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九百三十五章 夏王纪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百三十五章 夏王纪元

赵国西域都护府十万大军,纵横草原,扫穴犁田,横扫草原中部和右部,逼得草原大酋领阿史那实跳进了北海,右王阿伏邪铎,率领草原右部残余族人,踏冰渡海的消息,传到中原时,中原列国,全都处于一种震惊,诧异,甚至是不可思议的感觉之中!

赵国西域都护府,总共也就十来万人,先是在西域,一举击溃了草原左王古尔古格所部,将古尔古格的首级,都传回了赵都宸邑,作为祭祀品和战利品,被供在了赵国宗庙的祭台之上。

现在倒好,西域都护府大败草原获人左部的消息,都还没让中原列国消化完呢!一年前,还在中原列国,纵横驰骋,锐不可当,让郴新中卫等国瑞瑞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让郑薛两个,亦是如临大敌的草原获人,竟然被赵国区区一个都护府的一支赵军,仅仅十万人,就直接给打得灭国了?

虽然在隆城郡外,解决获人大酋领阿史那实那十几万精锐铁骑时,薛国也出了一些力,可最终把获人打得落荒而逃,逃回获人大草原的,却是赵军!

千里追击,穷追不舍,一路追着获人大酋领阿史那实,深入获人大草原,一直将获人大酋领阿史那实追到北海之滨的,也是赵军!

逼得获人大酋领阿史那实逃无处逃,躲无处躲,走投无路,最终不得不跳海自尽,跳进北海,葬身鱼腹的,也是赵军!

而之后,趁势杀进草原右部,逼得草原右王阿伏邪铎,不得不带着草原右部残余的族人,踏冰渡海,逃到大海深处,杳无音信的,同样还是赵军!

更主要的是,那支赵军,还利用一个冬季的时间,在草原滨海沿线,建立起了一条海岸防线,以防备那支逃窜到大海深处的获人残部,卷土重来!

虽然因为时间的关系,那条海岸防线,其实建得根本就不牢靠,赵康当时也并没有将之当成一个永久的固定的防御工事来建立,只是临时性的,利用冻土和树木,建立起了一条简单的防线,就跟临时营区外的木制栅栏一样。

但到了第二年春天,大地回春,冰雪消融,被冰冻起来的大海,再次解冻,变成浪涛汹涌的大海时,来自于赵都宸邑,君上伊华的命令,却让他这个西域都护府,摇身一变,成为了北庭都护府大都督,统领草原诸部!

成为北庭都护府大都督之后,赵康的任务和作战重心,就全都发生了改变。草原上的获人,几乎都被赵军扫穴犁田,过了一遍,剩下那些老弱获人,全都乖顺听话得很,成了比西域诸国还要听话的赵国顺民。

而逃遁进大海深处的那支草原右部的残余族人,人数当时也就在七八千人左右,倒是全是些年轻力壮的获人,老弱之辈几乎很少。

不过现在,大海解冻,那群获人,没有船只,也甭想再踏上获人大草原了,因此,只需要守护好那条沿海防线,防住那支草原获人卷土重来,也就行了。

至于北庭都护府防备的重点,当然还是草原右部南边的郑国了!

将十万大军,分出了一部分,让他们带着一群投降的获人,在东边的草原滨海,继续休整,并加固防线,剩下的大部分兵力,都被赵康移驻到了草原右部王庭达兰贺埌。

达兰贺埌,现在也被赵侯伊华改了个名字,叫安东城,名字虽然很普通,但意义却至关重要!之前的达兰贺埌,虽然是草原右部王庭,但也不过是一座比较大的营寨而已,根本没有城池,更没有固定建筑物!

而赵侯伊华将达兰贺埌改名安东城后,作为一座城池,就必须得有城有防,能够抵御敌人大军围攻才行!

因此,移驻安东城后,赵康的首要任务便是筑城,而且不仅仅是筑一座安东城,而是以安东城为核心,围绕着安东城,在草原右部,修筑了大大小小十三座城池堡垒!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前期的筑城工作,后期,在北庭府这个获人曾经的丹林牙庭的旧址上,更是要建立起一座可以容纳十万常住人口的大城,并且以北庭府为中心,跟草原右部一样,建立起一系列的大小城池关隘!

而草原左部,在此之前,就已经被划归为西域都护府管辖了,包括死亡瀚海沙漠,全都成为了西域都护府的管辖之地!

而伊华之所以将西域都护府的地域扩大,跨过瀚海沙漠都要将草原左部,划归西域都护府管辖,其实还是为了防止草原三部再次合二为一,进而发生动乱!

将草原左部这块飞地,划归西域都护府管辖,就算北庭都护府真的出了什么乱子,有了叛乱的苗头,在草原左部锡音格勒的西域都护府驻军,也能及时的将信息反馈回去,甚至在战时,还能够牵制一部分乱军的注意力!

好不容易拿下来的西域和北庭,伊华可不希望再发生任何的动乱,生活在西域的少民,同化起来很容易,但生活在北庭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数千年来,可一直都是中原政权的心头大患!

