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相宝2:秘物 > 第687章 老眼撞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7章 老眼撞局

李林灿老爷子经常以一个词来讥讽卢灿——“雅痞”!

雅痞,英文“yuppie”的音译。

意思很简单,就是有强烈文化气息的“痞子”——看起来人模人样,实则人模狗样!

这个词,太贴切,几乎将卢灿披着雅皮、实则俗人一个的形象,剥个干净。

这个“绰号”传到许佳闻耳中后,许胖子深为认同,蓝湾游艇会内,遂有“雅痞”和“混痞”之分。偏偏游艇会中还有不少人并不认为“雅痞”为贬义词,常常以此为荣。

徐维生就是其中之一。

卢家与徐维生有交集。

福临门是香江老字号酒楼,沙田中文大学附近就有一家,距离卢灿家不远,因此,卢家经常去福临门酒楼设宴款待宾客。

徐维生虽然与哥哥徐维均关系算不上好,可父亲在世时,还是多有来往的。就是那时,卢灿与徐维生认识,说起来,也有些年头,不过,关系始终一般,未曾深交。

所以,对于徐维生的突然拜访,卢灿还是有些惊讶。“徐生,你……今儿怎么有空来我这坐坐?”

看了眼被卫雨宁领进来的徐维生,以及他手中的锦盒,心下有所猜度,卢灿笑嘻嘻起身,绕过办公桌,朝茶室那边抬抬手臂,“雨宁,你把茶室收拾一下,我和徐生一会过去。”

“卢老板喜得千金,无以为贺,刚巧入手有一册婴戏图,有些不解之处,想来想去,这件东西在我手中也算明珠暗投,便拿出来,以恭贺卢老板的千金临门之喜。”

说着,将手中的锦盒,递到卢灿面前。

“徐生可谓明清画作的老手,还有难倒你的画作?这让我很好奇!不过,我也就看看……贺礼之类的话,就不要说了,太贵重,不能收!”两人交情不深,贵重礼物自然不会收,而且还没摸清对方的目的。不过,不妨碍卢灿接过锦盒看看里面的东西。

盒子入手后,感觉很轻,至于外包装的锦盒,明显是后配的礼盒。

“卢老板要是不收,那可就太见外!这些年,您家可没少照顾我徐家酒楼生意,父亲在世时,可没少念叨卢家厚道。”徐维生呵呵笑道。

只是这话听着不太对味儿,要知道,福临门酒楼可没他的份,他哥哥徐维均来说更合适!

卢灿还要推辞,又听徐维生笑道,“这幅婴戏图册页,一开始我以为是焦秉贞所作,可我师傅看过之后,认为是焦秉贞和南沙先生的合作。所以嘛,不大不小,算个漏儿,没花多少钱,算不得贵重。”

嗯?焦秉贞和南沙的合作?那倒要好好看看。

焦秉贞是清康熙、雍正朝的宫廷画师,汤若望的弟子之一,精于花卉,在山水、人物、楼宇等方面的创作,别具一格。虎园博物馆收藏有焦秉贞的《耕织图》一册八幅。

他是汤若望的弟子,自然很熟悉西洋画派的作画风格,创作时讲究人物大小的安排,人物大多按近大远小的原则来安排,不同于传统中国画按人物身份高低安排人物大小的习惯。

在透视和明暗的运用及空间处理上,也接近真实,喜欢把人物放在一个真实的空间中,以人物为中心营造空间,建筑大小也考虑到人的尺度,甚至不惜牺牲建筑空间的完整性。

因此,焦秉贞又被称之为“西学派顶门柱”,他的这种风格,又与明末“波臣派”,禹之鼎所创建的“白描派”并称为清代三大肖像画派。

至于蒋廷锡,字酉君、扬孙,号南沙,是焦秉贞同时代的收藏家、画家。

曾任礼部侍郎和户部尚书,加太子太傅衔,妥妥的高官一枚。在绘画方面,此人擅长花鸟,讲究闲情逸趣,画风自然洽和,风神生动。虎园博物馆同样蒋廷锡的作品《竹石图》。

《清史列传》记载,焦秉贞与蒋廷锡曾经联手,为康熙朝末期的刑部尚书张昭绘制肖像图,焦秉贞绘人物及楼宇,蒋廷锡绘松石。

至于说两人有没有绘制过《婴戏图》册页,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

故而,卢灿对这本册页,还真来了兴趣,拍拍徐维生的胳膊,“罗师傅说的联手之作?走,去茶室!这两位的联手之作,我得好好欣赏!”

俩人出办公室,转上走廊,卢灿又顺口问道,“罗师傅现在身体还好吧。”

徐维生的师傅名叫罗贵宾,摩罗街的老掌眼师傅,今年八十多岁。维德拍卖成立之初,许佳闻有意挖他过来做鉴定总监,就是顾忌他年事太高,遂即作罢。

罗贵宾很喜欢徐福全做的菜席,经常光顾福临门酒楼,一来二去,徐维生得以拜在他的门下,也为徐维生后来开设“徐记”艺术馆,埋下伏笔。

徐维生脸上的阴郁,以卢灿肉眼可见的速度,堆积起来。

额?罗贵宾出事了吗?卢灿一怔,不由得放慢脚步,“怎么了?”

徐维生站定脚步,双手在脸上搓了搓,露出一丝苦笑,“卢老板,实不相瞒,今天冒昧上门,是有事相求,与我师傅有关!”

