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投资体系 > 分子诊断领军公司,凯普生物现状如何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分子诊断领军公司,凯普生物现状如何了

凯普生物成立于2003年,于2017年4月成功登陆创业板。

现已在hpV核酸检测细分领域占据龙头地位,为国内妇幼健康分子诊断领域领军企业之一。

疫情已经结束很长一段时间了,作为当年获得过大把红利的主营业务为检测试剂盒的凯普生物,其近况如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投资逻辑复盘

从2022年7月份的分析来看,检测试剂盒为凯普生物的主营产品,其中hpV试剂盒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hpV占比已从2016年的83%降低至2019年的70%,检测业务收入占比从2016年4%提升至2019年的11%,

2020年受新冠病毒检验需求拉动,2020年检测服务收入达5.52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40.8%。

hpV产品方面:在2016-2019年,公司hpV产品销售额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从2016年3.32亿增长至2019年5.13亿,年复合增长率15.59%。

核酸检测方面:从数据对比来看,公司的pcR检测表现比传统方法更为优秀。

凯普生物RoE因为核酸检测上升比较大,2021年为26.68%,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2022年还有进一步提升,达到42.35%。

RoE拆解来看公司净利润率逐年上升2020年为29.14%,2021年为33.11%,2022年也有32.19%;资产周转率上升,杠杆倍数上升。财务数据因为新冠疫情表现优秀。

知道了凯普生物的投资逻辑,它近期的状况如何?

二、所在行业现状

由于医疗保健意识增强和医保覆盖面扩大,人们对传染病、肿瘤、遗传病的筛查更加关注,分子诊断也被更多使用。

从分子诊断的产业链来看,

上游为制造诊断试剂和诊断仪器的原料行业;

中游为核酸样本保存试剂、核酸提取试剂、核酸检测试剂盒生产商和pcR仪、测序仪等设备生产商;

下游为分子诊断的应用行业。

2020年以前,全球分子诊断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2016-201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

疫情推动全球分子诊断市场规模迅速发展,从2019年的114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21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91%。

其中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中有111亿美元来自新冠相关检测,超越102亿美元的常规项目检测。

我国分子诊断市场由于起步晚,市场规模较小,处于快速发展初期。

新冠疫情将分子诊断推向新的高峰,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至2020年的226亿元,2022年我国分子诊断市场规模为182亿元。

分子诊断的主要应用方向是传染性疾病检测、肿瘤个体化诊疗、血液筛查、产前筛查、遗传性疾病筛查、药物代谢基因组学等领域,应用领域广泛。

应用最广泛的分子诊断集中在感染性疾病的快速、准确诊断,细菌或病毒感染性疾病检测是分子诊断最常见的项目。

国内分子诊断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分子诊断涉及的临床需求多且杂,所以我国分子诊断行业规模小且集中度低。

2021年我国分子诊断行业市占率排名前三的国产企业依次是达安基因、华大基因和科华生物,市占率均在10%以上。

分项目来看,在中国市场中,新冠核酸试剂的大规模销售带动国产企业达安基因、华大基因、科华生物市场占比快速上升,超越国际品牌位列前三;

常规试剂方面,雅培、罗氏仍主导国内市场份额。

在体检市场方面,根据筛查指南30-65岁的女性需进行hpV检测,30-65岁的女性数量约为3.4亿人,平均每年的检测比例在30%左右,

假设hpV试剂的价格为130元,hpV试剂体检市场规模约为83.63亿元。在两癌筛查方面,其市场规模约为21.77亿元。可见,总hpV检测市场可达百亿元。

由于全球宫颈癌病例数量的增加、宫颈癌筛查项目数量的增加以及先进技术的引入,2022 年全球宫颈癌诊断市场规模约为183.3亿美元。2022年全球hpV检测和pap检测市场规模达到245.83亿元(人民币)。

国内hpV分子检测市场处于快速扩容阶段,中国人hpV分子诊断市场从2015年的7.7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9年的17.70亿元人民币,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hpV感染认知的加深,以及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hpV 感染分子诊断市场将逐步增长。

