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告诉他们会有粮食的,前去朝源城中查看情况,孩子们生活条件凄苦,只有几个老先生坚持留下教孩子读书认字。

赵云宁看出袁麟脸上的疑惑,笑着解释道:“不用担心,我会让梁军把粮食乖乖送上门。”

袁麟想起赵云宁捉拿的梁国小王子,猜测赵云宁是想拿小王子做要挟,让梁国皇帝给粮食,缓解燕国现在的粮食需求。

可问题是,梁国皇帝一共有十八个儿子,木羽是老来子,是得宠一些,那也还有那么多的儿子,应该不会为了一个儿子,给出那么多粮食的。

袁麟实在好奇,问出口:“公主当如何?”

赵云宁笑了笑,“等粮食运到了,再告知袁将军。”

赵云宁这么一说,袁麟更好奇了。

公主好大的口气,坚定的眼神,又很让人信服。

袁家统领的边防军五十年前来到这里,逐渐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城池,大部分都是官兵们的家眷,偶有商队驻留。

赵云宁带袁麟看了他们如今的土地规划,就同袁麟一起回到了朝源城。

朝源城比她相信中还要有“历史感”,除了城门是用的是整块的石料,看起庄严霸气,城内的房子大多数都是泥土和石头混合逐渐的平房。

百姓们知道公主来了,好奇地围在道路两旁,一眼望去,赵不出一个胖子,身上的衣服也很陈旧,士兵们的服装也都打满了布丁,要不是他们都还算干净,赵云宁差点儿以为自己进了贫民窟。

不,没有朝廷照应的朝源,可不就是平民窟。

当地部落的奴隶都比他们穿的体面。

望着一双双闪亮好奇的目光,赵云宁深深叹了一口气,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不少。

这些百姓,这些兵原本是有逃离这里的机会的,可他们没有,一代又一代,用性命为燕国换来了国内的勃勃生机。

可他们却过得这般凄苦。

连一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

他们看着赵云宁却没有行礼,袁麟轻咳一声,“还不快点儿拜见公主!别愣着了!”

朝源城一听袁将军发话了,半点儿不磨叽,齐刷刷的,如同潮水般跪下,人人皆兵的感觉。

袁麟和百姓们熟稔的语气,他说出口,百姓们才肯认同赵云宁身份的情况,柳从贞微微皱起眉头,有些担心赵云宁会误会。

赵云宁又怎么会误会,袁麟肯向她跪下,在朝源多年没有自立为王,就有足以证明没有不臣之心。

赵云宁笑着和百姓们打了一个招呼,明媚的笑容,简单利落的穿着,让本对朝廷有些意见的百姓感觉,公主好像还挺平易近人的。

不过,大家更想知道,公主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难道是朝廷良心发现,特意给他们送物资来了。

可后面跟着的怎么是一群群普普通通的百姓?

燕国皇室下人都沦落到这般寒酸了吗?

难怪粮草一回都没有及时给过。

袁将军次次都要想办法找借口提前申请。

百姓们各种猜测,等赵云宁安顿好了,新来的荆州百姓也被临时安排好住所,百姓们才热情地凑上去打听。

“你们是公主的随从?还是怎么的?”

说流放很多人会不高兴,大家问得都比较小心。

孙老板拿出小矮凳坐下,大有和大家长唠嗑的架势。

“我们是随公主一起来朝源种棉花的,公主要教我们种棉花呐。”

“公主要教你们种棉花,什么是棉花?”

孙老板笑道:“就是能够纺织的一种的植物,产量高,又白又软,就像天上的云朵一样,等我们把棉花种好,全燕国的百姓都能够买到又好又舒适的布料。”

听到这里,大家非但没有高兴,反而惊愕地问:“我们就这些地,你们种了棉花,那我们吃什么?”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激动起来!

是啊,种了棉花,他们还能吃啥,总不能啃棉花吧!

还以为燕国朝廷是给他们带物资来了,没想到,却是想把他们逼上绝路。

百姓们激动又气愤,却听孙老板回答说:“怎么没有地,我们公主来的路上,就将朝源五大部落收服了,现在有好多地呢!想怎么种都能种!”

孙老板之前申请的是五百亩草场,现在已经暗戳地期待起来,一年后身价暴涨了。

他和城里的这些百姓打好招呼,到时候也好招工,让他们替自己纺织棉布。

朝源城百姓们倏地瞪大眼睛,一脸不可思议,“你说什么?收服了五大部落?”

这五大部落团结起来可是硬茬子,他们将军能搞是能搞,可还有那么多的无辜百姓,便一直拖着没有解决。

而且这五大部落时不时也会良心发现,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还会用他们的物资和他们交换他们汉人的工艺品。

虽然有矛盾,底层百姓们却很和谐的。

听到赵云宁把五大部落团收服了,他们一时间难以言喻地激动。

这些当地老百姓当真会愿意,把土地让出来?

孙老板自豪地说,“当然,我们公主可厉害了,现在,这些部落都得听从我们朝廷安排,要是违背朝廷律例,还会没收分配给他们的一百亩草场。”

一百亩草场,好生让人羡慕啊。

他们一家一户也就两亩地都不到。

“那公主打算种多少棉花,又种多少粮食啊?我们能不能多分到一些粮食?”

孙老板具体不知道赵云宁打算种多少,只道:“跟着公主来的百姓人人都能分到一百亩草场,他们都得按照朝廷的要求种植棉花,还有跟着一起来承包种棉花的,你们说得多少!”

听到赵云宁还给跟随来这里种棉花的百姓,分配一百亩草场,朝源城的百姓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浓烈的嫉妒。

他们的儿子孙子重孙子,守候在朝源抵御梁兵,豁出了性命,难道就不配拥有草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