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吧,埃尔文神父来泉州时日尚短,汉话还不够流利。我受过他的恩惠,不得不帮帮忙宣传一二,还请兄弟体谅一下。”

“这话说的就见外了,洋菩萨也是神,拜拜总没有坏处。”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四处掠夺。西班牙是最早的海上霸主,进入中国最早的则是葡萄牙人。

翁父喜欢钻研历史,翁晓晓从小就被灌输了不少这方面的常识 。

书中的大秦跟历史上的明朝很相似,那么这位神父很有可能说的就是葡萄牙语,可惜她只懂点英语,想当当翻译也做不到了。

他们旁若无人地交谈着,翁晓晓也不插话,仿佛并不好奇所说的这些。

见翁晓晓并不搭话,黄晁只好讪讪收了话题,继续赶路。最后停在了一座不小的宅子前,估计至少有三进大小。

“老爷。”门房恭敬问好。

“去把管家叫来,有客人想看番薯,若是还有,一并提来。”

门房应下,安排小厮去做事。

“翁公子请,黄老弟请。”

宾主落座,自然要寒暄一番的。

“张先生一向做什么生意的?”人家客气疏离,翁晓晓自然也就不硬套近乎了。

张晁捋了捋胡须,似笑非笑,“什么赚钱做什么,反正都是买进卖出,翁公子呢?”

“家里有两个庄子,还有个酱菜作坊,不值一提的小生意。”

“小生意有小生意的安稳,大生意有大生意的烦恼。扬州酱菜有名,我吃过的,这次的灾情听说很是严重。”

是不是觉得他是个纨绔二世祖,家里都遭了灾,还有闲心在这边玩儿呢!难怪态度不冷不热。

自然也没必要上赶着解释什么,“我从北方直接来的泉州,只想办好事情早日回去。”

泛泛之交,张晁自然不会追问人家要办什么事情。

“别处很少见到教堂,二位都是信徒?”

提起了这个话头,张晁多少来了点精神,“神父救过我一命,无以为报,听着听着便也听了进去。翁老弟空了可以去听听,万一是有缘人呢。”

“我不懂洋人的语言,能听懂吗?”

“神父会说一点汉话,再加上手势,还是能交流的。”

对于宗教信仰,翁晓晓并不感兴趣,只是没话找话说而已。笑了笑,却并没有作答,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见翁晓晓的反应,张晁便也没有再劝。

“老爷,番薯没有完好的了,这几个也生了芽。”管家端着个大笸箩进来。

“我可以看看吗?”翁晓晓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

张晁做出个“请”的手势,也跟着走了过去。

“怎么全都发芽了?这口感就更不行了。”张晁看过之后晃了晃脑袋,本也不在意那几个钱,只是见翁晓晓有兴趣,才把人带了回来。

有人凑趣,对他来说是种安慰,总好过劳心劳力地弄来,却无人问津的好。

能生芽才好呢,她是为了种植,又不是为了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都是种子!是希望!

“无妨无妨,这已经发芽了,我想是可以栽种的。若是还有这样的,我一并要了,张先生开个价吧。”

见翁晓晓的喜欢不是作假,张晁的心里突然有了种被人赏识的快感。“既然老弟喜欢,就送你了。”

“管家,还有这样的吗?一并给公子取来。”

老管家拱拱手,“老爷,还有几个被花匠种在了园子里,叶子都长挺大了。”

“张先生可懂番薯的种植之法?”翁晓晓不错眼地盯着这几个番薯。

“在吕宋见这东西稀奇,口感也还行,就买了几百斤,想作为稀罕物品出售的,没想过种植的事情。”

番薯的果实便是种子,看着芽点不少,应该能切开直接埋进土里种植了。

翁晓晓并没有任何种植经验,只是大概知道红薯、土豆一类的根茎植物怎么育苗,以前老爸在阳台上种过迷你小土豆,她也只是偶尔看看而已。

以后肯定还是要请懂行的老把式栽种,但当务之急是怎么把这些平平安安地运回去,不能再有任何损耗了。

“老爷,种在花园的几棵长势不错,是否问问花匠?”

张晁点点头,“让人去叫来。”

“是。”

想大面积种植,这几个可不够,既然这个人有门路找到番薯,玉米是不是也可以想想呢,再贵也比自己跑出去要好,她没有时间。

“张先生,下次出海,可否再给我带一千斤番薯,价钱好说。”

张晁原以为小书生只是种着玩玩,没想到还要购买,而且还是一千斤。

做生意自然没问题,不论大小,只要能赚钱,买卖自然要接的。

“生意人自然不会往外推生意。只是我比较好奇,公子要这么多番薯做什么?可方便相告?”

这倒是没什么好隐瞒的。

“北方干旱,南方水涝,这两年的年景必定极为艰难。若是能找到新作物,不也算是功德一件嘛。”

西北的战乱还没有提到呢,虽然他们身在东南,相隔千里,但毕竟都是大秦子民。

有这种情怀,便是令人敬佩的。

“公子小小年岁,倒是心怀天下,请受张某一礼。”张晁后退一步,给翁晓晓作了个揖。

翁晓晓连忙回礼,“先生过誉,既为苍生也为自家。”

“自家也是苍生,不只是为了自家就很了不起。”黄姓友人也附和道。

“那就说定了,至于价钱,现在不好说,行情都是在变的。不过,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因为货品是公子预定的,需要你先交四成定金。”

“四成大概是多少?”

“五百两。”

这哪是红薯呀?比肉都贵。

但是种子的价值自然不能跟一般的货品相比较。

“成交,请先生拟个契书吧。”

办事果断痛快,先前真是看走了眼,这公子可不是出来玩乐的。“管家,去我书房拿两份订货的契书。”

管家是府里的老人儿,深得主家信任,这种差事必须他亲自去办理。

“张先生,若是遇到了别的新奇作物,也可以带些回来,我都会收下的。是好东西就该引进来,是不是?”

“真正的好东西,管控的也严密。”

这话不假,但总会有机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