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毕竟,萧儿此次去雪国,就是为了南宫无尘继承皇位这件事的。

张仪已经很出色了,担任丞相绰绰有余。

雪国,别苑里,楚萧在师父的照顾下,修养了大半个月才被允许出门。

他们便坐着马车,来到了萧国。

赶了许久的路,终于到帝都了。城门口,除了沈阳和张仪以外,还有慕容止和顾晚之。

车夫停下来,掀开车帘。

楚萧微微低下头,“臣身体不适,不能行礼,还请陛下见谅。”

慕容止摇头,关切的问:“身体可好些了?”

顾晚之也说:“你好好休息,朝政的事暂时别管了,全部丢给张仪吧。”

楚萧摇头,道:“说了三年就三年。”

更何况,她也需要其他的事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之中。

南宫无尘最了解她了,“大哥,听萧儿的吧,我也会盯着她的。”

慕容止见状,便同意了,却仍不忘叮嘱:“身体不适,一定要告诉大哥,可别强撑着。”

楚萧点头,“大哥,我不会的。”

顾晚之看了看一旁的无尘,问:“雪国的事,你不用盯着吗?”

南宫无尘摇头,说:“暂时还不用。”

父皇的身体自有太医调理,萧儿的身边却只有他一个人,他不能这个时候离开。

楚萧明白他的心思,心里感动,又有些愧疚。

顾晚之提醒:“好了,该走了。”

慕容止一拍脑袋,说:“我都忘了,咱们是该回去了,不能待在这儿了。”

一行人进城了,先来到了萧亲王府。

守在门口侍卫都是从红叶山庄调来的,见少主回来了,纷纷行礼问候,有派人去通知楚玉。

楚萧来到了花园里,看了看池塘里荷花盛开。

南宫无尘笑道:“夏季到了。”

慕容止道:“萧儿,就算天气热起来了,你也不能贪凉,担心身子。”

楚萧点点头,手不知觉的抚摸着小腹。

楚玉来了,跪下来磕头,“徒儿见过师父。”

楚萧走过去,扶他起来,问:“为师不在,你可曾懈怠功课?”

楚玉摇摇头,认真的回答:“徒儿每天都认真的温习功课,学习骑射。”

南宫无尘道:“你该教他武功了。”

楚萧点头,“玉儿,是该教你武功了,明天传你一套祖传的剑法,可好啊?”

楚玉点头,笑着作揖,“徒儿谢过师父。”

慕容止也想起了一件事,问:“萧儿,那个书院的事,已经差不多了。”

楚萧问:“书院可曾取了名字?”

南宫无尘问:“你想处理朝廷的同时,还要管理书院的事?”

楚萧点头,“朝政交给逃命处理,别担心。”

慕容止想到了之前她提起过得培养官员,心里便有数了,“书院还没有取名字。”

楚萧想了想,道:“不如叫凤鸣书院。”

既点明了书院是凤鸣谷传人办得,也能震慑那些怀有不轨之心的人。

慕容止念了一遍,很满意,“好,改日朕亲自题字,做一块牌匾送去书院。”

楚萧点点头,说:“改日我就发君子令,号召天下英才来书院。”

慕容止大笑,“萧儿,有你在太好了。”

南宫无尘提醒:“萧儿是本尊的女人,改日就要离开萧国的,你别往脸上贴金。”

慕容止感觉很可惜,“如果萧儿是真的男子,那该有多好啊。”

楚萧却说:“我是女子才是最好的事。”

如果是男子,难免不会被怀疑有谋反之心,他们兄妹也不会如此和谐。

慕容止也想到了祁国的悲剧,点点头,“说的也不错,你是女子杜绝很多了麻烦。”

顾晚之叹息,“这就是皇室的悲哀。”

楚萧看向身边的男人,问:“以后,我们的孩子会不会也这样呢?”

南宫无尘摇头,“为夫与你,就生一个。”

顾晚之打趣:“万一生了一个女孩,那雪国的皇位,不就后继无人了?”

南宫无尘想了想,道:“女儿愿意就当女皇,不愿意,我就去宗室里挑个人继承皇位。”

南宫家族的孩子那么多,总有合适的。

楚萧轻轻的靠在男人的怀里,轻轻闭上眼睛。

慕容止见她累了,便说:“朕就不打扰萧儿休息了,皇后,咱们也该回宫了。”

说完,便拉着皇后离开了。

沈阳和张仪也告辞了,顺便还带走了楚玉。

萧亲王回帝都的消息,像长了一双翅膀,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权贵世家。

不少世家家主要上门拜访,楚萧太累了,谁也没见,让南宫无尘出去应付那些人的。

三天以后,楚萧上朝了,首先就提拔了几位有潜力的官员,让张仪先带着。

下朝以后,来到御书房里写下了君子令,派人送了出去,然后带着无尘来到了新书院里。

这里很干净整洁,人很少,或许是在上课吧。

过了一会儿,白砚书出来了,微微鞠躬,“这家书院,目前是下官全权负责的。”

楚萧微微点头,称赞道:“很不错。”

南宫无尘问:“白大人,目前书院里有哪几位夫子,能否说说?”

白砚书点头,“张仪大人,陛下,还有很多世家家主等,都是给王爷面子。”

还有一些退了的武将,亲自来教孩子们骑射。

楚萧很满意,“我不在,你办得有声有色,很不错,以后都交给你。”

白砚书脸色微红,道:“多谢王爷抬爱,一切都是为了萧国。”

南宫无尘提议:“带我们去看看吧。”

楚萧没有反驳,或许可以顺便教一堂课。孩子们是最单纯的,相处起来也轻松。

白砚书离开在前面带路,来到了一间学堂外,介绍道:“学子不问出身,学费分文不取。”

楚萧点头,又看向夫子,是一位史官,手里拿着一本最简单的文献授课。

白砚书问:“王爷,您可要进去看看?”

恰好,一堂课结束了。

史官出来了,拱手一拜,道:“下官,见过白大人,见过王爷。”

楚萧淡淡点头,道:“大人愿意前来教导这些孩子,是他们的福气,是萧国的福气。”

史官自豪的说:“王爷,英雄不问出处,下官愿意成为孩子们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