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徭夫都是步行上路,行程较慢。为了跟上李青松、叶明等人的队伍,李延宁跟官差要了堪舆图,自己骑马赶路。

现在他的骑马技术在这次出行中得到了锻炼,赶了四天路,终于看到了亲人所在的徭夫队伍。

李延宁快马加鞭赶上他们。

徭夫队伍漫长,一时找不到人,李延宁决定先去找官差报到,提交任命书。

他骑着马经过徭夫队伍时,徭夫们都羡慕地看着能骑马的人。

叶明见到了骑着马一晃而过的人,对身旁的李青松说:“我怎么看着那人的背影有些像宁子?”

李青松扶着陈勇,正低着头走路,并没有认真看,回答道:“不可能,宁子这时候应该入府学了。”说到这李青松的嘴角就忍不住上扬,再次跟徭夫们说起他这个侄子。

外村的徭夫都听过十三岁的县案首,现在又听李青松和叶明说了好几次十六岁的院案首,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不过大家还是很乐意听,一路长途跋涉辛苦又无聊,能听着这么励志的故事也是一种激励。

李青松性格乐观豪爽,时常鼓励徭夫们要坚持下去,回家后努力赚钱也送孩子去认字,他侄子说了读书改变命运,一点错不了。

很多人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可到底能读上书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经过十多天的赶路,徭役队伍已经快走到悠州的边界了,这就意味着离目的地不远了。

一路风餐露宿,大家都很疲倦,一想到到了锦州就要开始生不如死的劳役生活,各个都精神萎靡,顿时没有了盼头。

李延宁追上了官差,官差见竟然真有秀才来协助自己,都很高兴,热情地给他指了掌管徭役的官——甬官。

在官差的引导下,李延宁找了甬官,拿出任命文书给他。这位甬官姓林,看了任命人书后,上下打量了一遍李延宁。

这是一个样貌白皙清俊,身材瘦削的文人,还是新进的院案首,方县令写的任命书中满是对他的推崇和欣赏。

林甬官挺好奇,面对残酷的劳役生活,繁重的文书任务,这个少年能坚持多久?不会几天就哭爹喊娘要回去了吧?

想到这,林甬官立马切换和蔼的笑容,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年轻人,怎么能不好好使唤,啊不,珍惜呢?

林甬官作揖道:“李秀才一路奔波辛苦了。新进的院案首能来帮助我们,真是感激不尽,接下来的日子咱们一起努力,将朝廷交代的任务尽快完成。”

李延宁回礼后,道:“林甬官客气了,敢问我们秀越县徭夫此次的任务是什么?”

李延宁刚刚从官差那里得知消息,这次大范围征徭,不仅有修堤坝和挖河道,还有修路。

林甬官道:“是修路,修锦州到悠州的官道。”

原来,锦州大坝决堤后,洪水淹没良田,锦州和齐州的徭夫全部都去修堤坝和挖河道。

今年春季雨水又多,从锦州到周边各州府的官道,有被山上滑落的石头砸坏的,也有被泥石流掩埋的,低洼地带还有被水淹没的。就连江州都饱受水患的困扰,目前江州徭夫也在疏通清除河道淤泥。

悠州徭夫的任务就是将锦州通往悠州的官道疏通。

听完林甬官的话后,李延宁回想着华朝的堪舆图,明白了朝廷这次大范围征徭役的原因了。

锦州处在贯穿南北的中间地带。锦州西部多高原和山地,不能修路,无法直达平州和肃州。而悠州与平州接壤,且悠州北部地势相对平坦一些,从锦州过了悠州便能到达平州。

因此锦州与悠州的那条官道尤为重要。不仅向西通行平州,往南还要连接圳州和邛州。

若官道受阻,政令不通,商人无法出行。最重要的是物资都无法快速运往平州。

平州在华朝边境,多荒漠和沙土,种不了什么粮食,北部和东部的粮食和物资需要经过锦州的官道才能最快到达平州。现在锦州各条官道受阻,仅靠南部的官道运送物资,撑不了太久。

华朝现在虽然强盛,但外敌依旧在环伺。一旦外敌知道锦州情况,趁机发动战争,物资又支援不过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李延宁明白这次修路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林甬官道:“在下明白了,一定和林甬官为朝廷修好这条路。”

之后,李延宁言明自己亲人也在徭夫队伍里,想见见他们,林甬官立马让人带李延宁过去。

中午,徭役队伍停下来休息,李青松和叶明正在吃干粮,马蹄声由远及近,在他们面前停下来。

李延宁见着李青松和叶明,两人精神头很好,高兴喊道:“大伯,舅舅!”

李青松正要咽下干粮,乍然见到侄子,差点噎住,还好李武波拿了水给他喝。

叶明见到李延宁先是高兴,接着就皱起眉头,宁子该入府学了,怎么跑这里来了?是家里出什么事儿了?

想到这,叶明心下一沉,顿时有些惊慌,拉过李延宁仔细瞧了瞧,外甥神情中是见到他们的高兴,并无忧伤之色,微微松了口气。

李青松拉过侄子也是左右转了转,见侄子安好,才问:“宁子你咋来了?刚刚明子说骑马跑过去的人背影像你,我还不信,真是你啊!”

叶明也问:“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儿了?”

李延宁见到亲人的好心情顿时有些低落,道:“我们家里没什么事。”他对着李武波道,“武波叔,二太爷爷……已经走了。”

“什么?”李武波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问:“怎么回事儿?我出发前爷爷还好好的,怎么会……”

李延宁将他们走后的事情仔细向众人道来。包括陶家、李族长家以及老李家的下场。

千山村的村民们听完这些人的下场都高兴起来,大骂这些人罪有应得,大赞李延宁为民除害,方县令秉公执法。

李延宁又收获了一批好感。其他人听到这位就是李青鹤和叶明挂在嘴边的秀才,还扳倒陶员外家,更是夸赞连连。

听得李延宁都不好意思了。千山村的村民都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