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各时空:

“嗯?前面不是还说隋朝好嘛?怎么现在又说不好?”

“这是什么情况?”

“原来是弄错了!”

“京杭大运河很厉害吗?”

“元世祖忽必烈?怎么不像汉人的名字?”

“隋唐大运河?这也有唐朝的份儿?不然为什么要叫隋唐大运河呢?”

“哈哈哈哈笑死了要……因为挖运河挖亡国的!”

“不会吧!这…挖坑会挖亡国?开玩笑呢?”

“真没用!”

“科举?”

“科举这是选拔读书人的?怪不得那些大家族要反呢,这下侵害了他们的利益……”

“14年13个?一年都分不到一个?这怎么弄的?”

“科举是官里选拔的?寒门?寒门会有机会?”

“李二是谁啊?”

“李广在突厥吓哭?这么胆小啊!”

“弑父杀兄戏母?这还是人嘛?”

“在魏征记录的隋史都没有?这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杀兄逼父?这李二也是个狠人啊!对哦,这李二是个皇帝吧!”

“但…这魏征是谁?怎么皇帝还不敢惹他?”

李世民:“在突厥……这李二是我?好久没听到有人这样叫我了。天老爷,谁给他泼脏水?他自己办的事儿诶,朕只是让史官记录下来了而已!

这这这……朕……算了,说吧!本来也是事实。”

“大业?不是隋朝嘛?怎么叫大业?”

“三征高句丽?三征?”

“不是说很富强嘛?怎么一个高句丽还要三征?”

“富强也起义?”

“真是胆小鬼,还躲起来,皇帝诶……”

评价:

@杨广是:刘彻的开局+李世民的野心+朱祁镇的能力。

@搞好了就是隋武帝,搞不好就是隋炀帝。

@冷知识:记载杨广功绩最多的史书就是魏征修的隋书。

@杨家父子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有李世民给他们擦屁股,要是隋末乱世没有李世民这样的狠人,再来个突厥吐蕃乱华,来个百年乱世,杨家父子名声比司马家好不到哪里去。

@主要不太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去吹杨广,这里面最大的点就是吹修运河的这帮人,他们都没搞清楚隋唐大运河跟京杭大运河的区别。

@那些吹杨广的人和杨广一样,最大的的问题就是不把隋朝的老百姓当人。

@我一直挺佩服武则天的无字碑,是非功过任由后世评说。

@李世民要能改史书,肯定得先改自己的黑料。

回复:李世民还改个啥啊,想看一下起居注,还提前声明一字不删,一字不改,都被褚遂良和魏征骂的狗血淋头。

回复:然后魏征去看了起居注,哈哈哈,还往里边加了好多,气的李世民推了魏征的碑,后来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又屁颠屁颠给修好了。

@杨广就是太废了,他如果一战就平了高句丽,没人敢反他,打三次都输了,也该死了。

@其实三次都成功了,第一次高就投降了,第二次快赢了杨玄感叛变了,第三次高直接投降了。

@ 第三次是投降了,隋炀帝一走,高句丽扭头就不鸟杨广,这是投降,还是耍猴???

@嬴政:咋还有人挖沟挖到亡国的?

@纠正一下博主,不是五品+官员才能考科举。而是五品以上官员推荐才能考,人家都已经五品+了还考科举干啥。

@我是真的佩服那些人,他们紧咬着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不放,完全无视了杨广干的其实更过分,那些人的眼睛就跟汤勺一样。

@寒门文人应该感谢赵光义,北宋前的科举名义天下文人参加可是都没有涂名,本质还可以太脱离魏晋以来的上品无寒门这种局面。直到赵光义发明了涂名制度才彻底让有能力的文人参加科举得到公平对待。

@隋炀帝大业时灭了吐谷浑、讨伐吐蕃等国,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是谁在动我们的历史,现在大学本科学历都很难分清历史功过了,然而我们的大多数普通人都在被带节奏,带的还是我们历史文化的节奏。

各时空:

“刘彻是谁?”

“我们陛下的开局?这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是哪个朝代啊!很有野心?”

“这个姓朱的我知道,是明朝,说杨广有他的能力,这应该不是什么好话吧!”

“汉武帝的开局我记得也是很不错的吧!他爹把太子杀了,也要让他坐上皇位~”

“这样看来杨广真是弄了个稀碎,那么好的开局,却二世而亡……”

“这个说的没错,怪就怪杨广能力有些差,周旋太少,硬着胆子上,最后哪里也没有弄好……”

“这个魏征还挺出名的,短短时间出现了好几次了~”

“这个魏征不会是隋朝的旧臣吧!”

“他这么推崇隋朝,不会被唐朝的皇帝嫉妒嘛?”

“原来唐朝的皇帝叫李世民啊!好家伙,这竟然直呼其名!”

“那东汉末年的时候也应该来了李世民一样的人喽~”

“不是说东汉末年的时候都很强嘛?是因为没有最强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