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绝代宦爷 > 第1455章 京城之战(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潜说罢,他没再说话,冷眼看着这些官军,晨光从东方升起,照耀在于潜和众同济会将士那黑色甲胄上,泛出冰寒的光辉。

郑禧看着如铁一般沉冷的同济会军队,这位大太监掩饰不住心中的胆怯,他拂袖回头,走入阵中,众官军将领没有人与他对接,谁都不想触碰这个霉运。

同济会军队沉默着,官军军队也沉默着,但官军军队是沉默着散去,众官军将领无心再战,他们明知不可为,不想付出无谓的伤亡,另外他们不讨厌同济会,这些日子同济会那强硬而大度的表现让他们心服。

官军将领们率领各自的部将散去,他们没有听从同济会的要求撤往南方,而是向着各自的方向撤去,从蓟辽调来的军队撤往北门,从济南调来的军队则往南方的营地撤去,直隶的禁军则比较尴尬,他们选择撤往皇城。

同济会沉冷地看着敌人散去,在一个时辰之后,烈阳从东方升起,悬在天际。

刘赐从同济会阵中走出来,来到于潜身边,于潜说道:“帅爷,可以走了。”

刘赐拍拍于潜的肩头,看着天际的日色,说道:“今儿天色正好,良辰吉日,正是办大事情的时候。”

于潜笑道:“帅爷,这大事情天底下也就你办得成。”

刘赐回头看了看众弟兄,说道:“那就走吧,上景山,瞧瞧这开春的风光。”

还有三天就是除夕了,这一天虽然风和日丽,但是北京城仍是十分寒冷。

同济会军队的一半将士留守在位于什刹海、前海的湾区的营阵,另一半的将士足有三千人从营阵出发,向营阵的南边开去。

这一场大战同济会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轻松,刘赐做了严密的筹划,极尽可能地控制伤亡,因为他们身在京城中,在敌人的地盘里头,后勤、粮草、药物均无保障,如若他们伤亡超过三分之一,那是要出大问题的,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他们这一战五千将士仅伤亡不足五百,对官军形成了绝对的优势。

从营阵出发,绕过前海,跨过北海,不过两里路,就来到景山的山脚下。

景山是紫禁城北边的一座小山,是当年建设紫禁城时,用建城后刨挖下来的土垒成的,这座小山不算高,一刻钟便足以跨上去,但以这座小山的高度,足以俯瞰整座紫禁城。

同济会军队很快来到景山前,他们一路走来没有遭到抵抗,自是有些忠于职守的禁军试图拦阻他们,但是面对着三千人如钢铁一般的精锐,这些零散的攻击难以起到效果。

同济会军队分出一千人跟着刘赐上了景山,另外两千人跟着于潜来到景山南边的皇城前,隔着护城河面对着紫禁城,他们的面前是一座石桥,跨过石桥正对着的就是神武门,是紫禁城北侧的正门。

刘赐来到景山之巅,这座小山是不给百姓涉足的,只有皇家和有品阶的官员才能登上来,山巅是一座被称为“寿春亭”的观景亭,刘赐领兵来到亭前,他的将士们已经飞速地在亭子上架起火炮。

这些火炮大部分是同济会为这一战添置的“短径速射火炮”,但还有五门是大口径的重型火炮,这五门火炮原本用于战舰之上,是威力最强大的火炮。

此时这五门大口径在景山之巅排布下来,直对着紫禁城,那共计一百门左右的短径速射火炮也排布下来,大部分对着紫禁城,其他的防备景山的四周。

同济会的行动悄无声息,没有激起动乱,京城的百姓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些听说消息的也只是听说同济会来到了紫禁城的北面景山周遭,不知道在做什么,没有人想得到同济会会做出“炮轰紫禁城”的动作,这样的事情超出了平民百姓的想象。

但是此时紫禁城里面已经乱套了,郑禧没有逃回紫禁城,他径直从京城北门逃走,逃亡去了,而同济会的行动由众溃退的官军传入了宫里头。

宫里面的皇帝和众大太监才如梦方醒,但是奇怪的是没有太多的大臣为这个局面表现出惊慌失色,着急的只是深宫的皇帝和皇帝的内臣。

因为那些低品阶的大臣无法参与这京城里面的这一番动乱,而那些高品阶的大臣不会对同济会的行动感到意外,他们掂量得清楚同济会的实力,如今同济会的兵马足够压制大明的官军,而同济会已经渗透到大明帝国上下各个地方,大明朝廷无论是武力,还是势力,都无法和同济会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