伊华可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拿下来的北庭,再成为游牧民族肆虐中原的桥头堡!要做,就要做长治久安的打算,将北庭,将西域,一鼓作气,全都拿了下来,使其再无任何叛乱的可能!

而中原郑国,赵军扫穴犁田,扫平草原的消息,传到郑相杨龙耳中后,杨龙也不由得猛吃了一惊,之后,更是派了冠军侯周亥,率领十万精骑,出北地郡北上,想要趁着赵军在获人草原立足未稳之际,打赵军一个措手不及,如果能够趁机拿下草原右部,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不过很可惜的是,周亥率领的十万大军刚刚动身北上,情报就已经传了出去,并且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赵国,同时也传到了北庭草原,北庭都护府大都督赵康的手上。

赵康接到情报后,轻蔑的冷笑了一声,旋即便继续大张旗鼓的,开始征发草原获人,修筑安东城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城池关隘!

而实际上呢,赵康却已经秘密派出了北庭都护府中最精锐的赵国国防军第九第十两个军,南下,在北地郡外设下了伏击圈!

赵国国防军,一个军齐编满员,总共也就一万五千人,两个军加在一起,也就三万人而已!人数虽少,但却个个都是精锐,是军中骨干!

当初扫荡获人草原的时候,赵康手下那十万大军,主力核心也就这区区三万人,其他人,要么是西域诸部的仆从军,要么是卫国的仆从军!

这些仆从军的战斗力,也不能说没有,但却绝对没法跟赵国国防军的正规军相提并论!

北上的郑军,才刚刚出了北地郡,还没进入草原呢,就在一座无名山谷里,遭遇到了赵军的伏击。

赵军堵住了山谷两端,然后在山谷里放了一把火,直烧得郑军人仰马翻,十万大军,最后从山谷中,冲杀出去,溃逃回了郑国北地郡的,竟然不住两万人,就连主帅,号称勇武冠绝郑军的冠军侯周亥,都身受重伤,几乎性命垂危,差一点便交代在了那片无名山谷之中。

经此一战后,郑军收缩防线,将防守的重心,放在了北地边关上,却再也没有北上,攻占北庭草原的念头了!

而这个时候,已经是大赵绍兴十二年的九月份了!

而就在这一年的冬季,在大赵绍兴十二年这个最为寒冷的冬季,在十二月二十三日,就在年关将近,马上就要过年,新的一年就要到来的时候,暂居赵都宸邑的夏王无咎,却意外受了风寒,一病不起。

虽然在赵国医官和水月先生的全力医治下,各种名贵药材,不要钱似的给无咎用着,用以续命,拖延了一两个月后,在大赵绍兴十三年二月下旬,最终还是撒手人寰,龙驭宾天了!

夏王无咎继位之时,本就还是个孩童,现在也不过才十二三岁的样子,根本就还没长大,而且也还没来得及大婚,册立王后,诞下子嗣。

当初从兴夏王都逃出来的时候,无咎身边就只有一个表弟萱华公子陪着,而那个萱华公子,其实却是赵国长公子,回到赵国后,无咎被拥立为夏王,萱华公子则被伊华接到了身边养着,平时里想要再见上一面,都很难了!

可以说,在赵都宸邑的无极宫中,夏王无咎连个玩伴都没有,虽然赵侯伊华对他很是尊敬,从来没有任何逾规逾矩的地方,但无咎却依然感到十分的苦闷和孤独。

直到最后,弥留之际的时候,无咎都还在叫喊着萱华这个他从小一直玩到大的伙伴。

夏王驾崩,而且很有可能是夏王室最后一位直系血脉的王子,其他那些夏王室的王族子弟,要么已经在兴夏王都城破之时,就已经死在了薛军手上,要么现在还在薛都大邑,被薛王当成猪羊圈养着。

从薛都大邑,迎回一位大夏王室的子弟,拥立为夏王,自然是不可能的,就算薛王妫旦肯放人,赵国也绝对不可能再接受这么一位外来的夏王!更何况,夏王无咎薨逝之时,还留有遗旨,着赵侯华,继承王位!

夏王无咎的遗旨,到底是真是假,在赵国没有人关心,消息传遍天下后,天下列国的君侯,也没有任何人关心,就算对此有所怀疑,也绝对不会有人傻傻的跳出来,真个质疑这一点的!

因此,秉承着夏王遗旨,在赵都宸邑,以赵相张宣为首的文武百官的拥戴之下,夏王无咎薨逝近一个月后的三月初三,赵侯伊华,正式践位为王,成为夏国新王,并以四百三十二年前,夏朝建立为纪元元年,改大赵绍兴十三年,为大夏王纪元四百三十三年。

自此之后,大夏王朝,便一直以夏王纪元记年,所有大小历史事件,也全都按照夏王纪元的某某某年某月某日的方式进行记录和书写、整理,而不再以一王一年号的方式,进行纪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