平时不登门,这突然间送重礼,就知道有事……帮不帮的,得看究竟什么事。

卢灿又问了一遍,“罗师傅……他怎么了?走,去茶室,慢慢说。”

卫雨宁已经将茶室收拾停当,卢灿抬抬手,示意她将茶室的玻璃门关好。

没着急看图册,卢灿将其放在一边,泡两杯清茶,徐维生也开始讲述今天上门的原因。

事情不复杂,罗贵宾踩坑了!

有意思的是,埋坑的人,是虎园博物馆在国内的一条进货渠道上的人!

罗贵宾老家佛山,今年回乡过春节。老爷子在香江算不上有钱人,可是回乡之后,肯定算是名人,每天都有很多宴请,也有些同乡知道他喜好古董古玩,便邀请他赏瓷鉴画什么的。

佛山是南都明珠,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带,这片地界,自然少不了古董字画的。

那天是大年初四。

香江的大年初四已经上班,没什么年味,可国内不同,大年初四正处于走亲访友的高峰。

那天上午,罗贵宾在侄孙的陪同下,去走访一位幼年时的玩伴,这位玩伴是当地文体局的退休老干部,在当地有些影响力。

两位发小,风雨几十年又能相见,自然喜不自禁。酒香人也甜,中午,罗贵宾多喝了几杯。

酒酣兴浓之际,他家又来了一位送礼之人,此人手中抱着一只礼盒,模样恭敬谦卑,名义上拜年,实则希望罗贵宾发小家,帮忙多开几张的“艺术品通关证”。

艺术品通关证,也就是艺术品出口过海关时的证明,归属文化口出具。罗贵宾发小的孩子,就在三水县文体局任职,分管这一块。

当时的大环境,对古董古玩出口管理并不严格,开几张艺术品通关证,算不得什么大事,收一些古董古玩艺术品,同样也不算罪过,多少还有些“雅趣”。

发小知道罗贵宾擅长古董鉴定,便当场那些礼物打开,请罗贵宾点评一二。

这一打开,罗贵宾顿时迷住了。

这是一幅竖轴,明代广府画家林良的《古木苍鹰图》。旁边还有陈白沙题诗:落月平原散鸟群,秋风爽气动秋旻。江边老树真如铁,独立槎栎一欠伸。

林良,字以善,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广府文化圈中,第一个进入主流性行列的画家。

此人的一生,非常传奇。

年幼时在寺庙帮忙绘制壁画,童子试屡次不过,更别提秀才,妥妥的平头百姓一个。

可是,他的画很好。当时的知府何寅,非常欣赏他的画作,于天顺八年(1464年),推荐林良入宫,供职直仁智殿,摇身一变,成为宫廷画师。

进入宫廷之后,林良的视野快速拓宽,大量学习南宋院体,让他的画作风格快速稳定下来。

不仅如此,他的画作在南宋院体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些写意的变化,遂成为明代院体画派的代表画家——史料记载“林良吕纪,天下无比”。

可以说,林良是广府文化圈的骄傲!

因此,他的画作在香江本土收藏圈,非常受欢迎。

另外,题词者陈白沙,也是明代广府文化圈的骄傲之一。此人开创明儒心学先河,岭南地区唯一从祀孔庙的大儒,有“圣道南宗”、“岭南一人”等诸多美誉。

林良的画作,陈白沙的题词,怎能让罗贵宾不动心?!

那天也活该罗贵宾出事。

他不仅没带鉴定工具,而且喝了不少酒,老眼昏花的,还真没看出来那是一幅赝品。再加上这是别人送来的礼品,他想当然的认为,没人敢拿赝品送礼,心中防范不足。

所以,一时大意之下,跳坑了!

当老友问他这幅画在香江能卖多少钱时,他悄悄告诉对方,至少值二十万港纸——这个报价,其实已经很低,如果是真品,在香江至少值百万港纸以上!

一听说价值二十万港纸,罗贵宾的那位老友吓一跳,自然不敢收这么贵重的礼物,将送礼之人礼送出门。

贪婪懵逼了罗贵宾。

他玩了个小心眼,让自家侄孙悄悄跟在送礼之人的身后,等到无人处,以二十五万港纸的价格,买下这幅林良的画作。

隔天,罗贵宾酒醒,再拿出这幅画细细欣赏,突然发现,这幅画作的钤印有问题,大惊色色,再看纸质,也有问题。

赝品无疑!

一世英名,全毁在这幅画上!更让他受不了的是,这件事发生在人人尊崇他的老家!

罗贵宾气得当场心脏病发作,幸亏救治及时,保住性命。

徐维生得知消息后,急匆匆赶赴佛山见师父。

问明原委后,他又开始四处打听卖画之人的消息。

徐维生对古董渠道了解不少,也有些人脉资源。几天之后,有人告诉他,卖画之人名叫安德福,江门人,古董市场有名的贩子,专门做虎园博物馆的大生意!

这不,他回港之后,立即求见卢灿,希望卢灿能帮忙将这件事,平了!

听完事情原委之后,卢灿哭笑不得!

这都叫什么事?

安德福固然给虎博送货,可这层关系虎博打死也不会承认的!

况且,安德福又不是虎博的人,不归自己管,自己有什么权利让人退款?

另外,这件事纯属于罗贵宾“撞局”,又不是人家主动设局——如果非要说设局,那也是安德福想要用赝品送给不识货的领导,换取通关证,设局的对象是罗贵宾的发小家,而不是针对你罗贵宾的!

你主动求着人家卖,现在又要退货……于理不合啊!

说来说去,还是罗贵宾起了贪念,临老栽个大跟斗!

真真是老眼撞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