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殷渐离一愣,“公主,这地都被海水泡过了,即便是费大力气,春耕播种,也产出不了粮食。”

赵云宁认真道:“莫急,只要将良田中的盐分稀释,就能继续种植。”

谁都知道将良田中的盐分稀释就能种植,可关键是办法啊!

赵云宁这话,说了像没说一样。

何况,他们粮仓来不及运走的粮食都被冲没了,还得解决未来的口粮。

殷渐离一脸难色,赵云宁解释道:“殷丞相不用担心,我已经有了对策,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等会儿我会整理下来给你过目。”

殷渐离眼睛再次放亮,高兴地说:“好好好。”

赵云宁既然已经想到了对策,那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将百姓们安顿好。

殷渐离也就放心了。

足足等了两天左右,潮水缓缓褪去。

胆子大的百姓下到山下去捡海鲜,成筐成筐的背回来。

偶尔还能发现被困的猎物。

看到他们收获如此的丰富,啃了好几天窝窝头的其他人,也等不住了,一块儿跟着下山捞海鲜。

他们捞起来的海鲜朝廷不会没收,谁捞的多,谁家就能吃的饱。

在山上,朝廷虽然发救济粮,可哪有吃肉美味啊。

为了跟着潮汐的脚步去捡海鲜,就有人蠢蠢欲动跑到赵云宁跟前问:“公主,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啊?”

潮水再退的远一点儿,就不好捡海鲜了。

他们就吃不上肉了。

再说,天天待在山上也不是办法,冻的人骨头都要碎了。

他们回去,还能有盼头的尽快修缮房屋。

百姓们眼巴巴地望着赵云宁,赵云宁看向空间里地震仪显示板。

地震的波动已经很小了,这次灾难,基本上已经趋向于稳定。

赵云宁点了点头,又考虑说道:“防洪水库修建被中断,泉州城处在各方主径流中间,洪水很容易濒临,不适宜明年耕种,还可能出现大规模海潮的情况,我打算将泉州府城的基地,移至于罗丹山脉脚下,这里地势开阔,离海边不远不近,开垦种地比到其他受潮的盐碱地更适合,大家想留下可以留下,想回之前的泉州府城也可以,看你们各自考虑。”

百姓们都哗然了。

赵云宁一开口,竟然就是迁城。

逃荒到泉州城的百姓没什么好考虑的,反正听公主安排便是。

但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泉州府城的渔民和百姓,却得仔细思考。

海边捕鱼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他们离不开大海,府城迁到了罗丹山脉,人口减少,他们捕鱼业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城中开铺子的百姓当然是巴不得跟着一起迁城,但城中没有铺子,世代都靠种田为生的百姓却为难了。

抛弃祖坟祖地,又不知道能分到朝廷多少的地。

要是只有一两亩地,还不如回去算了。

龙蛇岛上的百姓,一部分正好想上岸,很欣喜就答应了,一部分则坚决要回岛上去,当岛民。

大家议论纷纷,赵云宁也不急,给大家两天的思考时间。

王老太爷想了想,找到大儿子跟前去说,“咱们家那么些铺子虽然全被摧毁了,但是地契还在手里啊,如果我们不回去,这地契莫不是就作废了?”

这事儿是很多百姓都想搞明白的。

王垂点头,“我去问问公主。”怕老爹等会儿还有问题,就赶忙又说,“爹,你还有其他的问题没有?”

王老太爷还真有很多的问题,每个问题都非问不可。

“你再问问公主,咱们的迁移过来,会不会分配田地,之前的田地又如何处置,能不能按照原比例修缮咱们王家的宗庙和房子?”

王垂硬着头皮去问了。

赵云宁笑着说道:“原来的泉州城并不会被取缔,现在人口多,分一些人口过来是出于自愿的。”

“若是你们不愿意过来,泉州城所拥有的一切,自然是不变,若是迁移过来,名下没有产业的,朝廷会分配土地,手里有产业又想过来的,可以将产业售卖继而过来这里安顿。”

“还有刚来这里安顿不久的灾民,开荒的土地可以到朝廷出登记,转到这边儿继续种植。”

反正土地现在全部都需要重新开垦,也就相当于土地数量不变,换个地方种而已。

对百姓们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只不过需要重新熟悉环境。

听完赵云宁的话,王垂立马回去告知王老太爷。

王老太爷一想,肯定是公主所看重的城市,发展的肯定会更好。

但老祖宗的基业也不能丢,反正他们有钱,就在罗丹山脉脚下重新开始便是。

何况,只要把两地的道路修通,骑马也就一天路程,他们王家的商业版图,又有了直接开扩,大展拳手的地方。

百姓们得知朝廷的处理办法后,除了当地人,更多的人则选择跟着赵云宁留在这边儿。

因为,朝廷发粮食,肯定会就近发放。

他们回去,说不定就没有朝廷看顾的上了。

宋屏山作为落花村的村支书,村里的意见一分为二,他这个村支书也在犹豫要不要留下。

之前赵云宁吩咐的,要他在落花村负责糖厂的修建,后期管理出产。

现在这糖厂要建在哪里,是个未知数,盐碱地能不能种植出良好的甘蔗也是个问题。

要不然就得换个地方种甘蔗了。

宋屏山左思右想,还是得找赵云宁拿主意。

宋屏山找来的时候,赵云宁正在看李胜捉来的大虎虾和海鲈鱼。

大虎虾的个头特别大,每一只都有赵云宁手掌大小,通敌呈红色,特别的漂亮,它的学名叫做斑节对虾,因为其细嫩,鲜美,劲道的口感,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人视为长寿的象征。

渔民们捕到之后,都舍不得吃,专门卖给贵人摆上餐桌。

李胜运气不错,海鲈鱼抓了五条,个头又大又肥,还活着在背篓里挣扎。

大虎虾整整半簸箕,他全送来给赵云宁了。

赵云宁吃海鲜,喜欢沾芥末。

她想起秦香之前在路上挖了一些山葵,正好可以磨成调料,和大家一起蘸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