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欢算是听出来了,秦郡王这是心理自卑,被人当面指出来,拉不下脸。

加上镇国公又说的言之凿凿,等于是直接打了他的脸,所以这才恨上了。

姜欢心里默默哀叹,薛老识人高明。

可是对上这样的儿子,不知道他老人家怎么想的?

在场的人,除了镇国公,大家都以一副怜悯的目光看着他。

秦郡王是个倔强,且自尊心强的人。

此刻看到所有人的目光朝他看来,心中越发的尴尬,又更加的无地自容。

所有人当中,最难过的当属薛宛然了。

她看着脸上已经显露出几缕白发的父亲,心中既悲伤又痛恨。

先前,她一直以为,父亲只是在面对后宅之事时难免会犯糊涂,但是现在,在家国大义之前,父亲依旧是有眼无珠。

她拧了拧眉朝陛下跪下:“陛下,秦郡王陷害忠良,不配为大魏第一异姓王,又趁机搅乱太子殿下大婚,请陛下狠狠治罪”

秦郡王闻言脸色大变。

他怔怔地看着薛宛然,全然不敢相信这是自己亲生女儿会说出的话。

薛宛然一脸悲戚:“父亲错了就是错了”

秦郡王身体不由自主地抖了两下:“你....”

\"母亲当初会爱上你,想必也是喜欢上了当时正直、正义地你,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薛宛然的话,好似一把钢刀,剖开了秦郡王的心口,把他隐藏在心口多年的阴暗挖了出来。

当那阴暗的想法见了光之后,内心的纠结和阴霾,也似乎消散了。

秦郡王愣了半晌,忽然哈哈大笑。

“不愧是我的女儿”秦郡王叩头,拜了拜陛下之后,开口道:“是我小心眼了,我差点忘了舒儿”

舒儿是宛然母亲张氏的小名。

此刻秦郡王才想起来,当初他还没有林氏之时,他和镇国公姜浩还有父亲薛清,当时相处得十分融洽。

而张氏,更是崇拜一般地对待他这个丈夫。

回想这十几年来,他一直在记恨着镇国公因为林氏的事情耿耿于怀,甚至对他刀剑相向。

而对父亲,他更多地是恶语相向,对女儿,更没有认真对待。

或许是因为这些年来,他一直想在林氏身上得到他对内心那股阴霾想法地支持,所以他才容许林氏在王府蹦跶了这么多年。

也导致了林氏贪心不足,差点害了宛然。

陛下和秦郡王、镇国公是一辈人。

他们三个,可以算是一起过来的人,镇国公对陛下和皇后地感情,陛下对镇国公夫妇地感情,以及秦郡王和张氏....

从相识相知到成亲生孩子,多少都有这三个人的影子在里面。

更遑论,当时还是皇子的陛下。

秦郡王和镇国公不知道在背后帮了多少忙,出了多少力。

姜欢见事情差不多了,既然她大概了解过后,确认这些人无恙之后,就拉着薛宛然一起出了宫殿。

陛下对这个儿媳是越来越满意了。

虽说是过来听长辈墙角的,但是总是在适时提出意见。

顾延开楞楞地看着太子妃扶着薛宛然出去,自己和宁王跟在身后。

好半晌后,薛宛然才回过神来:“欢儿,今日还是你大婚呢,你快回去吧”

薛宛然心中难受,里面那个是她的父亲,她的父亲杀了镇国公,害的姜欢三年没了父亲的支撑,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事情。

姜欢看着她眉头紧皱,安慰道:“我这不是都过来了,里面那个是你父亲,他是他,你是你,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

薛宛然有被安慰到,虽然现在在外人看来,她和秦郡王是断了关系的父女,毕竟血缘关系摆在那里。

她始终是欠了镇国公府,欠了姜欢。

又一想到姜欢这些日子以来对她做的事情,心中是一万个感激。

又庆幸自己有一个这么好的手帕交。

宁王和顾延开跟在身后,看着两人如胶似漆,好似她们俩才是正经夫妻一般,心中就吃味。

宁王也想安慰薛宛然,他又知道,此刻只有姜欢的话,对她来说才有用。

顾延开自从出了宫殿,就老实巴交的把姜欢的凤冠拿回来。

四个人一前一后地回了东宫。

今日是两人大婚的日子。

虽然过程波折,但是到底是已经把婚礼办了。

此刻东宫聚集了文武百官。

四人一进院子,都傻了。

牧云野拿着酒杯与百官敬酒,不少人都已经被他灌醉。

看到顾延开和宁王回来了。

牧云野松了口气,脚步踉跄着过来。

“太子殿下,我尽力了,剩下的你自己来”顾延开手中拿着凤冠,这一路过来,他早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他需要向百官敬酒,还需要让人招待百官入席。

牧云野主动担起了他的责任,此刻脸颊绯红。

一看就知道他喝了不少。

顾延开心虚地把凤冠交给了内侍,自己主动上前安抚了一番牧云野,自己拿着酒杯鱼贯而入。

进去之前,还不忘了让人把姜欢送回承德殿。

宁王笑着看着姜欢和薛宛然。

最后,姜欢一脸无奈地和薛宛然告辞了。

宁王心满意足地和薛宛然独处。

这些日子,不止是太子和太子妃忙,连宁王也忙。

忙朝政,忙婚礼,忙的脚不着地,他已经好几天没见到薛宛然了。

朝堂上的事情,他知道,也能装不知道。

镇国公突然复活,连他都吓了一跳。

“宛然”宁王眼中噙着笑意,看宛然的眼神多了些许热烈。

此刻东宫沉浸在一片欢天喜地之中,世家老臣向顾延开敬酒,朝臣向顾延开祝贺。

这些人知道镇国公回来了,此刻对上顾延开,更加的尊敬了。

要知道这位可是不输秦郡王的太子岳家,有了他的助力,世家们对上太子殿下就越发地恭敬了。

科举取士,取得是寒门,那不就是在剥夺世家的利益。

而朝中这下子,又来了一个孤臣。

臣子从镇国公出现的那一刻,就确定了要夹起尾巴做人。

科举取士,势在必行。

无论这些人是仗着谁的势力,如今那就是一句话——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