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2章罪臣叩见陛下

“皇上驾到!”

随着朱翊镠走上丹陛,朱定燿跪地行大礼,“罪臣朱定燿叩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朱翊镠不动声色的问道:“皇叔怎么还成了罪臣了?”

“朕倒是不知,皇叔何罪之有?”

朱定燿伏地不起,只是低声道:“臣御下不严,致使家奴肆意妄为,竟然胆敢私吞交纳朝廷的商税银两……”

头戴通天冠的朱翊镠就那么端坐在御座上,一动不动。

“朕今日刚刚给了锦衣卫命令,胆敢抗税者,一律杀无赦。”

朱定燿不住的磕头,“是臣管教无方,是臣的过错……臣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只有陛下能留臣一条命……”

“那刁奴,已经被臣捉了起来,听候皇上发落。”

年纪越大,便越是惜命。

朱定燿已经是年过花甲了,更是想长命百岁的好好活着。

朱翊镠一贯喜欢用沉默来击溃对方的心理防线。

果不其然,经过了短暂的沉默,朱定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细细密密的冷汗。

“皇叔让朕很难做啊。”

一听这话,朱定燿心中一动:难做就是能做,没有完全拒绝就是还有回转的余地。

“臣愿意交纳商税滞纳的罚银。”

朱翊镠的面上无喜无悲,“无论如何,皇叔的产业没有交纳商税,就是违反了朕的旨意。”

跪伏在地上的朱定燿,直到此时,才是缓缓抬起头来,叫朱翊钧看到——他那张涕泪横流的脸!

他就在这这样跪着,不顾身份的痛哭起来。

“臣知罪。”

“臣愿以岷王府五成之产业上交于皇上。”

朱翊镠本来是想逮着个典型,严加惩罚一番以儆效尤。

但是这朱定燿是出奇的听话,出手也是出奇的阔绰,认罪态度也是极其的积极,简直是让人挑不出来毛病。

朕也想严惩他,可是没有理由啊。

“既然如此,那朕也不忍心对皇叔多加惩戒了。”

“这样吧,皇叔回去自己上个请罪札子,交到通政司去吧。”

朱翊镠的声音带着几分唏嘘。

“皇叔也是我大明宗室有德行的长者了,以后若是家奴再有什么不法之事,朕都保不下皇叔了。”

“臣叩谢皇上天恩!今后臣必定对家奴多加管教。”

朱定燿没想到,自己就来京城住些日子也会被自己的管家坑到。

这商税的条例一颁布,他就下令让管家清查自己名下的产业,去户部交纳税银了。

历经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四朝的朱定燿深知,皇帝年轻的时候越是有主见,今后的杀伐就越果断。

当今天子刚刚十几岁的年纪,就算是像隆庆皇帝一般三十多岁英年早逝,那也还是至少得执掌这个庞大的帝国二十年。

惹不起,完全惹不起。

“若是没有其他事情,皇叔就退下吧。”

朱定燿前脚刚刚走,朱翊镠后脚就把陈矩派到户部去了。

“户部派官员前往岷王府,接管岷王相关产业。”

看到朱定燿完好无损的从紫禁城里走出来,朱定燿的贴身老仆这才送了口气。

“王爷,请上车。”

朱定燿点点头,钻上了车厢里。

车夫驾的一声,两匹骏马就拉着华丽的马车朝着岷王府驶去。

车厢内,朱定燿解开自己的绣蟒外袍,大声的喘着气。

老仆急忙接过来,只觉得衣襟已经湿透。

“王爷……”

朱定燿脸色阴沉,“刚刚本王差点就走不出这紫禁城了。”

“那个吃里扒外的东西,平日里记着些采买的名义,捞些油水就罢了。

本王看在他办事得力的份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这狗东西如今欺上瞒下,差点让本王丢了性命!”

老仆沉默不语,这管家就是他的亲侄子。

“负责这件事情的是锦衣卫,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朱定燿深深的看了一眼老仆。

“老奴知道了。”

老仆垂下眼睑。

“回府老奴就把那个孽畜送入锦衣卫的北镇抚司。”

听到此,朱定燿缓缓合上眼睛,“这也算是在破财消灾了。

本王的岷王府一半的产业都要交到朝廷里面去了。”

“等到此间事了,我们就赶紧回湖广,这京师诡谲云涌,实在不是安生立命之处。”

在天仙醉开了先例之后,锦衣卫和户部官员在之后的那十几家店铺的征收商税就变得容易起来。

一个个掌柜都是畏惧不已的看着街上被锦衣卫吊起来打的十几个壮汉。

他们凄厉的惨叫声,在整条街上回荡着,每个人听到都是心里发毛。

“本官再强调一遍,若是明天落日之前还有哪家没有交纳商税,本官麾下的几万锦衣卫,就要登门拜访了。”

骆思恭笑眯眯的说道。

“到时候刀剑无眼,可不要怪本官无情。”

……

朝鲜,金海城。

金海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端,东与釜山接界,北与洛东江接界和与密阳相临,西南界相接昌原,是釜山距离最近的城池。

“大人,倭寇从釜山登陆,请您速速出兵支援釜山城啊。”

郑拨的亲信一见到金海节度使就单膝下跪哀求道。

一听残暴的倭寇杀过来,强忍着心中的惧怕,金海节度使问道:“倭寇此次有多少人?”