清楚了分子诊断行业的现状,我们进一步来看看凯普生物的情况。

三、公司情况

凯普生物是国内领先的分子诊断产品及服务一体化提供商,围绕妇幼健康、出生缺陷和传染 性疾病等领域,

开发有宫颈癌hpV检测系列产品、地贫基因检测系列产品、耳聋易感基因检测产品、生殖道感染检测、新冠核酸检测等核酸检测系列产品,

广泛应用于医院临床检测、大规模人口筛查、出生缺陷防控、公共卫生防控等领域。

(一)主要业务

1.分子诊断

凯普生物围绕妇幼健康及出生缺陷领域打造了丰富齐全的分子诊断产品矩阵,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流杂交技术平台,并积极应用国际通用的荧光pcR检测技术平台,开发出了多项相关产品。

在宫颈癌筛查中,hpV检测具有较好的经济成本效益。

而凯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简称“hpV12+2”),作为国内hpV筛查第一证,是目前中国唯一一款经过前瞻性、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的hpV检测产品,明确适用于“宫颈癌初筛”、“宫颈癌联合筛查”、“ASc-US人群分流”。

凯普hpV12+2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两项关键指标均媲美hpV+细胞学检测的联合筛查,作为国内早筛第一证树立了较高的行业标杆。

凯普生物的早筛证从合规、性能、临床试验三个方面大幅提升了宫颈癌筛查市场的进入门槛,公司有望借助独占期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凯普hpV12+2是目前唯一一个获批宫颈癌早筛的hpV检测试剂,预计将获得大部分增量市场。

后续随着其他产品陆续获批早筛证,凯普将在新增市场中的市占率将逐步下降,但仍会凭借先发优势维持较高的水平。

性传播疾病(简称 Std),生殖道单体感染易引发交叉混合感染,而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在用药治疗方面不同,因此进行多项联检的临床意义较大。

2019年我国Std分子诊断出厂端市场规模为2.36亿元,并将于2024年达到12.04亿元,Std分子检测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

2019年国内Std分子诊断市场cR5为76.70%,其中凯普生物占比8.9%,排名第四。

凯普生物Std 检测产品齐全,独家的Std十联检是国内首个实现一次取样、一次实验同步检测十种病原微生物的试剂盒。

十联检能够精准确定病原,发现交叉混合感染和无症状感染,有效避免漏检和有利于精准指导临床治疗。

90%聋儿的父母听力正常,且60%致聋原因是基因缺陷,耳聋基因检测对于耳聋的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

耳聋基因检测是筛查和预防先天性听力障碍出生缺陷的有效手段,凯普生物的耳聋检测试剂具备性能优势,凯普参与起草了行业标准+打造防控示范样本,占据耳聋基因检测市场先机。

2021年全国新生儿人数为1062万人,结婚登记人数为1528.6万人(764.3万对)。

假设婚孕产检人群、新生儿筛查率分别为70%、100%,按照地贫检测试剂100元份单价测算,全国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的销售空间有望达22.56亿元。

地中海贫血是最常见的危害严重的遗传病之一,出生缺陷筛查尤为重要,分子检测是地贫的有效诊断方法。

凯普生物产品a、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盒 (pcR+导流杂交法)具有快速便捷、 无需电泳、通量高、准确率高、灵敏度高等优势,可覆盖中国人群95%以上突变,性能优异。

假设婚孕产检人群、新生儿筛查率分别为70%、100%,按照地贫检测试剂100元份单价测算,南方十省地贫基因检测试剂盒的销售空间有望达7亿元。

2.医学检验

2022年,凯普生物医学检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43.05亿元,同比增长162.02%,净利润达到 8.5亿元,净利润率为19.38%。

医学检验服务是凯普生物第二业务板块,依仗经长年打磨的优异试剂性能,凯普的检测服务质量行业领先,已建立强大品牌效应。

自产产品广泛应用于肿瘤检测、妇幼健康、出生缺陷、传染病等等领域。

在内地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医学检验服务网络,是唯一一家两次达到100%准确率的第三方检验机构。

