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231章 太阳阳明合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介宾连忙脱身然后往罗娜的病区赶去。

罗娜这个女人太剽悍了,可不比温柔的王映骄......

“那个女的有案底?好家伙,内容挺丰富呀。”此时此刻,“温柔的”王映骄在中医研究生办冷笑的看着在图书馆冲突的女生的档案,“就这,居然还能评优评先?这不要给她整个大活儿。”想着,给旁边的辅导员说道......

李介宾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医院的病区,一眼就看到了正坐在电脑旁忙碌工作着的罗娜。

罗娜抬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语气中似乎带着某种深意地说道:“哟,今天来得还挺早呢!稍等一下哈,我去给你拿件白大褂过来。”

说完,她便站起身来,朝着隔壁房间走去。

不一会儿,罗娜拿着一件白大褂回到了座位旁,并将它递给了李介宾。

就在这时,罗娜的带教老师李老师也走进了病房。

“罗娜啊,咱们准备查房吧。”李老师面带微笑地对罗娜说道。

“好的,李老师。正好阿宾也来了,我们可以一起去查房。”罗娜笑着回答道。

李老师上次见过李介宾之后,对这个外表帅气的年轻人并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觉得他只是一个空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人。

然而,当他听说自己负责的几个病人在服用了李介宾开具的中药后,病情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时,他开始重新审视起这位年轻帅哥来。

“先从那个多耐开始吧。”罗娜走在前面,李老师跟李介宾跟在后面,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上级医师呢。

患者家属一见到他们这行人前来查房,便满脸笑容地站起身来表示欢迎。

“李大夫、罗大夫啊,真是太好啦!你们看,他昨天都没有再拉肚子呢!”

罗娜紧接着询问:“那早上有测量过体温吗?还有没有发烧呀?”

家属赶忙回应道:“早上量过了,已经降到三十七度了。”

之前可是一直高烧不退,最高的时候甚至烧到三十八度!患者现在虽然脸色还是黑黝黝的,但退烧后眼睛明显变得灵动多了。

李介宾看着眼前的患者家属,轻声问道:“请问他每天大便的次数大概有多少呢?”

家属微微皱眉:“嗯……一天一次吧。”

李介宾点了点头,继续追问:“那大便是什么形状的呢?”

家属说:“不怎么成形,比较稀,有点像糊糊一样。”

听到这里,李介宾心里稍微松了口气:“嗯嗯,这样就好一些。”

不是稀水就好。

其实,李介宾之所以如此详细地询问患者的大小便情况,并不仅仅是出于医生对病情的关注和负责,更重要的是,二便的正常与否直接反映出人体内部脏腑器官的功能。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背后,蕴含着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外感病问寒热,内伤病要问二便。

如果患者小便不利或者大便溏稀或干结,那么就说明里有问题,开方就需要有对应的药。

但是这里还有另外一点讲究,就是疾病发展顺序,在表?在里?半表半里?

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肺炎发烧的时候,往往喜欢用灌肠法退热,有效的多一些,而有些则是转成了低热,泄泻。

因为这是用西医的思路去指导治疗。

在表者,发汗解之。在里,下法泻之。张仲景早就记载过,如果病在表或者半表半里的时候就用下法,那么就容易造成胃痞干呕泄泻的症状,需要用半夏泻心汤解救。

别小看了这句治则,学医的看着觉得好像很很简单,注意就是,但是既然张仲景专门记录误治,就是因为临床上常常会犯这种错误。

看到高烧发烧病人,大便一干就觉得是不是已经到了阳明胃腑?来点大黄泄泄火……

李介宾仔细察看了这个患者的舌脉,舌苔依旧厚,灰黑苔,说明病程够长了。

脉象是浮滑脉,跟上次的浮数脉比起来,说明烧退了些。

“效果不错,继续治疗。”罗娜用听诊器仔细听过后,然后对家属交待了几句。

家属千恩万谢,已经治疗了那么久,用了那么多药,患者还是第一次状态那么好。

“用的什么方?”

“葛根汤。”

“效果怎么这么好?多耐都能治?”

三个人在外面围成个小圈开始讨论。

看着这个带教,李介宾想了想,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讲解起来葛根汤。

伤寒论宋本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讲的是太阳病与阳明病的合病变证。

张仲景的伤寒论极其灵活多变,临床情况是复杂的,不可能老老实实的太阳病转化成阳明病……得病不是模板化的,不可能一成不变的疾病。

太阳病的特点:脉浮,头项强痛,恶寒等。

阳明病的特点:腹满,不大便,谵语,恶热,潮热,濈然汗出。

这是正面之证,也就是这条条文前面的,太阳阳明合病所包含的症状。

要注意,伤寒论是东汉的着作,那时候字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所以能省则省,伤寒论里面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习惯,所以“太阳阳明合病”就已经代表了这些症状,只是张仲景未一一列举,初学伤寒论,很多读不懂就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

而下面一句,必自下利!则是变证。

李老师跟罗娜两个人都是中医学的白痴,听到这里就不理解了,“既然阳明病是大便干,那么为什么又会拉肚子呢?”

别人可能不好解释这个问题,或者用一大堆理论来讲,但是李介宾则是用最通俗的语言讲出来了这里面的奥妙。

“太阳病,肌表有邪,无汗;阳明病,邪热在内,濈然汗出(该词汇为专用名词),所以大便变硬。

而当太阳阳明同时发病,太阳闭塞于表,阳明本应该汗出的,却无出路,只能被迫于里而成下利……”

李老师跟罗娜反复品味着李介宾的话,越听越觉得有意思,这可比那些专家讲座讲一大堆阴阳五行实在多了。

“这个时候使用葛根汤,解表散邪的同时,也止下利,因为表已解,里也就解了,所以不用特意使用阳明病的治疗药方……不过为防万一,我还是在里面加了生石膏与山药。”

生石膏清泄里热,生山药平补三脏。

不过这就是李介宾的用药习惯了,并非仲景本意。