亲信支支吾吾,头上的冷汗涔涔而下:“大人……此次进犯的倭寇,保守估计应该有万余……”

金海节度使听完了郑拨亲信说的话,顿时觉得五雷轰顶,就是一个趔趄,没有站稳,还是身边的将领眼疾手快将其扶住了,金海节度使才没有摔倒在地。

此时的金海节度使风度已经是完全没有了,说出来的话也隐隐带着颤抖:“万余的倭寇入侵我们朝鲜,我们怎么能够抵挡得住?”

周围的将领们都是怔怔的回想着残暴不仁的倭寇,都是一言不发。

因为就在十几年前,李氏朝鲜就经历过乙卯倭乱。

嘉靖三十四年,七十多条倭寇船到达李氏朝鲜的达梁浦,这股倭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达梁港四周的建筑物尽数烧毁,然后包围镇城。

其后就是达梁陷落,兵使元绩、长兴府使韩蕴被倭寇杀死。

灵严郡守李德坚乞降,倭寇命他手持书契,嚣张至极的要直取李氏朝鲜的都城平壤。

后来倭寇在沿海的城市搜刮了金银财宝之后,才扬长而去。

所以对倭寇的残暴印象,深深的刻在了他们的心里。

“大人,事不可为,这金海城我们可能也守不住了。”

一个将领抱拳说道。

“倭寇如今兵锋正盛,我们应当保持实力。”

又一个将领出言道。

郑拨的亲信见此,不由的着急的说道:“大人,唇亡齿寒!”

“您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釜山城落入敌人之手啊。”

但金海节度使陷入了左右摇摆的沉思之中,就在这时候,从釜山城方向又有一队杂乱无章的朝着金海城赶来。

“警戒!”

站在城墙上的金海节度使心中一紧,“莫不是倭寇已经打过来了?”

一众将领的心里也都是忐忑不安,两股战战。

及近,这才看清楚,是李朝自己的人。

“你们怎么跑过来了,大人呢?”

郑拨亲信焦急的问道。

原来,来者就是从陷落的釜山城逃离的将领们。

“釜山城已经落入倭寇之手。”

“郑拨郑大人……已经殉国了!”

有将领回答道。

这话令金海节度使下定了决心,他没有顾及垂泪的郑拨亲信,而是转身高喝道:“倭寇即将来犯我金海城,撤离,撤离!”

将领们都松了口气,都跑下了城墙回府收拾财物了。

朝着釜山城的方向三度叩首的郑拨亲信,面容坚定起来。

郑拨亲信身后的随从问道:“大人,我们现在往哪里跑?”

郑拨亲信肃声道:“平壤。”

“我们不能像是丧家之犬一般四处乱跑了。”

“这些人已经靠不住了,地方的将领们腐朽不堪,没有任何的战斗欲望。

为今之计,只有前往平壤速速禀报大王,这样才能避免我们朝鲜遭受生灵涂炭之祸。”

……

占领了釜山城的宗义智和顺利击溃多大浦守军的小西行长成功会师。

“现在,就应当有请秀吉大人莅临我们倭国的釜山城了。”

宗义智看着残破釜山城,笑着说道。

小西行长点了点头,“理应如此。”

“全军城前休整,待到秀吉大人到来,特许你们三日不封刀!”

宗义智又转过头,对家将说道:“速速去有请秀吉大人!”

家将“嗨”的一声,就带着十几人骑上战马,一骑绝尘而去。

巨大的安宅船队渐渐的逼近着釜山港,柴羽秀吉眺望着岸边,“算算时间,行长君他们应该结束战斗了。”

这时,小船飘荡着靠近了倭国的船队。

“宗义智和小西行长两位大人成功占领釜山城,有请柴羽秀吉大人莅临!”

宗义智的家将高声喊道。

已经到来的胜利消息,让刚刚也经历过海战的倭寇们也振奋了几分。

柴羽秀吉微微颔首,“全军登陆!”

“釜山城将会是我们倭国进攻李氏朝鲜和明国的基地和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