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鱼儿,这不够呀,还是多讲点吧。”田根基此时是一脸期待的样子。

这点别说陈安隅了,梁竞看了都有些哭笑不得。

“嘿,你小子倒是真的精神起来了呀。”

“那可不是,对待喜欢的事物,了解多一点也无妨吧。”

陈安隅此时讲了这么多,倒是见田根基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所以陈安隅还是接着上文继续讲讲这位他个人比较喜欢的剧中女角色吧。

在《琅琊榜》中,静妃的确是个值得细细品位的角色,看似柔弱的静妃,其实才是“后宫职场”上双商爆表的狠角色。

有着显赫家世的皇后和一直自视甚高的誉王从来没把她放在眼里。认为她作为一个医女出身低微,大多数时候在后宫安静得近乎透明人,又不得皇帝宠爱,存在感实在不高。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个看起来没有任何威胁的女人,凭借着无人能及的智慧将自己的儿子靖王一步步送到了太子的宝座之上。

那么这个几乎被所有人忽略的静妃,是靠什么一步步地完成“后宫职场”逆袭的呢?

第一点,审时度势,懂得看清谁是可交之人

无论是身处权势争斗的后宫,还是处于职场的你我,懂得看清形势,结交可交之人这点都非常重要。

《琅琊榜》一开篇,皇后娘娘身居后位,养子誉王被封为五珠亲王,越贵妃专宠多年, 儿子也立为了太子。

而靖王征战沙场多年, 军功累累却不得晋封,静妃也没有可以倚重的娘家, 可以说静妃一方与其余两方实力相差十分悬殊。

此时静妃就处理得非常有智慧,懂得冷静观察,然后选择去结交同样身处低位的惠妃。

当年林家的逆案,一直是皇帝心中不可触碰的逆鳞, 十几年来皇帝一直不理会她, 后宫众人一直是拜高踩低的势利眼,想必静妃吃了不少白眼与冷落。

但她心怀对林帅当年救护的恩义,并不会因为自己在宫中受到冷遇,就去刻意地逢迎讨好皇后或者越贵妃任何一方。

反而去结交惠妃, 一方面是惠妃是心地善良的人, 可以结交互相抱团取暖,不至于在后宫的日子太过难熬。

另一方面也是积攒善缘,惠妃位份比她高, 但被皇后厌弃,结交惠妃后续可为靖王的太子之路提供助力。

“情丝绕事件”虽然是梅长苏借着这事儿唱了一出大戏,让几方人马都对他的善于谋算十分佩服。

可仔细想想,如果没有静妃最先得到了这个消息,立刻心领神会的就想到被谋害的人是郡主,并当机立断,连夜赶制香囊。

借香囊传书给当年同样受害于情丝绕的长公主,托付她给郡主传信搭救, 远在宫外的梅长苏就算再厉害又怎么能够洞察后宫的隐秘呢?

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静妃善于识人, 对于惠妃是真的拿她当朋友,听到了后宫有人打算利用情丝绕谋害郡主, 故意装作胆小怕事让惠妃当做没听见, 保护了她。

对于搭救郡主的人选,懂得选择同样受过情丝绕之苦的长公主, 要知道跟深受宠爱的越贵妃对抗其实是非常凶险的, 但还是晓之以情说动长公主出面帮忙。

而最厉害的一点在于, 皇后和越贵妃想为自己的儿子争得郡主这一派势力的支持, 明里暗里用尽下作手段。

可静妃就这么润物细无声地搭救了郡主,默默地为自己的儿子靖王争得了郡主及穆王府的支持, 两相对比,简直是职场上双商爆表的典范。

第二点, 处于弱势时也不会轻易放弃,懂得借力

初入职场的小白大多处于弱势,也容易在工作中产生挫败之感,看看静妃娘娘是如何应对的呢?

在长达十多年遭受皇帝冷落的日子里,她默默地在后宫中种了一片药圃,从不曾放下对医术的研究,而正是这药香让路过的皇帝重新想起她,想起往日相处的情意。

皇帝失眠多梦,因愧疚常常想起往日的宸妃, 她一面悉心安慰言语诱导皇帝同意给宸妃私设牌位,一面暗中偷偷用药缓解了皇帝的症状, 让皇帝相信设立了灵位真的有用。

后续更是靠“宸妃灵位”事件挖出了身边的奸细,粉碎了誉王与皇后的阴谋,真可谓一石三鸟。

皇后被国舅设计下毒, 后宫所有人乱作一团,誉王大肆拷打伺候皇后的下人也没查到任何蛛丝马迹。

是静妃通过细致的观察,高超的医术, 得知皇后是中了软蕙草之毒,并将这个重要的消息通过靖王传递给梅长苏

才有了后来梅长苏劝服言国舅的及时收手,不经意间又将言国舅及言豫津拉到了靖王的派系中,将靖王的实力进一步壮大。

而这一桩桩一件件,靠的都是静妃深处弱势之时,仍然心智坚定,从不轻易放弃荒废自己的医术,懂得借力,与梅长苏里应外合辅助靖王。

而身为职场小白的你,如果同样身处弱势,大可以学习静妃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打倒,默默积累不断增长自己的工作能力。