位于香港的医学实验室是香港第一家通过分子病理专业国际ISo认证,取得相关癌症基因检测资格及第一代测序服务的认可资格的第三方检验中心,在2022年承担了30%左右的香港特区的新冠核酸检测任务。

一方面,凯普与迈瑞医疗等行业领先 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良好的上游合作。

另一方面,凯普在疫情结束之际果断对相关仪器设备计提大额减值,基本控制了相关因素对未来业绩产生的压力。

总的来看,凯普生物的主业务医学检验和分子诊断都有不错的发展前景,整体情况很好。

(二)最新业绩情况

最新业绩情况:

2023 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都不太高,最高的三季度也只有8.51亿元,比起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比减少 80.00%左右;

归母净利润也不太高,和上年相比大幅下滑,最高的三季度也只有1.53亿元,同比减少最高达到89.68%。

业绩下降主要是疫情开放后三方医学检验中新冠相关收入大幅减少。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亿元,2023前三季度,收入增速放缓,明显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虽然比起上年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整体表现还是很不错的,都在60%以上。

其他业绩指标:

2023年前三季度,RoE和前几年同期相比,降幅很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净利率下降比较厉害;

资产负债率有一定程度下降,但降幅在3%-6%之间,有息负债率变化也不大,整体负债压力有所下降;

流动比率比较差,基本保持在1左右,但2023年前三季度表现远好于上年同期,还不错,速动比率也在1左右,偿债能力不算特别好,整体还可以;

截止9月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9亿元,低于上年同期,但也是赚钱的,疫情结束,相关试剂产品需求量大减,赚到的现金少了,这也是正常的。

从收入构成来看,2023年和上年相比检验服务收入大幅下降,由于疫情相关产品在营收中占比较大,这导致随着疫情的结束,这部分收入骤降,影响了整体的业绩。

总的来看,凯普生物的盈利能力还行,收入和净利润下降明显,虽然疫情结束的影响比较大,但赚钱的能力受到的影响不算太大,负债方面有所减少,偿债能力增强了,整体安全性还可以,不算太差,和分析时候相比降幅较大,业绩的大幅下降还是和疫情结束有关。

四、估值思路

凯普生物申万一级行业属于医疗器械,主要使用相对估值法pE进行估值。

从估值来看,截至2月22日收盘,凯普生物当前pE为11.62,pE当前分位点为24.54%,pE中位数为29.22,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目前比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都便宜,但上市时间较短,可以参考一下行业平均值,不过目前也是低于行业平均的。

五、风险提示

当前分子检测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若行业竞争激烈程度超出预期,引起行业内价格战等非良性竞争,则凯普的分子诊断业务有收入增长减缓甚至下降的风险;凯普收入的增长有赖于在研项目的不断注册并成功市场化,若公司新产品迟迟无法获批或市场化效果不及预期,则存在未来收入增长乏力的风险。

六、总结

凯普生物作为分子诊断龙头企业,在基因检测上拥有全产业链,产品广泛,在宫颈癌hpV检测、地贫基因检测、耳聋易感基因检测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市场前景不错,新冠疫情结束之后,也有其他产品可以支撑起来。

从最新的财报数据来看,虽然2023年凯普生物的年报还没披露,但是业绩预告已经出来了:

2023年仍然是赚钱的,但是相比前一年净利润预计下降90%左右,这么大的业绩跌幅,可能会拖累股价持续下滑。

2023年的年报正式披露时间是2024年4月24日,在年报披露后2024年1季报也会披露。

这两份财报都披露后,可以对比下2023年初以来疫情结束后的5个月的季度业绩变化情况,看下凯普生物剥离了疫情相关的业绩后,有没有在好转,然后再综合做决定。

从估值角度看,目前凯普生物处于相对低估,相对便宜,但2023年的净利润是大幅度下滑的,可能还会更低估。

小伙伴们在关注投资潜力时候一定要理性看待,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投资目标与风险承受能力综合考虑。

注:不同平台数据源存在一定差异,建议重点参考分析思路,不必过度追求数据精确性。本文阐述仅代表笔者个人的理解和观点,仅作为投资逻辑和方法学习,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