说道。

他的粮食大多都是袁府供应的,他负责销售。

袁府的土地,现在一亩产值200石,如果能600石,那么他的业绩将直接提升两倍,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只是,这点种子也太少了吧。

吴云虽然有些抱怨,但他不敢当众说出来。

袁尚看的出来,吴云嫌弃种子太少。

不过他也没有办法。

他能带来的小麦种子,总共就3公斤。

他已经拿出来了一公斤给吴云。

剩下的两公斤则是用来作为保险的。

其实这问题也不大,因为一公斤的小麦种子,一次种植便可以得到十公斤的小麦种子。

简单来说,小麦种子的产量也是按照指数增长的方式来增长。

所以,只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整个袁府的土地上,都会种上这种常规小麦。

“吴云,这样吧。”

“以后,袁府的田地,你销售的收益,袁府少收取半成。”

吴云大喜。

半成?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以前,他总共只能得到半成收益而已。

现在相当于直接翻了一倍。

这简直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