身处弱势也不放弃, 不断磨砺自己不断成长, 才会有看到希望改变命运的硬实力。俗话说实力才是硬道理, 待到合适的时机, 惊艳所有人。

第三点,心思细密,懂得隐忍到关键时刻进行反击。

静妃其实最厉害的一点就是看似行事低调处处忍让,但并非真的软弱可欺,这对职场中那些因为“包子”性格容易被欺负的职场人特别有学习的价值。

“静妃被囚禁”事件让靖王失去了对梅长苏的信任,但是静妃却没有像靖王一样头脑发热,表面上她没有去向皇帝告发皇后故意囚禁她,可自有惠妃替她去说。

悄咪咪说一句,此时就看出静妃选择跟皇后不合的惠妃当盟友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哈哈~

等皇帝对着皇后大发雷霆时,反而去给皇后求情,让皇帝对皇后故意污蔑静妃更加厌恶,自己却给皇帝留下了一个心胸宽广,懂事识大体的好印象。

暗地里,悄悄地洞察到身边的侍女是奸细,可并不动声色,故意将宸妃灵牌的事透漏给她,让皇后和誉王他们自以为抓到了大把柄。

却不想静妃早就布好了这个陷阱,就等着皇后和誉王翻车呢,借着皇帝的手大大地打击了誉王皇后一派,看得人实在是痛快。

同时也让皇帝疑心是有人故意对付他们母子,解了誉王和夏江同时逼迫靖王的局面。

那么接下来陈安隅还是讲讲静妃精明之处的实例吧。

《琅琊榜》中越贵妃,在赤焰一案发生后,盛宠不断。

身为太子生母,她先天性就独具优势,母凭子贵,在与言皇后多年的争斗中也并未沦为下游,两人旗鼓相当。静妃,进宫多年,默默无闻,是梁帝后宫中最普通最没有存在感的妃子。

那么为什么盛宠多年的越贵妃会被静妃取代了呢?

首先越贵妃自身没有足以匹配野心的能力。

越贵妃,年轻貌美会撒娇,本来是梁帝最为喜欢的人,可惜,她自己一步步地将路走死了。霓凰郡主一事中,越贵妃恰恰是整件事的幕后操纵者,她以为自己可以利用情丝绕,让霓凰郡主与司马雷生米煮成熟饭,将霓凰郡主拉到自己的队伍来,南境的十万大军将成为太子夺嫡的重要支持。可她的目光过于短浅,她不仅破坏了梁帝的计划,更是丝毫不了解霓凰郡主的性子。

梁帝为何要让霓凰来金陵城中比武招亲,是希望借此机会,转移霓凰郡主手中兵权的同时,又不让朝廷平衡打破,边境出现动乱。正是因为霓凰郡主的身份和她手中的军队力量,这决定了霓凰郡主绝对不可能嫁给太子,誉王,或者是与两人关系密切之人。

太子和誉王在朝廷上的多年争斗,是梁帝稳固自己位置的方式,梁帝久久不决出继承人,恰恰是为了避免祁王在朝廷上一家独大之事重新出现。

越贵妃愚蠢又野心大,她以为女子失身后,必然将嫁给对方。可身居后宫多年的嫔妃,丝毫不了解征战沙场多年,以一己之力守护住整个南境将军的血性。

霓凰郡主之所以答应梁帝的比武招亲,根本原因在于害怕赤焰一事重演,她不希望南境军队出现灭顶之灾。可若是情丝绕一事成功,比起嫁给司马雷,霓凰郡主最大可能是选择杀掉司马雷,带领南境军队走上谋反的道路。一旦此事成真,大梁的江山将从此陷入动荡,梁帝好不容易维持的局面将被彻底打破。

越贵妃蠢就蠢在,她并未摸清梁帝的心思,就狂妄自大的向霓凰郡主下手,做事还不周全,没有一个较好毁灭所有痕迹的手段,将她自己直接暴露出来。

越贵妃参与进党派之争。

后宫嫔妃不得干政,从这句话,能够看出每一任皇帝都有牢牢把控自己江山的欲望,他们不希望有人对自己的行为指手画脚,争权夺势。

越贵妃,身为宠妃,比起不断地为太子继位增加筹码,与言皇后争斗,不如温柔小意,好好伺候皇上,博得皇上的宠爱,自然太子的位置稳固。毕竟,无论誉王再优秀,他也只是个王爷,而非名正言顺的太子。

朝廷论礼之事,越贵妃的确复位了,可惜梁帝的面子也全部被她丢光了。

越贵妃多年来,因自身荣宠不断,儿子为太子,早有僭越中宫的作为。在她位分被降后,礼部尚书在谢玉的安排下暗示梁帝,太子上天祭酒,以越贵妃如今的身份,是没有权利走在他旁边。

谢玉又在一旁,挑拨梁帝心中的怀疑,称不能够像给予赤焰军一样给南境过大的恩宠。只可惜梅长苏借着复位一事,下了一盘极大的棋,让越贵妃在梁帝心中的好感度因此降到了最低。

太子向来不是聪明的性子,他的能力不足。这些年,能够在太子位置上,根本原因是梁帝不想动太子。可誉王的存在,的确给太子造成了诸多麻烦。

越贵妃,也清楚太子的性子,但她若想要上位,那么必定要为太子谋划。人美又心狠的越贵妃,已经将所有的路都给太子铺好了,只要太子不惹事,他便绝对不会被梁帝厌弃。可私炮房一事,谢玉的倒台,加上最后丧期玩乐成为压倒太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太子被废,丧失权势,越贵妃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然后,静妃的温婉和顺恰恰是梁帝最为需要的。

对于梁帝来说,年纪大了以后,比起身边人为了权势争宠,不得安分,他更加倾向于拥有一个安静,闲适的地方去休息。

越贵妃与言皇后斗争的越激烈,就越能够体现静妃的好,她的不争不抢反而会让梁帝高看一眼。

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需要陪伴的人都是不同的,年轻力盛的梁帝,或许更加喜欢妩媚又会撒娇的越贵妃,可年老的梁帝,他对于女色已经不看重了,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能够陪伴自己聊天的人。

越贵妃这些年,一味的顾及自身的利益,忽视了梁帝的需求,哭闹争吵,在她这里都是常事。静妃原本被忽视的低调,不声不语,现在则成为她最吸引梁帝的地方。与静妃这种聪明又温婉的人呆在一起,梁帝内心的感觉更多是舒适,他逐渐向静妃靠拢,与静妃更加亲密实则是情理之中的。

靖王,原本不被梁帝喜欢,是因为他性情上的耿直,多次在梁帝面前提及赤焰一案。可在梅长苏的谋划下,太子和誉王的竞争,进入水深火热的阶段,本就疲惫的梁帝还要面对太子和誉王惹下的祸患。

对比之下,靖王的忠君爱国之心显得格外赤诚又热烈,梁帝开始看到这个自己忽视多年的儿子。前朝和后宫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静妃在后宫的上位史,与靖王逐步得到皇上看重是同时发展的。当初靖王被厌恶,连带着静妃也被梁帝不喜。现在形势逆转,梁帝对靖王早就没有厌恶之情,反而极其欣赏肯定。

本质上来说,越贵妃的失宠,更多是因为自己的看不清。而静妃能够得宠,也是因为她太看的清宫中的局势。静妃若想要争宠,她早就能够成功,不过是不愿意相争。在梅长苏辅佐靖王的情况下,静妃想办法留住梁帝,做梁帝心中的体贴人,也是为了靖王能够更加被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不过这里陈安隅顺便提一嘴,其实人家静妃是暗恋林帅好吧。那也就是说皇帝可能头顶青青草原了。

证据:意味深长地告诉未来靖王妃她一直都喜欢楠树。

当年林帅化名梅石楠行走进江湖,救了还是当时还是医女的静妃,还带回府中照料,况且林帅文武双全英姿勃发,静妃心生感激并暗生情愫也不奇怪。估计林帅与他的妻子晋阳公主感情很好,静妃自知无望,可能还有些自卑,不愿也不忍插足。

后来林帅的妹妹入宫成了宸妃,但是身体不好,静妃为了照顾宸妃的身体才入的宫,也是为了自己爱的人做出牺牲吧,照顾好他妹妹这样他也能安心。

赤焰一案林家满门覆灭,祁王宸妃都死了,静妃低调行事,在宫中忍辱负重13年,保全自己和靖王。

当靖王告诉她他已经决定要争皇位时,她竟没有一点犹豫和怀疑,立马表态要支持他,然后就慢慢的开始得宠了,一步步从静嫔升到贵妃。(这个女人是不是很可怕。。。不争则已,一争谁都弄不过她呀~)

非常聪明,两个字就认出了林殊,后来给他把脉知道他的身体状况那是真伤心啊!还说了一句“要是你的父母知道你现在这个样子……”(悲痛得都没有说完,是不是想起了林帅呢~~)

还有静妃深情地看着小殊的脸说:“你以前,长得那么像你的父亲……”对于一个如此内敛的人,这样的举动和言辞难道还不够明显吗?~静妃妥妥的深爱着林帅啊!!!

也有人说静妃喜欢林殊胜过靖王,其实也不至于,但小殊是她心爱人之子啊~

不得不说,陈安隅是很喜欢这个静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